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一文读懂定性比较分析(QCA)

文摘   2024-10-11 12:35   美国  



研究方法分享之

QCA

定性比较分析


定性比较分析(QCA)作为一种以案例研究为导向的理论集合研究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以来,已在多领域展现其独特价值。本期文章将介绍QCA的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及应用实例,以期为传播心理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视角。


01

QCA方法介绍


QCA方法起源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本文简称QCA)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查尔斯·拉金(Charles C. Ragin)在1987年提出,它是一种以案例研究为导向的理论集合研究方法。QCA强调通过实证资料以及相关理论的不断对话, 从小样本数据中建构出研究议题的因果性关系。这是基于集合论与布尔代数的分析,即从集合而不是相关的角度考察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并使用布尔代数算法形式化人们分析问题时的逻辑过程。1

研究逻辑


组态视角

基于整体论,QCA认为案例是原因条件组成的整体,旨在通过案例间的比较,找出条件组态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回答“条件的哪些组态可以导致期望的结果出现?哪些组态导致结果的不出现?”这类问题。2

布尔代数算法

QCA采用布尔代数算法形式化人们分析问题时的逻辑过程。布尔代数算法将任何一个个案都看成是由多个原因条件与结果条件结合而成的。1

具体的QCA运算必须遵循“布尔最简化”的原则,最终要找到的是解释结果变量发生的最典型、最精简、最核心的原因组合路径。3

QCA方法的基础是将变量先做两分处理,即解释变量和结果变量各有两种,变量取值为0或1。表示某条件发生或存在时,变量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取值为1;反之,表示某条件不发生或不存在时,变量用小写字母或-来表示,取值为0(其中,小写字母表示不发生,-表示不存在)。+代表“或”,*代表“和”,→及=均代表“导致”。比如A*B=Y表示A和B同时发生导致Y的发生。1

使用假定


QCA放松了基于传统分析技术的假定,提出了适合复杂因果分析的3个重要假设“并发因果关系”“等效性”和“非对称性”。2

1.并发因果关系2

定量研究假定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是线性的,而QCA则假定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是非线性的,原因条件对结果的效应是相互依赖的,且同一个社会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组合所导致的。1

2.等效性

等效性指多种原因组合可以产生同一结果。这就意味着实现某一期望结果或者出现非合意结果的可能路径是多样的,并不存在传统分析方法中均衡的唯一最佳路径的解。2比如原因条件A和B同时出现导致结果Y的产生,C和D同时出现也能导致结果Y(A*B+C*D=Y)。1

3.非对称性2

QCA是基于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推断逻辑,而不是统计推断的逻辑,因此,QCA持“非对称因果关系”,即研究者不能从A=Y直接推断出a=y。1


02

QCA方法操作


基本操作程序


根据研究问题确定案例1(假设我们想知道导致社会现象Y产生的原因条件)

② 根据经验归纳或通过理论演绎,2确定原因变量1(A、B、C是Y产生的三个候补原因条件)

③ 以个案为单位对数据进行汇总,得到原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的所有组合, 这些组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即真值表1

④表中所呈现的多重因果关系组合用布尔代数表示如下:Y=ABC+ABc+Abc+abc;根据布尔代数的运算逻辑进一步将方程式简化为:Y=AB+bc,把真值表第三行的原因条件组合对应的结果赋值为1进行简化假设处理,得到的方程式为:Y’=A+bc。1

真值表:如果有k个原因条件,那么真值表的行数就是2k, 表示有2k个逻辑条件组合。真值表的各行表示原因条件的各种不同逻辑组合,以及不同组合所产生的结果,即事件发生(1)或不发生(0),-表示事件不存在。1

点击查看大图

在实际分析应用中, 存在同一个原因条件组合对应不同结果的事例。这样的原因条件组合被称为矛盾条件组合,QCA已发展出许多处理矛盾条件组合的方法,1本文不做展开。

假设数据表第三行的原因条件组合形式对应的事例数为0,所以无法确定结果Y的值。这样的组合被称作逻辑剩余项,产生原因是事例收集不足。1

在实际分析中,QCA既可以把没有观察到的案例排除在分析过程之外,即将逻辑剩余项所对应的结果变量赋值为0,也可以引入一些没有观察到的但与现有理论不相冲突的虚拟组合,即简化假设,有利于理论模式的简化、证实、或证伪。1

三类操作技术


QCA根据变量类型分为csQCA(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以及mvQCA(多值定性比较分析)。2

1、csQCA(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csQCA分析只能处理二分类变量,也即分析的前因条件和结果的取值必须被校准为0或者1,2csQCA无法处理统计分析中所出现的大量的定距变量1且由于csQCA分析技术的这种局限,经常会导致变量信息的丢失以及产生矛盾组态,增加了分析难度和挑战。2

2、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fsQCA里,个案的某个特征是否可以被观察到的程度可以刻画为从0-1之间的任何数,而不局限于0或1这两个数,这被称为成员身份度(membership score)。1fsQCA的运算原理与csQCA一致,拉金提出可以利用成员身份度模糊集形成真值表。1fsQCA 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QCA分析定距、定比变量的能力。2

采用模糊集分析复杂现象时,研究者需要检测不同条件变量组合对结果变量的一致性(Consistency)和覆盖度(Coverage)。3

fsQCA的运算相对复杂,可使用拉金等人开发的fsQCA的计算软件fsQCA。

fsQCA的运算相对复杂,可使用拉金等人开发的fsQCA的计算软件“fsQCA”

3、mvQCA(多值定性比较分析)

