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9月,微软宣布重新唤醒宾州三哩岛核电站的一座退役反应堆,预计将为其供应835兆瓦的清洁能源。1979 年3月三哩岛核电站鸟瞰,当时此处发生了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
10月,谷歌与加州的核能初创公司Kairos Power签下协议,锁定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供应计划。根据协议,谷歌计划建造7座SMR,到2035年实现500兆瓦的先进核能供电。与此同时,亚马逊直接向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的X-Energy公司砸了5亿美元,并计划从将在华州开建的X-Energy反应堆购买电力。Meta当然也不会缺席这个局,上周Meta直接甩出一份“核能招标书”,要求核能开发商提交提案,希望到2030年代初提供1至4吉瓦的新核电容量,助力Meta的AI创新目标。更有意思的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顶级风投a16z细数了50个big ideas,直接把“核能复兴”列在榜单第一位。它们预测,2025年核能需求将迎来一波“完美风暴”——监管改革、资本狂欢、公众支持,再加上AI对能源的“无限胃口”,核能将卷土重来,迎来黄金时代。更具体地说,他们都在投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为什么?AI背后的巨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跑着无数为算法提供动力的冷却系统、路由器和计算单元,是绝对的吃电大户。根据高盛的一份报告,每一次ChatGPT查询的耗电量几乎是谷歌搜索的10倍,相当于点亮一只100瓦的灯泡162秒(近3分钟)。AI的崛起直接改写了全球能源需求的剧本。我们用电的方式、成本以及来源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AI需要的电,不仅要量大,还要稳定、清洁且全天候。传统能源体系在这一点上问题多多:风能和太阳能的储能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那种间歇性发电的特性完全无法满足AI对高负载、持续供电的刚需;而化石燃料,因为要奔碳减排目标,也在逐渐被政策边缘化。于是,核能,尤其是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技术优势,逐渐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首先,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是一种更小、更灵活的核电站。虽然它的工作原理和传统核电站类似:通过铀原子核的裂变释放能量,这些能量被用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涡轮发电。但不同的是,传统核电站动辄需要十年以上的建设周期,但因为SMR采用的是紧凑的模块化结构,所有主要部件都可以在工厂预制,然后运往现场快速组装,像搭积木一样完成,于是建设周期可以缩短近一半,施工复杂性降低了,成本也跟着降下来了。第二,SMR的安全性更高。因为它配备了“被动安全系统”,也就是说,就算出现断电或设备故障,它也能通过自然物理现象自动冷却和关闭反应堆。这种设计大幅降低了事故风险。再加上它的规模较小,能量输出有限,辐射风险也更容易控制,对公众来说更容易接受。其三,从长期来看,虽然核电站的建设成本起步高,但一旦建成,运行和维护成本在几十年内都非常低且可预测。而且,因为SMR能够持续稳定地全天候提供基础电力,不需要像风能和太阳能那样依昂贵的赖储能系统——又省了一大笔费用。可以想象,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AI这个“大胃王”,核能尤其是SMR,几乎成了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它不仅为减排目标提供了可靠方案,还为能源系统的创新和优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至今还没能迎来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虽然有不少项目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但北美的首个试点项目——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达灵顿核电站,也得等到2029年才能正式投产。
这意味着,当前的投资者们是在为一项“未经证实的技术”埋单,这本身就带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达灵顿核电站,效果图
最主要的是成本。是,SMR的模块化设计是大幅降低了建设复杂性,但其前期研发、认证和试点建设的资金需求依旧庞大。物理学家埃德温·莱曼(Edwin Lyman)就直言,科技巨头们的投资虽然看起来很惊人,但与这些初创企业实际需要的数十亿美元资金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财务上的风险非常之大,是否真能在技术上跨越“死亡之谷”,现在还不好说。而且,核电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漫长,通常需要几十年的运营时间才能真正回本。在这期间,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否会实现技术飞跃、成本骤降,从而抢占市场?核能的经济竞争力会不会到那时显得不堪一击?也不好说。更棘手的是,美国的核监管体系以高标准著称,审批流程耗时漫长,充斥着各种“不可预见的成本”,这也是目前SMR最大的阻碍之一。特朗普在上一届任期内就提出过多项扶持核能发展的政策,包括为先进核反应堆提供研发资金、推动核创新项目,以及强化核技术出口。而他的政策核心思路之一——“去监管化”,则试图简化审批流程,为核能行业降低准入门槛。如果这种政策方向能够延续,确实可能为SMR项目扫清一些障碍。——传说,这也是硅谷不少科技大佬们“暗中右转”的原因之一。谁掌握了核能前沿技术,谁就有机会在未来的全球能源战略中占据高地!未来十年,各国围绕核技术的合作与竞争将成为一个显著趋势。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选择,它代表了能源生态转型中的重要棋子——它将如何与人工智能协同?如何与可再生能源平衡/协同?如何在全球竞争中塑造新的规则?目前,我们正致力于实现“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2021年7月,在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开工建设的“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审查的三代轻水SMR,这标志着中国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预计到2026年,“玲龙一号”将投入运行,其国产化率已超过90%,不仅将拉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产业链,还将催生新材料、智能控制系统和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拉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国内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会上说:“AI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单一的硬件技术,还需要背后强大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作为算力支撑。”而这些数据中心的脉动,归根结底依赖于稳定、持久、清洁的能源。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围绕核能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在未来将更加激烈……对于中国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参与的机会,更是一次重新定义规则的挑战。在传统核能领域,中国的技术和运营经验已非常成熟,从“华龙一号”到出口巴基斯坦的核电项目,成果有目共睹。当然在SMR这一新兴领域,还需要加快推进商业化应用,并打造技术生态链,特别是通过结合AI等前沿技术,探索新型能源解决方案,抢占全球核能市场的主动权。核能的复兴不只是能源领域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乎人工智能、产业转型与全球格局重塑的全面博弈。无论是雄心勃勃的硅谷科技巨头,还是走在双碳目标前沿的中国,谁能率先找到创新与实用的平衡点,谁就将在未来的全球能源与科技版图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 点击下方关注TOP创新区研究院(TOP_Lab)二维码只存续到12月15日
TOP Lab (TOP创新区研究院) 隶属于FTA建筑设计事务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研究平台,其使命是打造创新区领域的智库.TOP研究院专注于全球创新区的一体化研究,从Talent(个人), Organization(组织), Place(区域)三大维度出发,通过对全球创新区案例、创新区产品大数据整理、以及产业创新及工作方式创新的研究,探索中国创新区的实践路径。FTA是领先的办公及产业(科技)地产一体化设计专家,拥有1000+个科技园区与办公总部的设计实践经验,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点项目、多个世界500强总部或区域总部等。FTA提供从研发策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一体化的专业设计服务,服务的客户包括:市北高新、张江高科、天安骏业、上海地产、小米科技、罗氏制药、阿里巴巴、迪士尼、西门子、凤凰卫视、上海港城集团、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等知名品牌。未来是创新的时代,在“为创新设计场景”的使命下,FTA一直践行“与客户一起创新”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