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大公司中高管离职或失业后都去哪里了?

财富   2024-12-16 07:01   北京  

你认识的 40 岁以上的大公司中高管离职或失业后都去了哪里呢?


这些年,不少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今天就和大家闲聊汇总一下。


1:创业
如果我们把在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管理大几百到几千人,多年平均年薪 500 - 1000 多万以上,职位是总经理、副总裁等级别的人员定义为高层,这个群体离职后若没有机会且不想平移到头部公司,下一步的选择通常是创业。

发展到这个状态,他们去任何中腰部的小公司担任高管,基本上都意味着名义上降低了1-3个级别及以上的身价,尤其是90%的中小公司不可能变成大公司。

所以,不管他们是真心想要创业创造价值影响世界,还是只是拿钱创业来镀一层金,体验一下创业生活,他们都会选择创业。

在 5 年以前,在知名公司做到类似级别的人进入资本市场还能较为轻松地拿到几百万到几千万的投融资。

毕竟那时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更容易,甚至在特定时间点投资人必须把这些钱花出去来完成投资的 KPI,和谁之前认识就投他几百万也见怪不怪,亏掉了也无所谓,那是一个赌几十个项目投中一个就可以大赚特赚的时代。

如今看来,于是出现了一帮投资人被创业者割韭菜的现象。

在国内,打工到基础年薪 500 万以上的级别,就要做好下一步或是退休,或是创业的准备。

500 万以上的薪资,基本是打工人的职场上限,从顶尖大公司离开后,国内基本上没有一家中小公司给得起。

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各行各业企业陷入降本增效和寻求破局的艰难模式。

一个年薪 500 万以上的高管,正常情况下,除了像金融业务、咨询等高利润行业,如果不能为一个公司创造数亿到二三十亿的营收,那就对不起其成本。

当然,不同的岗位职能和其价值创造方式不一样,像技术研发类的高管,也能够帮公司在市场上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但行业里百分之七八十的中小公司没有适合他们发挥价值的职位,也无法负担他们如此高的人力成本。


2: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这条路线是一个正常职场人从基层主管逐步晋升到经理、总监,最终成为总经理、副总裁、CXO 等高管级别的路径。这也是处于金字塔尖的一群人所走的少数路径。

换句话说,40 岁左右的大厂员工若没有进入到管理路径(至少管理 50 - 80 人及以上),没有进入到决策层,那么在国内典型职业发展路径上基本就走到头了。

为何现在国内很多大公司年薪 500 万以上的中高管,离职大公司后找不到同样年薪以及更高年薪的高管职位呢?

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管。

看似薪资 100 万、200 万甚至 300 多万,他们实际上无法胜任任何规模更小一些公司的高管职位。

这个群体在以前的大公司是某个业务的几个部门负责人或是单职能方向的负责人,属于中层或基层;而且他们在以前大公司取得的成绩,只能在当时的平台和环境下得以体现,属于标准的体系化人才。

我见到比较多的这类案例是,人选在之前的大公司是中层,然后跳槽到新的中型规模公司成为高层,并且在新的公司经过至少两三年以上的发展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公司共同成长。

之前有两位 HR 朋友,他们在以前的公司是单职能模块的负责人,跳槽到新的公司后,随着公司一路发展,进而深入参与到公司业务的运营,实现了年薪从两百万左右到五百万甚至八百万的突破。

奉劝一句,在国内,有野心想在职场有所发展,必须走管理路线!

如果发现目前公司没有机会或此路不通,就赶紧另谋高就,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温水煮青蛙。


3:行业专家
选择成为行业专家,普遍而言需要选对方向和细分领域,并且常年在该领域深耕,而且所在领域的行业或技术不会因大环境的变化而大幅变动。

2021 年,有一位大公司年薪 700 多万的人士跳槽看机会。与他交流后,我告知他市场上能够提供给他合适的职位较少,且因各种原因匹配度不算高,另外即便匹配,过去落地的风险也较大。后来经过半年多的市场接触,他选择接受了一个全球知名大公司管理小团队负责人(基本上定位专家角色,不带人)的 offer。

