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现在有件事必须要做,却忍不住刷手机、追剧、打游戏,想着玩一会儿再开始动手,可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根本停不下来,在心里已责骂自己上千次了,最后依然没有行动。因为拖延,想做点什么、想成为点什么,最后都成了泡影。《人民日报》有句话:成功的路上,没有人会叫你起床,也没有人会为你买单。你需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突破!如果不能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就只能任由拖延症将我们拉入泥潭。如何破解拖延症?深受拖延症困扰的我,也一直在寻找解救的办法。今天读书,了解了一个行为模型公式,我深受启发,内心有些许激动,赶紧与大家分享。这个行为模型公式就是著名的弗格行为模型“B=MAT”: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要产生一个行为,需同时具备三个要素:明确的动机、完成目标的能力、触发行动的东西。这三个要素是相乘的关系,只要其中一个为零,就不会产生行动。我认为,这个公式从底层解释了行为产生的原因,对管理行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成功从来都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它一定是偏向那些有目标、有准备的人。一个人不知道他想去哪里、也不知道他想成为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人,是一定不会成功的。那些你以为很幸运就获得了成功的人,背后都有强烈的成事动机和不为人知的辛酸汗水。然而,从人的本能来讲,动机都受到了大脑的控制,而大脑最不喜欢模糊的指令。在《认知觉醒》中指出: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地选择逃避。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目标时,就很容易享乐,放弃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所以明确的行动目标才更容易产生行动,每次行动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就更好了,因为指令越清晰、越具体越好,大脑越容易指挥你去执行。比如,想要通过锻炼让自己变得健康,这是一个目标,但不算一个清晰的目标。但如果有具体的运动方式、运动的时间,则更容易展开运动。再比如说,想要通过读书成长,但要落到实处,最好能详细地列出读什么书、读书时间、每次读多少等。总之,目标越细致,大脑就越容易接受,也就越容易指令你去采取行动。比如,同样是要早起。如果是因为不早起,就会因迟到而被扣工资。这个动机属于负向诱因。如果是因为要参加期盼已久的旅行而早起,这个动机就是令人开心的正向诱因。负向诱因需要消耗宝贵的意志力,而正向诱因却能调动人的内驱力,行动也会顺畅很多。所以,如果动机是负向诱因时,可以将其转化为正向诱因去指导自己。比如,将“不早起会迟到扣工资”,转化为“早点去办公室不仅可赢得全勤奖,还可以有时间学习”,则更容易执行。如果没有完成目标的能力,所定的目标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所以,目标的制定,须依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太高,容易望而生畏,产生焦虑;太低,则没挑战,不利于成长。最好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点,在舒适区边缘。有好几次,我发现我不想去做这件事,就是因为这个任务太重,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记得月初时,我摆烂了一天,就是因为看到其他读书博主进步得很快,自己着急,制定了自己无法完成的计划。眼看完成不了,我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其实,成功的路上,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节奏,我们没必要跟别人比。如果不知道每一步具体该怎么走,可以象《用一年时间重生》说的那样:只需坚定方向然后每次前进200米。慢慢来,《人民日报》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