多值集可以看作是确定集和模糊集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与模糊集不同的是,多值集方法并不是将变量的数值处理成0到1之间的隶属度分数,而是在确定集的二分法基础上,对变量的数值进行多分,以增加变量的信息。多值集在扩展二分法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清晰集拓展成了一种可以处理类别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分类的方式,将定距变量转化为类别变量而纳入分析模型之中1

由此引出的一些新的问题和技术,则可以通过由德国政治科学家莱塞·克朗克齐斯特(Lasse Cronqvist)开发的多值集方法及相应的操作软件“TOSMANA”来进行操作。1


03

QCA优点和局限


优点


样本规模:QCA对于样本规模的要求不高,在15-80个样本规模上都可以运用。在变量主要由二分、定类和定序等形式组成的中小规模样本的研究中,QCA具有较大的优势。

个案处理:QCA能分析多重因果关系组合,这是一种基于个案现象探寻逻辑条件组合,但又有别于事件“统一”整体的全面了解个案的方法。

多元分析:QCA采用多个案研究,避免了单一分析的面向,充分地注意到了个案本身的异质性和复杂性。

结论精细:研究者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对总样本进行多次细分,形成不同的子样本级,从而得出更为精细、有趣、符合情理的结论,并且使之后的研究更具有目的性。

解释问题:QCA能充分分析社会现象的多样性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1

局限


在处理连续变量时,QCA通常是用校准的方法将连续变量转化为二分或定类变量,这种做法包含太多的主观和武断的因素,因此,QCA在面对连续变量的时候并没有优势

由于QCA的前提是承认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某一社会现象的多重并发条件的存在性,但并非所有的研究问题都存在着多重并发条件,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传统的量化研究聚焦于单个变量的显著性就比QCA更合理。1


04

传播心理领域应用举例


《消极网络舆情事件中政府回应对网络社会心态的影响——基于微博舆情事件的模糊集定性分析》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

刘洋(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尚虎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研究问题


公共舆论环境广泛认为网络社会心态总体偏消极且难以有效引导,这种认知加剧了公众及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消极态度,不利于建设清朗网络环境。从消极网络舆情事件出发,对2022年度10个案例的微博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和主题词频分析,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寻政府回应影响网络社会心态的总体态势及特征。

定性比较分析研究过程


①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微博评论为分析文本。本文选取案例的时间区间为2022年1-10月,结合“与政府相关、需政府回应”这一条件,选取了“西安孕妇流产事件”等10个案例,并通过八爪鱼和 Python等工具,分时段获取了相关评论文本(共计13万条,有效10万条)

② 研究变量及赋值

  • 结果变量

点击查看大图

  • 条件变量

点击查看大图

③ 变量校准与真值表

因模糊集定性比较法的变量取值范围必须为[0,1],因此,还需对不符合取值要求的变量进行校准。校准过程中需要确定三个锚点(完全隶属值、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值),分别为上四分位值、前后均值及下四分位值。将以上值输入fsQCA3.0软件中的Calibrate方程,得出真值表

点击查看大图

④ 条件变量的必要性检验

必要性分析用于判断条件变量是否属于影响网络社会心态发展趋向的必要条件,即判断各条件变量的一致性水平是否大于0.9。从表7的检验结果来看,各条件变量的一致性水平均小于 0.9。这表明,现有影响因素并不会必然引发网络社会心态中性或消极发展。换而言之,政府回应影响网络社会心态发展趋向是一个多因素组合影响的过程,要把握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还需要展开组态分析

点击查看大图

⑤ 组态分析

从表8的组态分析结果来看,政府回应推动网络社会心态中性发展和消极发展均存在两条有效路径,各组态一致性均高于0.8,这表明两种组态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点击查看大图

定性比较分析贡献的研究结论


政府回应内容是否符合公众核心合理诉求是影响网络社会心态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不同诱因下政府回应层级存在“可调节空间”等。

推荐阅读


  • 《消极情感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一项混合研究》5

  • 《注意力分配及其交互作用与政策议程设置——基于20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6


参考文献:

1 李蔚,何海兵.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逻辑及其应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16(05):92-100.

2 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06):155-167.

3 毛湛文.定性比较分析(QCA)与新闻传播学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38(04):6-25.

4 刘洋,尚虎平.消极网络舆情事件中政府回应对网络社会心态的影响——基于微博舆情事件的模糊集定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77(05):123-134.

5 甘春梅,肖晨,陈舒意,等.消极情感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一项混合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3,13(06):125-132.

6 陈晓艳,汪建昌.注意力分配及其交互作用与政策议程设置——基于20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23,(08):43-51.

⭕️本文转自“传播心理研究”,编辑/排版:王丰盈。
⭕️学术匠正式开通运营“書將”公众号。“書將”公号将作为学术匠“新书荐读”栏目的补充,每天推荐6本哲社新书,纯公益、不商业,有需要的学人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学术匠”的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才会第一时间推送到您的订阅列表里。方法:先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学术匠”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

⭕️“学术匠”开设了学术和图书交流社群,有乐意分享和获取电子书等学术资源的学人可以在文末扫码入群,纯公益、不商业,因此也谢绝一切商业机构或相关个人营销与传播,谢谢配合。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1.方法|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2024-09-14

2.研究方法|一文读懂“质性研究”及其基本类型

2024-07-11

3.耿曙|提升质性研究论证质量的两种途径

2023-12-10

4.王宁|质性研究须走出描述性误区

2023-12-08

5.蓝佩嘉|质性个案研究:扎根理论与延伸个案法

2023-05-19

学术匠
有锋芒的思想,无广告的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