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不二的成长笔记▲ 和我一起刻意成长
不二的第118期分享
《冯唐讲资治通鉴》这个系列,旨在以从古至今的历史,像镜子一样,让我们看到一些成事儿的基本逻辑。
「文侯选相」这一节,提出了一个课后问题:
如果选择一个职业经理人,承担一个相对重要的管理岗位,你会认为哪些特点是重要的,一定要有哪些,一定不能有哪些?
这个和上一篇「君王之仁」的问题很像,上一篇是针对一把手,这一篇是针对二把手。
照例,咱们先总结一下,这一节的几个道理:
第一、身份低微的人不应该低三下四,而更应该傲气一点,有一些风骨。
第二、李克选人的五个原则: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魏文侯选宰相的时候去问李克的意见,李克说了这五个原则,让魏哥自己去判断:
平时待着的时候,他跟谁走的比较近?他发达的时候,给出去了什么?给了谁?给出去做什么?他官运亨通的时候,举荐了谁?空出来的位置又是谁坐上去了?他仕途不顺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还是逮着什么干什么;他穷困潦倒、没钱没资源的时候,看他不接受什么。
第三、别人问你意见,不要直接给,授之以术。通过提问、引导让他自己发现。
第四、考察人才,不能只看功劳。功劳是才,而考察人才更该看重德行,位置越高越是这样。
以上四点中,最重要的还是李克给出的选人的五原则。
平时跟谁走的近,就可以看出他的品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一起玩儿的都是狐朋狗友。做事儿的人跟做事儿的人一起玩,玩弄权术的跟玩弄权术的人一起玩儿。从他最亲近的人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发达的时候,他捧了谁?为什么捧?捧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举个例子,曾国藩一生举荐过许多人才,全都是因为他看中他们的才能,他举荐人才不是像绝大多数官僚一样,组建自己的权利圈子,捧人也不是为了将来你发达了能有所报答。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好多学生在被曾国藩举荐身居高位之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戳过曾国藩的脊梁骨,比如左宗棠。他虽心痛,但能够克制不去报复,官场上善恶分明,后来皇帝让他俩一起办事儿,他也没有趁此机会整左,反而尽职尽责事情办的相当漂亮。
仕途不顺时,他这个人老不老实?有没有偷偷摸摸搞小动作?有没有因为正路没收入就去搞歪门邪道?有没有守住自己的原则?
贫穷没钱没资源的时候,别人来收买他打点他,他接不接受?
这五个原则通篇就是一个“德”字,似乎是像圣贤看齐的,普通人很难做到,但要努力做到。
有“德”之人,会有一个场,这个场会吸引人才,会聚集同道之人。顺道而为,做事儿才会有势,才能滚起雪球。做得越好的人,就能成事儿,就能一直成大事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