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语文》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文摘   2024-10-23 22:07   上海  


2024年10月19日至20日,第九届《中国语文》青年学者论坛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语文》编辑部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众多专家及青年学者参与。


论坛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袁丹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王曼副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对本次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始终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全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她强调,语言学学科不仅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也肩负着推动文化创新、增进国际交流的重要责任。特别是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对于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提出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教授也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国语文》作为语言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能够与编辑部联合主办这次论坛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莫大的荣幸,《中国语文》编辑部扶持青年学者的传统非常具有远见,他也借此机会希望学院的青年学者能够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


《中国语文》编辑部刘祥柏研究员也发表了致辞。他表示,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合办会,希望语言研究也能具有国际化眼光,包括“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语言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者关注并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与语言研究相结合,共同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随后,苏州大学杨军教授、复旦大学陈忠敏教授和陶寰教授分别做了《<释文>“齕”“紇”注音反映的语言事实和音变》、《音类的音征与语音演变》和《宗族社交网络下的方言传递与推平——以佛山北郊粤语的效、咸、山摄二等字为例》的主题报告,并与青年学者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青年学者围绕汉语语法、词汇、音韵、古文字、方言、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本次论坛继续沿用了以往的成功经验,设置了点评环节和听众提问环节,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互动机会。特邀点评专家包括来自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的方梅研究员、北京大学郭锐教授、复旦大学陶寰教授和陈忠敏教授、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以及苏州大学杨军教授。


报告及专家点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闭幕式由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吴勇毅教授担任主持人。他首先对本次论坛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与会专家和学者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闭幕式上,与会的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也纷纷发言。他们表示论坛的形式非常好,让大家畅所欲言、深入讨论,不但有助于让自己进一步改进研究,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新的研究方法。他们还对论坛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自由讨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中国语文》编辑部代表发表了闭幕致辞。方梅研究员回顾了往届论坛的历程,总结了本次论坛的创新点和亮点,并对青年学者们的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方梅研究员还表示,《中国语文》将继续加大对青年学者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刘祥柏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论坛无疑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议题新颖独特、讨论角度多样、会议安排紧凑。此外,刘祥柏研究员还称赞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领导对于此次会议的高度重视,以及会务团队在会议组织方面的周到与得力。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学术成果的平台,也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乃至整个中国语言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青年学者们将继续在语言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推动中国语言学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撰稿:凌锋、袁丹

摄影:王一诺、康雪、谈周婷





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