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状态 | 串线中…
个人技能 | 和上帝摔跤
只剩下她一人。
有一个人来和她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见自己胜不过她,就将她的大腿窝摸了一把,她的大腿窝正在摔跤的时候就扭了。那人说:“天黎明了,容我去吧!”
她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阿雾想说:
“你的本相比所能想象的还要美丽,但你的堕落比所能想象的还要破碎,可你也比所能想象的远为被爱。”
童佛(Baby Buddha)是佛教当中以孩童的形式出现的一尊佛,时常表现得憨态可掬、无忧无虑;“童”在佛典中,则有“纯一无伪”的含义,象征着那种没有瑕疵、纯洁、圆满的状态。
然而,在韩江的小说《童佛》中,女人梦中的童佛却非同寻常,泥塑童佛置身于一个可以接山泉水的洞穴中,游客还可以亲手揉捏佛脸,看自己能捏成一个什么样子来。女人虽心中倍感疑惑,却还是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着——“周围忽然黑了下来,有些吓人,不知何时,我已经到了可以接山泉水的洞口,周围非常安静,就连风掠过树叶的声音也听不到。刚才还那么多人怎么就不见了呢?我弯下腰走进黑黢黢的洞中,在摇曳的烛火下,我模糊地看到泥地上露出了一张面孔的轮廓,无法分辨是男是女,但可以肯定那是张成年人的面孔,面孔就像个活生生的人直勾勾地盯着我,怎么把这个叫做童佛了呢?我有些不解。”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韩江
女人看见的童佛并非有一张干净柔和的孩儿面,相反,眼角上扬,嘴角阴险地翘了起来,那绝不是佛的面孔。女人伸出手开始揉捏那泥脸,想要擦掉那双直勾勾盯着的眼睛,但越捏那眼神越是锋利、讽刺。
这里,女人梦中的这一尊童佛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自己捏造出来的,扭曲的“童佛”面孔似乎在暗示着女人内心的困顿。然而,虽然它可以被捏造,但是某些事物如同宿命一般不可更改——无论她如何抟捏,象征着纯一无伪的童佛一直都有一双直勾勾盯着她的眼睛,眼角上扬,嘴角阴险地翘了起来,她从这尊怪异的童佛观照到的,不过是自己内心的困顿,透露出连宗教也不能安慰的绝望。又或者,佛教本身指向的,就是空而已。
女人从童佛面前站起来,忽然发现自己置身于空旷的沙地上,耀眼的光刺得人眼睛发疼。
丈
夫
女主人公是一个插画师,一切都很平凡,但她却有一个颇有名气的丈夫。她的丈夫年纪轻轻就成为电视台黄金时段新闻主播,是个带着完美主义的强迫、举手投足之间“富有贵族气质”的男性。
然而,在颀长挺拔的身形和帅气的面孔之下,是被规整的衬衫西裤常年遮挡的遍体伤痕。毫不奇怪地,如果可以,他会向所有人隐藏这具因烧伤而显得十分丑陋的躯体。作者用丈夫的形象构成了一笔惊人的隐喻——这个男人的身上,在他的体面和伤痕之间,我们可以触摸到一个古老的、人类的存在状态——我们是羞耻的。无论外表怎样光鲜,我们的深处都是令人羞耻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她exposes the fragility of human life,由此看来,早已有迹可循。
然而,人类生活的悖谬之处则在于:我们一边想要隐藏自己,一边渴望敞开自己,但这两个举动实际上并不相悖——隐藏也是出于想要被爱、被接纳,敞开也是出于想要被爱、被接纳。
如果我把自己最不堪的那一面藏起来,那么会有更多人接受我,同时,令人惶惑的是,我知道我的一部分永远不能出现在日光之下,这并不是真正的接纳;如果我把自己最不堪的那一面敞开给别人,然而直视自己内心的深渊本就是难的,更何况还必须承担对方离我而去的风险。
在这场豪赌之间,需要惊人的勇敢——
