在炎热的夏季来临,食物变质较快,且三餐中的生冷饮食较多,很容易发生肠道细菌感染及消化不良,进而引起腹泻。然而,并不是只有细菌、病毒感染会引起腹泻,一些药物也能引起腹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又名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由于大量或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扰乱了肠道的正常生态平衡,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菌群失调症。几乎所有抗生素都会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且抗生素使用的种类越多、时间越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机率就越高。
发病机制
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维护肠道屏障、促进消化及新陈代谢、维持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生素使用不当,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损伤肠道黏膜屏障,进而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道菌群的减少,可引起肠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降低致使吸收不良,导致渗透性腹泻;同时会导致初级胆汁酸浓度增加,可继发分泌性腹泻。
部分抗生素可直接损害肠道黏膜,导致肠上皮纤毛萎缩,降低细胞内酶的活性,继而出现腹泻。
临床表现
AAD临床表现不一,以单纯性腹泻最为常见。临床表现较轻,解不成形或水样便,3-5次/天,无全身症状,停用抗生素后症状多缓解。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水样腹泻、腹部绞痛、高热、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甚至会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
治疗
大多数AAD患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后症状可逐渐缓解,不能停用者应减少抗菌药物的种类并且选择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的抗菌药物。
肠道菌群失调是AAD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合理应用益生菌,可帮助恢复肠道的正常环境,有利于缓解症状。常用益生菌制剂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
部分腹泻严重的患者,丢失了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应及时静脉补充液体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低蛋白血症者可输注白蛋白或血浆等。
粪菌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群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灌肠、鼻饲或内镜植入等方法定植到患者的肠道中,以重建患者肠道菌群稳态。
预防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重在预防。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是预防AAD的根本措施。根据病情尽量选用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或AAD发生风险较低的药物。
声明:文案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谢谢阅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