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丨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桂子飘香远

文化   2024-09-20 08:31   北京  


每年9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80°时是秋分节气,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天气由热转凉的分水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分被认为是昼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间点,是“平分秋色”之时。

秋天是一个很好的季节,给人一种高峻邈远的感觉,天空通透、明净,空气干爽。而秋分,又可算作秋天里最珍贵的一段时节:阳光、温度、秋风,一切都不疾不徐的,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柔。


秋分三候


  •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雷声也就渐渐消失了。



  • 二候蛰虫坯户


,指要蛰伏起来的虫子。坯,在这里指细泥细土。秋分之后,天气变冷,一些蛰居的虫子开始藏入洞穴,并用细土封堵洞口,开始为蛰伏地下过冬做准备了。



  • 三候水始涸


“涸”意为干竭。秋分之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快,河流湖泊等地面水量变少,一些低洼沼泽及溪流会逐渐干涸。




秋分节气花


  • 木樨


人们习惯把木樨科木樨属的众多树木统称桂花,实际上,它的代表物种正式名称叫“木樨”。木樨从秋分一直盛开到寒露时节,此时正值农历八月,所以八月也叫“桂月”。桂树的树皮灰褐色,纹理与犀牛角很相像,因而得名“木犀”,后来为了表明其植物属性,变成了带有木字旁的“樨”字;又因其叶子的叶脉形似“圭”字,而得名“桂”。秋天的桂花为白色的银桂、黄色的金桂和橙红色的丹桂,其中,以丹桂的香气最为浓郁。“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难怪杨万里在《咏桂》里赞叹,桂树本不是人间所有,是从嫦娥仙子所在的月宫移种来的。这来自仙境的香气太过馥郁,用鼻子闻还不过瘾,于是便有了桂花茶、桂花蜜、桂花酒,还有各种桂花菜肴。


  • 紫菀

紫菀,因生得柔和婉约,又呈紫色而得名。紫菀是菊科紫菀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沼泽地、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中。花茎直立向上生长,顶端生出许多细细的分枝,上面开着一朵朵小花,花朵小巧而精致,或紫或白,如繁星般点缀在绿叶之间。那淡雅的色彩,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温柔的笔触勾勒而成。


秋分习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分这天还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季,迎来了满满的收获。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正当时,此时的许多习俗也和丰收、农耕相关。


  • 立秋社、走社



古人立社,举行祭祀。民间认为春季农事即将开始,需要用祭祀来祈祷农事顺利,而秋季耕作结束,便应以举行祭赛来表达感恩之情。秋社之时,一年的辛劳已经得到回报,彼此愉快的心情无以复加,因此男女走社,要比春社还盛大。这个时节,每家每户经常要拿出最美味的土产食品招待客人。


  • 送秋牛

秋分时节是中国农村大举秋耕秋播的时候,农民们遵循农时而耕作,耕牛再次受到人们的特别敬重。于是,民间便兴起了“送秋牛”的习俗。不是送真的耕牛,而是挨家挨户送“秋牛图”。“送秋牛”者,在红纸或黄纸上印上农历节气,印上农夫驱牛耕田的图案,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民间善言善唱者,主要说唱一些秋耕和不违农时的话。他们每到一家农户,更是即景生情,见啥唱啥,词句虽是随口现编,却句句有韵而动听,颇有劝农劝耕的宣传鼓动作用。因此,有的农民把他们称为“秋官”,将其说唱活动称为“说秋”。


  • 吃秋菜


在我国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所谓“秋菜”,其实是一种野苋菜,民间称之为“秋碧蒿”。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有利于健康,人们秋分食之,祈求家宅安宁,身强体壮。每逢秋分那天,人们都去采“秋菜”与鱼片煲汤,名曰“秋汤” ,味道鲜美且营养。俗语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 粘雀子嘴


秋分时节,很多地区有煮汤圆吃的习俗。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在家里做汤圆吃。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这就是“粘雀子嘴”,以免麻雀等破坏庄稼。


  • 食桂花


秋分食桂花,是一种含蓄的祝福。《清嘉录》上说: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人们喜欢桂花的味道,在秋分时的食品中掺进了桂花。据说桂花的种子,就来自月宫那棵五百丈高的桂树。所以人们用摘得“桂冠”,表示赢得了第一;用“折桂”比喻考试得中。


秋分养生


  • 阴阳平衡 增强体质


秋分时节已真正进入秋季,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秋分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秋风袭来,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中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 少辛味发散 多酸味甘润


秋分时的“燥” 和白露时节的“温燥”不同,已经是“凉燥”了。因此,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以滋阴、润肺、养血。因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季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秋季水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药食兼优,颇受人们的欢迎。


宜食:猪肉、鸡肉、花菜、白萝卜、山药、莲子、蜂蜜、荸荠、秋梨、柑橘、香蕉等。

忌食: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


秋分诗词赏析



《点绛唇·金气秋分》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这首词开篇直接点明了,秋分时节,秋风清爽,露水清冷,“秋期半”又强调了此时正处于秋季的中间时段,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而“凉蟾”指的是秋月,月光皎洁饱满,洒下一片清辉;桂花盛开,香气远远飘散,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给人以视觉和嗅觉上的双重享受,仿佛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秋夜的美好。下阕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月儿明亮如玉轮明镜一般,此时月宫里正是灯火通明,仙宫中的人们身着素色的宽袍大袖,轻灵飞舞,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渐渐的,夜深了,月宫中的歌舞也渐近尾声,身着轻柔舞衣的女子们舞步散乱,人们渐渐散去,只有昭华管的吹奏声依然回荡,描绘出了一幅空灵美丽的月宫之景,又有一种秋夜的清寒落寞之情。作者通过此诗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空灵的意境,表达了他在秋夜中的独特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诗人在秋分时节的夜晚与友人一起畅游,欢欣喜悦之情写于诗中。秋分气候宜人,秋天夜晚清凉如水,诗人所居山中更在蓊郁树林、淙淙泉水下更显幽静闲适。适时友人来访,使得诗人连日来的诗兴得以抒发,两人就在静谧清辉的山月下或行或卧,或体会山月美景,或发为言语,畅谈文章。但在欣喜之余,山间之静寂又在两人相谈甚欢下有些许凄清之感,毕竟来访之人不能久住,深居山林之幽静,与山间四时变化之美,最终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此诗由“寂”生“喜”,再由“喜”入“寂”,道出诗人喜居山间的幽静之美,由外景之闹静,渐至诗人内心之起伏,最后又将此情感归诸山月之景,足见情景浑合交融之境。


秋分时节,凉风习习,丹桂飘香,蟹肥菊黄,在这充满“色香味”的全息式秋景图里,伴着秋风赏菊,来一两老酒品蟹,在月光下循丹桂之香漫步,如此,便是人间好时节了!秋天唯一让人遗憾的,也许就是太短了吧,短到就像一个转身,如果不好好珍惜,很容易就会错过。所以,秋分时节,多出门走走吧,去好好品味秋天,看看天色和云影,看看秋水和草木,在秋意中期心间无事,愿生活如诗。


本篇图文摘编自《中华二十四节气诗书》、古诗文网、知乎网、包图网、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Pexels.com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本书


往期推荐


节气丨白露: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节气丨处暑: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节气丨立秋: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点赞,迎接最美金秋 ↓↓↓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