那天,两人隔着餐桌正喝着咖啡谈天说地。一会儿,他脸上露出迟疑的神色,最后放下茶杯站了起来。我有些吃惊,想他是不是要走到我身边。他一边望着我,一边解开自己衬衫的扣子。“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着了火。”为了解开最后一个扣子,他从裤子里抻出衬衫,同时说道。“是一场大火,幸亏都活了下来。爸爸是公务员,得到不少援助。家人们被分散安置到亲戚家,几年后租下一套包租房,全家人才得以团聚。”他还没脱完衬衫,我已经屏住了呼吸。他脱掉背心和裤子,只穿着内裤伫立在我面前。餐桌上方的天花板上悬吊的三十瓦白炽灯光斜照在他那赤红的身上。“现在才明白吧?这就是我夏天也只穿长袖衬衫的原因。”他假装轻描淡写地说道,声音却在颤抖着。“明白了吗?我不去游泳池,不解开衬衫第一个扣子的理由。”他咽下一口口水,喉头随之动了一下,他的目光中充满着捉摸不透的勇气与恐惧。
他故作镇静地向她敞开自己,静静地等待着这场豪赌的终局。
收录小说《童佛》的短篇集
作者:韩江 / 译者: 崔有学
2014 / 上海文艺出版社
女
人
韩江明白,这对于女人来说,是个几乎不可能抗拒的诱惑,女主人公以极富戏剧性的方式回应了他:我站起来走到他的身边,抚摩了他抽动的脸,用我的嘴唇盖住了他发颤的嘴唇。我打算一同接受他的伤疤与他的勇气。不,更准确地说,正是因为那个伤疤带给我的震撼,也正是因为我很感激他那么信赖我,把想要隐藏一辈子的裸体展示给我,所以才接受了他。
是的,太富戏剧性,甚至有些烂俗的意味:面对男人的脆弱,女人从内心升出一股不可遏制的情感——震撼、怜悯与感激。若是细细考究,我们会发现这个时刻不过是一个充斥着自恋的美丽泡沫:“我”感觉到了被信任,以为“我”可以接纳他、爱他、拯救他于孤独的境地。然而,在这摇摇欲坠的旦夕之间,“我”做了一个决定,要与他结婚。
“我”是一个怎样的女人?作者从并不亲密甚至颇为疏离的母女关系入手,母亲对女儿缺乏情绪上的关照,因此女儿自幼就生长在孤独中,长成一个沉默的、软弱的、优柔寡断的女人,她几乎不会主动离开或抛弃掉任何东西或事物。
所以,与其说是她决定与男人进入婚姻,不妨说是她无法拒绝这个男人对她的信任和期待。
婚
姻
然而,真实的婚姻生活如同一辆高速飞驰且直奔生命尽头才会停下的列车,它会把轨道上、轮毂上任何细小的裂纹放大,更何况当男人沉浸在一种“我可以被爱”的谎言、女人沉浸在一种“我能够爱他”的谎言之中?
在文本中,我们没有观察到丈夫有任何主动去爱的举动,他不过把妻子当作支取爱与服务的机器,但予取予求,仍然不满。他似乎并不明白真正的爱是流动的,真正的爱是在爱他人当中也能收获对方的爱——这种爱具有激发性、具有活力。
他不过一直像个饥渴的孩童,与其说是爱妻子,不如说是只是需要她。在C.S. Lewis的《四种爱》中,“需求之爱”固然也是爱的一种,但如果只停留在需求的层面上,那也不堪称之为“爱”,那只是自私的勒索。
摘自C.S. Lewis《四种爱》
他向妻子伸出的手未能被满足,会转向更多对象、更多女人,所以这大概是那一通电话的由来——他年轻的情人给他的妻子打来的一通电话。妻子找丈夫对峙时,男人全部的回应不过是在反复陈说:“那女孩儿跟你不一样”“她不像你那样双重性格,她会喜欢我的全部”“我说过,那女孩儿不会像你那样。”
他狡猾地绕开了“我背叛了婚姻”这一道德性的问题,几乎全部焦点都在“我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你”、“而那个女孩儿不会像你这样(她会接纳我的全部)”、“那个女孩需要我”。丈夫的形象是人性的一部分剪影——总是那么可恨又那么可怜——他像个乞丐那样可怜,又像个勒索者那样可恨。
而妻子,进入婚姻没多久,在那个“我能爱”的自恋泡沫破碎以后,终于抵达了自己耐心的边界:“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也许是从一开始我就很讨厌他的伤疤碰到我。……因而想尽量回避肌肤之亲。他要抱我,我假装睡着翻过身去,他伸手要碰我,我就装作在睡梦中推开他。”她的婚姻从这片伤疤开始,也从这片伤疤开始撕裂——她恨恶他、陷入自怜、陷入对其他正常男人的性幻想、想报复他——终于,她直面了这个事实:“我从一开始就没爱过他。”
在直面事实即承认自己并不爱丈夫之后,这使她暂时从无能为力的状态当中抽离出来,仿佛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机会,试着以“爱陌生人”的方式“去爱他——那天之后,我们的关系完全变了。我像看待陌路人那样看着他的疤痕,我像善待其他人一样善意地对待他。世界仿佛变了个样,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着自己。我用陌生的眼光久久地注视着所有的一切。善与恶,义务、责任与放弃,真实与虚假,它们在我面前逐渐失去了界限。我再也没有对这样的混乱感到不解或惊慌,只是默默地注视着。正是它们拯救了我。
