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还是买房子!

文摘   2024-10-03 09:32   重庆  

这周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

楼市重大利好,股市也跟着脱了缰,疯涨;我相信大家这个十一都没心思玩了,都得考虑一个问题:“是买房子好呢,还是买股票好?”

先说说楼市。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一线大哥,纷纷出台了稳楼市的新政,门槛一降再降,市场热度一升再升。有的楼盘一下午就卖出了10套房,有房东连夜涨价50万,新盘更是加急赶工,生怕错过了这波热潮。这是真实的市场狂欢,是金钱与政策的博弈。

在北京,这次的政策调整可谓是大胆创新。以前,想要在京城有个窝,你得连续纳税或缴纳社保5年,通州区更是有额外的限制条件。现在好了,非京籍居民购买五环外住房的社保或纳税门槛降至3年;五环内的,门槛为2年;符合人才政策的,门槛仅为一年。这是对无数北漂族的福音。

信贷政策也很给力,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下调至15%、20%,这可是历史最低水平。这些政策,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9月29日晚间,上海出台了楼市新政。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降低至15%,外环外区域的个税和社保要求调整为1年。

市场的反应是迅速而热烈的。9月30日,也就是新政出台的第二天,“上海房东连夜跳价50万”的消息就冲上了热搜。位于嘉定新城的象屿远香湖岸项目,销售人员开启了加班模式,直到深夜11点多,他们还在给客户发送购房新政要点以及楼盘资讯的信息。

有楼盘下午就卖出了10套房,新盘连夜赶工,销售人员加班到凌晨一点。这种热度,难怪有房东连夜跳价50万,市场就是这么疯狂。这不仅仅是市场的自我调节,这是政策与需求的完美对接,是购房者对未来预期的乐观反应。

在广州,全面取消限购的消息一出,市场更是沸腾了。不再审核购房资格,不再限制购房套数,

广州的这一政策,直接取消了对购房资格的审核,不再限制购房套数。不少楼盘售楼部座无虚席,签约区、样板房甚至需要排队,市场交投气氛浓厚。销售人员加班到凌晨一点,上午看楼的人数近百,

这一政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吸引了广州本地买家,也吸引了周边城市客户甚至港澳人士。比如,位于海珠的中海大境在新政后,一位香港客户就“横扫”了3套190平方米总价5000万元的房产。这种购买力的释放,不仅仅是对广州楼市的一次提振,更是对整个大湾区楼市的一次强有力推动。

但这种热度,也带来了一些争议。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房价上涨?会不会让那些原本就买不起房的人更加绝望?这些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在我看来,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稳定市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购房梦,而不是让少数人从中渔利。

深圳的楼市新政相较于其他一线城市,显得更为温和,但依然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降低至15%,外环外区域的个税和社保要求调整为1年,个人住房转让的增值税从5年调整为2年。这些调整虽然幅度不大,但对于深圳这样一个房价高企、购房需求旺盛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市场的反应也是谨慎乐观的。虽然不像广州那样出现了抢购潮,但深圳的楼市也呈现出了稳步回暖的态势。购房者开始重新评估市场,开发商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这种稳健的市场表现,正是深圳这座城市务实和理性的体现。

在我看来,深圳的楼市新政更像是一次精准调控的尝试。它试图在刺激市场需求和防止市场过热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平衡,对于深圳这样一个经济活跃、人口流动大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从北京的“321”梯度限购政策,到上海的快速市场响应,再到广州的全面取消限购,以及深圳的温和调整,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迅速点燃了市场的激情。售楼处的人潮涌动、购房者的积极入市、开发商的加班加点,这些都是市场活力的直接体现。这些热闹的场景,是人们对未来信心的体现。

但在这股热潮中,也有理性的声音。一些专家和分析师指出,虽然新政短期内会刺激市场,但长期来看,楼市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比如,如何平衡供需关系,如何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如何保障刚需购房者的利益,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同时,也有关于楼市泡沫的担忧。在政策的刺激下,市场可能会出现过热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调控和自律,来避免泡沫的产生。

