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s︱王英伟教授/胡霁教授团队合作揭示氯胺酮诱导解离状态的神经机制

健康   2024-12-20 19:31   福建  


解离(Dissociation)是一种意识状态改变,个体在其中失去时间与空间感,与自我及环境分离,犹如“灵魂出窍”。此现象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精神疾患。在1964年,Edward Domino团队在首次针对人类的实验中发现,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会引发感知与现实脱节,使人产生漂浮或肢体消失的错觉,但感官反射仍保留,因此被称为“解离性麻醉剂”。2020年Karl Deisseroth团队报道压后皮层(Retrosplenial cortex, RSC)中的delta振荡与解离存在因果关联(Nature, 2020),但其中的具体神经环路和细胞机制还不清楚。

2024年12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英伟教授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胡霁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Dissociation-related behaviors in mice emerge from the inhibition of retrosplenial cortex parvalbumin interneurons” 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解离状态的内在神经机制。他们发现,位于RSC中的小清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PV-INs)在调控解离状态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团队利用氯胺酮诱导小鼠进入解离状态,观察到该药物通过特异性抑制RSC脑区的PV-INs,从而引发了特定电生理活动模式:δ振荡(1-3 Hz)与δ-γ相位振幅耦合(δ-γ PAC),并与小鼠所表现的解离行为密切相关。


图1 氯胺酮抑制PV-INs并诱导δ振荡及δ-γ PAC增加

进一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学技术选择性抑制RSC中的PV-INs,即使在未使用氯胺酮的条件下,也能引发部分解离样行为;而当激活这些PV-INs时,则可显著缓解氯胺酮引起的解离状态。这一发现为针对解离症状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图2 光遗传学抑制RSC PV-INs可诱导δ振荡和δ-γ PAC增加,并触发解离样行为

在细胞层面上,研究团队发现PV-INs上的 NR1 受体与 HCN1 通道参与了解离的发生。当有针对性地敲低这些分子后,小鼠对氯胺酮的敏感性显著降低,解离行为也随之减轻。

解离仍是一个充满未知的研究领域,但随着神经回路与分子机制的不断解析,我们正逐步深入理解其潜在生物学基础。这项研究不仅为解离症状的治疗策略带来新启示,也为我们重新审视意识与感知的神经基础提供了宝贵线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月、上海科技大学博士后封一帆及上海科技大学与西京医院联合博士后罗火青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英伟教授及上海科技大学胡霁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的资助。相关实验在上海科技大学胡霁教授实验室完成。

编辑:柴若兰

审校:陈小星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古麻今醉网
古麻今醉网是舒医汇旗下麻醉学科的专属学术平台。云集国内外知名麻醉学专家,及时将麻醉学科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传播,呈现我们麻醉医生的美------“志存高远,佑护生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