然而,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发现不爱之后的另一种“补偿”;与其说是“拯救”,不如说是一场新的“实验”:女人以为,这样点点滴滴地培养感情,可以使他们挺下去。直到那场电话,中断了她的实验。
丈夫与情人寻欢作乐,她也在计划着离婚,在精神与身体每况愈下之时,她又梦到童佛,她用各种方法试图抹去、盖住那张阴森森的脸,但却愈发使面孔变得更加清晰。
定
格
她最后一次梦到童佛是丈夫从情人那里失望归家的那个晚上。
丈夫醉醺醺地回到家,哭着喃喃自语道又像是倾诉一般地说道:“全都一个样”“女人啊……全都那个德行。”她似乎早已经预料到这一点,她几乎能想象到,看到他满身红色的伤疤时。他的情人年轻而美丽的脸庞会皱成什么样。
这一夜,梦里不再是一片泥泞的洞穴,而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尽是刺眼的阳光,一个巨大的地穴的内壁上,她四处寻找童佛,却遍寻不得——她拍拍手,未曾想,手指变成了沙——这是一个怎样的隐喻?在她眼中,那一尊泥塑的、表情阴森的童佛消失了,她自己却改换形体,成为沙。
据佛教观点,沙是寻常的,亦是脆弱的、易逝的,这一点在藏传佛教的“坛城沙画”中展现德淋漓尽致:僧侣需要将矿石磨碎,混上颜料,磨成小颗粒状的沙子,装在特制的锥状容器中进行精细的绘画,绘画内容是“坛城”,据说是释迦牟尼涅槃后之所在,每一笔的落处都有其严格规定,需要耗费数天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然而,完成之后,僧侣会用金刚杵将这幅精美的沙画毁灭——一部分会被扫起来用于供奉,另一部分则会被送入河流——沙之美丽,沙之脆弱易逝,都在这一系列近于行为艺术的宗教仪式里展露无遗。我们本身难道不是这般易逝?
坛城沙画
第二天早晨,一切如常,仿佛要在易逝中留住某种永恒不变之物似的,她为重新回到身边的丈夫照例准备好柚子茶,然后依着惯例在户外步行、晨练,一切仍然不变,一切都已改变,她坐在那里,脑海中闪过一句话:“冬天我已挺过,春天我满心欢喜。”文章就此停在这一次小小的欢呼中。
接下来的生活要如何,似乎也已经不必追问太多。也许会好、也许不会。一切都停在那耀眼的、令人眩晕的阳光之中,如同她梦中反复出现的场景。
后
记
在Svenska Akademien发布的Biobibliography of Han Kang中,《童佛》甚至没有被提及。那是在1999年,她刚刚在文坛崭露头角,以此文获得第25届韩国小说奖,然而,放在现在,这实在不算一篇很好的小说。现代人、现代婚姻、现代家庭关系——对现代性症结的刻画已经不算什么稀奇事。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生活在一片废墟之上了——然后呢?
望前看、往深处看,都一样重要。
比起另一卷《素食者》或者《植物妻子》中收录的其他几枚短篇,我更中意《童佛》之处也正在于此:除了往深处看,更望前看——人类如何在废墟之上重建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更深地望向自身,也更远地望向自身之外,在我看来,《童佛》在试着提供这样的视角。
我们本不应该对文学寄予厚望,文学只是文学,它不能也不会是我们的救赎,如果能揭示我们生存的脆弱本质,当然也已经很好,但——它最好能够指向我们的救赎,否则便容易落入顾影自怜。
除了获奖经历之外,目前我们对韩江个人的生活经历知之甚少,不过从她的文本中,几乎可以推测,韩江有佛教信仰或者佛教经历,我想,这是《童佛》中的超越性的来源之一,这也许同样是《植物妻子》、《素食者》中那种非对抗性的力量来源之一,若是有更多的资料,想来是值得一挖的。对于笔者来说,这也是完成此文最难之处,只能草草抛砖引玉、静候佳音。
荒岛天津
南开区南开大学西南村7号楼2门106室
周一→周日 10:00-22:00
022-2350-0944·店里 | 186-2281-0037·小碧
【来访前建议致电预约】
荒岛广州
天河区广汕路柯木朗新村北街
新新木朗自然文化农场
周一→周日 10:00-22:00
136-8204-8657·小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