类似他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在年薪 80 万到 200 万之间的群体亦是如此,我认识很多朋友,由于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较高壁垒、技术含量较高或者相对非标准化,他们在 40 岁以后依然选择前往一个大公司担任技术领域的专家或行业专家。

在细分且有难度的领域深耕多年,能够极大地延长专家的职业寿命。

例如,现在很多行业的解决方案咨询专家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半导体领域的很多技术方向亦是如此,因为这些工种所需技能的复杂性较高,且难以在两三年里快速掌握,哪怕到了快 50 岁,这些人才依然能够拿到不错的 offer。


4:打工 + 副业
近几年选择这条路径的人日益增多。

自媒体 up 主是极为热门的选择之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副业选择。我有认识的金融和地产方向的朋友,由于持续输出自己在所在行业和领域的认知,积累了数万粉丝卖咨询等,实现月收入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

我还有认识的朋友,一边在大公司辛苦工作,一边自己开了小店铺,做起跨境电商生意。

有个朋友,因所在公司较为知名,他自身又喜欢思考与总结,在和公司报备之后,研发了一套自己领域的相关课程。

最后,他副业的收入甚至超过了主业。

当然,也有副业是利用主业的权限、资源和关系,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后,借助所在平台的资源来实现变现,达成一年收入是本职工作十倍的差距。

这种情况在前台岗位,比如销售等方向较为常见,当然也伴随一些职业道德和法律风险。


5:躺平
躺平在此处的含义非常广泛。

最近 5 年最流行的路径当属跳槽到体制内单位、国企、外企、中小企业。

6 年前,我的候选人朋友拒绝了上千万的 offer,接受了几十万的年薪加入到体制内时,我满心困惑。

3 年前和一位跳槽到高校的朋友聊天,他笑着说,现在的年薪比上一家公司扣的税还低,实在在体制内待不下去了,没钱了还是得跳回产业界赚钱。

几年过去了,没想到他们当年的选择成了当下最热门的趋势。

放弃曾经在知名公司的高薪,跳槽到政府体系或学校拿几千元的薪资,或降薪 2/3 到中小企业或者国企外企,降低物欲,无欲无求,也是一种有姿态且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人嘛,活着一辈子,开心就好。


6:自由人
我身边成为自由人的选择包括以下几种身份:独立的投资人、生意人 & 商人、独立顾问、资源整合者。

多年前,朋友引荐了一位曾在数千亿市值公司担任 CTO 的人士,他 50 岁出头,离开公司后担任多个公司的咨询顾问和投资人,专注于个人事务,不再考虑回归职场担任职业经理人。

离开大公司后去做小生意或者独立顾问的情况更为常见,例如卖保险,转soho猎头等。

我在健身房偶遇的拥有三五家奶茶店的老板,以前就是软件公司的技术总监。

不少职场人厌倦了在公司被 PUA 后,出来自己当法人和老板,摆摊,开各种小店。资源整合者这条路径,我也称之为 fixer。

这些人往往会在一个单位或组织挂个名和身份,实际的赚钱途径是依靠圈子里与他的人脉关系、自己擅长领域的核心资源来变现,或者从他认识的人那里获取居间费用。


实际上还有选择退休或回家接班的情况,这些不属于选择,就不讲了。


40 岁以上的大公司中高管离职或失业后的出路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经历、资源、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做出选择。

无论是继续在商业世界中拼搏,还是选择相对安稳的生活方式,都没有绝对的对错。

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下半场。

职场和事业的终点是什么?

如何决策能全面地考虑各种可能性,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变化与挑战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话题。

转自静观商道


理财金字塔已经是理财师最直观的标配工具,能够帮助理财师讲解资产配置,直观的让客户理解资产配置逻辑。本款理财金字塔是销售有道综合数百名理财师投票,精选四个界面设计,具有清晰、务实、客户易接受等特点。规格为20cm*20cm*20cm,木质,可旋转。
一次购买百个以上,可联系三文同学微信:sevenlic,安排资产配置营销讲师讲解《资产配置营销技巧提升》的1小时在线课程,结合理财金字塔提升营销效率。

个人购买,定价278228元,可点击阅读原文进行了解。




销售有道
销售有技巧,优秀的技巧能够提升营销效率。\x0d\x0a销售没有技巧,尽心、信心、勤奋则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