此外,还有专家提出,楼市新政也是对经济基本面的一种回应。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定楼市不仅是为了房地产市场本身,更是为了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楼市的稳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如果一线城市稳定了,以一线城市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圈楼市就稳定了,全国近一半的交易市场也就稳定了,这是止跌企稳的路径。”

全国多地的楼市都迎来了一股政策春风。9月30日,河南省七部门联手放大招,推出了20条重磅措施来给房地产市场注入强心剂。这其中包括了取消限购、限售的束缚,打破了普通和非普通住宅的界限,还提高了公积金贷款的上限,让购房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支持。

同在9月29日,南京市政府也不甘落后,发布了《南京市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措施》,这里面就包括了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和首付款比例的调整,旨在通过房地联动,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

也是在这一天,无锡加入了政策松绑的行列,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推出了10项稳楼市的政策,为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而在全国其他地方,如辽宁沈阳、四川成都、山东济南、黑龙江黑河、云南弥勒、湖南石门、浙江余杭、青海省等,也都纷纷出台了楼市新政。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加大公积金支持力度、提供购房补贴等方面,为购房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不仅为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股暖流,也反映出国家对楼市稳定的高度重视。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努力平衡市场,既满足刚需,又防止过热,力求让楼市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楼市火爆,股市更火爆。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十一黄金周,当A股市场沉浸在假期的宁静中时,港股却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日。仿佛资本市场的狂欢节,没有涨停板的束缚,资金的浪潮汹涌澎湃,恒指刷新了自2023年1月以来的高位,而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创下了2022年2月以来的新高。这一幕,不仅是对中国资产的一次历史性见证,更是对所有投资者情绪的一次极致激发。

在这个黄金周,港股的表现无疑是全球资本市场的焦点。没有涨停板的限制,港股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狂奔不已。恒生指数暴涨6.2%,而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一度大涨8.53%,这样的涨幅在A股市场是难以想象的。但更让人震惊的是个股的表现,超过300只港股涨幅超过20%,占全部港股的十分之一,其中有30只个股盘中涨超100%,甚至有股票涨幅超过了7倍!

比如地产股,这个曾经被市场冷落的板块,现在却成了资金的宠儿。融信中国、绿地香港、中梁控股等地产股的涨幅都超过了50%,甚至有的翻倍。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极低的估值遇上了强劲的政策刺激,再加上市场情绪的反转,造就了这场“熊转牛”的行情。

而这场狂欢并不仅仅局限于地产股。互联网科技巨头们也不甘落后,腾讯、阿里的涨幅都超过了5%,美团、京东更是大涨了14.65%、10.77%。这些曾经的市场宠儿,再次成为了资金追逐的对象。

在这个黄金周,外资的行动无疑是港股市场奇迹日的重要推手。据报道,有大量场外的国际资本开始疯狂涌入中国市场,它们的目标明确:全面做多中国资产。这些资金的流入,不仅反映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也体现了它们对中国政策环境和经济前景的信心。

外资的这一波操作,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市场一次深刻的重新评估。在过去的两年中,由于市场的低迷,许多外资选择了撤离。然而,随着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市场情绪开始回暖,外资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它们不仅回流,而且是以一种更加激进的姿态进入市场,抢购那些被低估的中国资产。

这种抢筹行动的背后,是对中国市场“熊转牛”行情的预期。外资看到了中国资产的极低估值,以及政策刺激带来的巨大潜力。它们的行为,也反映了一种市场共识: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中国市场将迎来一轮新的增长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的这种抢筹行动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板块。从地产、金融到消费、医疗、互联网,外资的触角遍布各个领域。这种全方位的布局,显示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全面看好,也预示着中国市场将迎来更加活跃的交易和更广阔的投资机会。

然而,外资的这种激进行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担心,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可能会引发市场的过热,甚至泡沫。但也有观点认为,外资的流入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无论如何,外资的这一波抢筹行动,无疑给中国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无疑给金融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这些政策不仅涉及金融、财政、地产等多个领域,而且其力度和速度都超出了市场的预期。正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所言,如果中国决策层能够兑现“远超”承诺的举措,本轮刺激经济举措将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堪比2012年欧洲前央行行长德拉吉承诺“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欧元的时刻这轮牛市的底层逻辑,在于政策的强力支持和市场的积极响应。在政策的春风中,市场的信心被点燃,投资者的热情被激发。这是一个政策和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

在这轮史诗级的大涨之后,市场的情绪已经从怀疑转变为兴奋,甚至有些狂热。但在这狂热的背后,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这轮牛市的底层逻辑。

首先,中国资产的估值普遍偏低,这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吸引力。其次,政策的强力支持,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底部支撑。再加上全球流动性的宽松,热钱自然流向了最具价值的洼地。

此外,中国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上展现出的决心和能力,也为市场注入了信心。正如达利欧所言,如果决策层能够兑现远超承诺的举措,本轮刺激经济举措将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这不仅是对中国资产的一次重估,更是对全球资产配置的一次重大调整。

未来展望方面,虽然短期内市场可能会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中国股市的上升趋势已经确立。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经济的逐步回暖,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股市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市场的过热和潜在的泡沫风险,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追高。

在投资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关注那些基本面稳健、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同时,也要关注政策动向,把握市场节奏。在享受牛市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要注意风险管理,避免因短期波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轮牛市是中国资产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标志着市场情绪的转变,也预示着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但也需要谨慎对待,把握好投资的时机和节奏。

政策性牛市在历史上多次出现,每次都有不同的背景和触发因素。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了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这些政策通过购买大量的政府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来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这一政策导致了股市的大幅上涨,尤其是科技股,因为低利率环境降低了企业的借贷成本,同时增加了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

在中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推出了四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公共项目。这一政策不仅提振了中国经济,也推动了股市的上涨,尤其是与基础设施相关的行业。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市场流动性大增,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股市因此迎来了一段快速上涨的时期。

欧洲债务危机期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2012年宣布了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承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这一表态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随后欧洲股市迎来了显著的反弹。这一政策的宣布,实际上是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改变了市场的预期。

日本在2013年推出的“安倍经济学”也是政策性牛市的一个案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包括大规模的货币宽松、财政刺激和结构性改革。这些政策推动了日经指数的大幅上涨,因为它们旨在结束长期的通缩和经济停滞,提高经济增长预期。

然而,政策性牛市也可能带来一些后果,比如市场波动性的增加、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财富再分配的问题、经济短期提振后的长期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对政策的过度依赖。这些后果提醒我们,虽然政策可以在短期内刺激市场,但长期的市场健康和稳定还需要依赖于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持续的基本面改善。投资者在面对政策性牛市时,需要保持谨慎,不仅要关注政策的短期影响,还要评估其长期后果和市场基本面的稳定性。这意味着,投资者应该避免盲目跟风,而应该基于全面的市场分析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投资决策。

政策性牛市往往具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例如政府的直接干预、市场流动性的显著增加、经济预期的改善、特定行业受益以及情绪驱动的市场行为。这些牛市通常伴随着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或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降低利率、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公共支出或提供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往往会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降低借贷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提高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然而,政策性牛市也可能带来一些后果,比如市场波动性的增加、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财富再分配的问题、经济短期提振后的长期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对政策的过度依赖。这些后果提醒我们,虽然政策可以在短期内刺激市场,但长期的市场健康和稳定还需要依赖于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持续的基本面改善。

政策性牛市的周期性也值得关注。它们通常与政策周期、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相吻合。政策的实施、调整和退出都可能影响市场的波动和趋势。同时,经济的自然波动,如衰退和复苏,也会影响政策性牛市的发展。此外,市场自身的周期性,包括长期的熊市和牛市,以及投资者情绪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与政策性牛市相互作用。

从历史经验来看,政策性牛市可能会在经济衰退后出现,作为政府刺激经济的直接结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可能会对政策产生依赖,一旦政策支持减弱,市场可能会出现调整。因此,投资者在面对政策性牛市时,需要保持谨慎,不仅要关注政策的短期影响,还要评估其长期后果和市场基本面的稳定性。这意味着,投资者应该避免盲目跟风,而应该基于全面的市场分析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投资决策。

你们怎么考虑?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

商业浪潮
为楼市寻找确定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