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言之,循经太极拳已成为人们研习丹经武学的阶梯。对于丹经武学而言,并不是以武克敌。因为丹经武学是“与道合真”的宝贵经验和珍贵的文明遗产,通过习文演武能管窥天地自然界的规律,去除人生的疾苦,颐养天年。太极拳是祖国养生家和丹道家经过千百岁月操拳演武,行血推脉,养气柔体,总结得到的宝贵经验。循经太极拳的循经谱文所说的“气脉宣通十二经,养真泛武翻作拳”,意在太极拳的锻炼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在影响着人身十二经的流注循环。十二经是概括人身气脉的代词,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毛络孙络等周身循缠有度的气脉行经,标志着人的气血盈亏的过程,循经是太极拳的生命。而哺育循经太极拳生命的则是传统的修真思想。即如何修持自我,净化身心的完整理论。
修真的思想与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点之上的。古人认为,在遥远的太古岁月之前,宇宙是一个旷然无物的混沌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上下的区别,没有物象,什么都不存在,只是一片虚无。古人把这个时期的运化称为“太虚呈象”,也被称作“混沌未开”。经过若干年的运化,世界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雾状空间,古人喻为“太素生形”。又过了若干年,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振动,即传说中的盘古开天。盘古氏挥动巨斧,劈开了世界,使清气上腾凝为天,浊气下降结为地。盘古氏的精气形成了日月星辰的天体运化,血脉化为江河湖海,骨肉变作山脉,毛发化为林木。这个古老的传说是古人对宇宙拟人化的描述。古人用《易经》这部古朴的哲学史书,来认识自然界中的万物生长变化之规律。太极生二仪,二仪曰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万物。古人指出,天地产生之前的宇宙已充满了“太合元气”,亦称“混元之气”。天地生成之后,这宇宙的元气则寓化在天地之中了,这时的先天之气是阴阳未分的混元状态。直至天下万物成形,“太极生万物”,元气也有了“阴阳显化”的运行,交注往返,这时的元气就不再是混元之气,而是孕育万物的真元太和之气。此一气而分清浊,清者是灵光,浊者是精质,清者而成象,浊者而结形。
宇宙产生阴阳的变化,天上地下形成乾坤之象,二仪歧分之形。经过若干年月,又出现新的变化。地气升腾,天气下注,形成阴阳交感,呈于卦象为地天交泰。产生了生命,即古人所言的“三阳交泰产群生”。天地之气未形成气机交注之前,卦象为“天地否”态。祖国医学认为,人博天地宇宙阴阳二气而剖产性命,入乾道为男,入坤道为女。阴阳感而复生,无有穷尽。人类生成性命之后,全靠真元之气推动肾水周流,润泽周身,靠元气推动血液,循经导脉。人的生命又是由先天后天两大部分组成。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是生命的前提,它孕育了后天的精气神。气功的修持,是以后天滋养先天。万物水中生,是指先天肾水元气以成人;万物土中生,是指后天生身的水谷之养,即后天的饮食之养。
▲龙虎堂版《修真图》
传统的修真认为,人生大略分为三个阶段。人自结胎到出生,来到这个自然界中,这个生命从成长到成熟,是童心未泯人事未涉的阶段。人事未尽阶段是步入成年后的岁月,为生活而忙碌,人的生命、身心、衰老、病苦,多来源于兹。人事的完结,即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这是常人所说的风烛残年,人事已尽的晚年。
“顺则凡,逆则圣”,是传统修真积极看待人生的思想。传统的修真理论认为,体内三宝——精气神能聚而不散,人即可长生久视。祖国医学指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用后天的办法补充先天不足或后天耗散的真气,以驱除因元气亏损而导致的诸种疾患,使身体由五漏状态转为近似元真的状态。这个过程,古人称为“修墙补屋”。“修墙补屋”一词是由唐代纯阳真人吕洞宾提出来的。这样,循经太极拳和丹经武学才能使人颐养天年。
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泽提醒了人们。由内外循缠的经脉,而得知“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相互调济溢满……”。又得知人在动时有缠循之度,在静时也行经子午,身中阳气“起于子而终于亥”,并按时循环,“每日寅时起肺经”。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这就是“修脉”的过程。太极内炼是动中“修脉”和知脉的过程。到了这个层次,养生武学的修为便从“动以练形,静以养气”的形气合一,努力达到“形神俱妙”,“内以养生,外以却恶”的观念由此产生。“元气充实,外邪不侵”,这又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从此由道分出侠与医。泛武却恶者为侠,救命治病者为医,两者共存共荣,同时救人水火,保卫生命,始有“卫生”之词出现。
这种有经纬有起始的血脉气机,随着功夫的演化,智者得知其真气归藏在小腹丹田里面,古人将这个归处称作“黄庭”。“积久呈真”,每当真气饱满之后,会产生超常的脉道,或从腹而上升,或经背脊而上行,前后循环,或中起一线,随日月阴阳而产生升降。这则是丹家的“丹脉”现象。体验修脉的研究学者把这种常识称为“内景功夫”。早在晋代,王羲之当年书写《黄庭经》换鹅的故事就是指此(《黄庭经》全称《太上黄庭内景经》)。
当人们得知这团“元气”能起到“生死”的关键作用时,“培育元气”的手段即应运而生。然而,生命中的这团元气如何才能“久固呈真”而产生质变不再耗散,乃至于在颅腔形成“结晶”?这则是藏传内密的“一指樱红”。研究这门学问的人在常识上则形成了专业体系,谓之“丹经武学”。一旦元气凝成结晶之际,颅腔内会出现耀眼的光芒。这一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之“慧光”的专习。因光芒如同金子闪光般地灿烂,故人们又名之为“炼金术”,在体内形成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此谓之“内脉丹学”。以金石草木用鼎炉烧炼升华而成的物体被誉为“外丹大药”。医家的丸散膏汤丹剂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也是历史上炼丹炼汞、金砂白雪的学识,它一直影响了封建帝制多少朝代,数百年岁月(参见《真元宝笈·武库遗真]之引言》)。
在动静修为过程中又分为文武两大脉源,文以明其哲,武以演其身。交综而后,文感“易”而参宗玄慧称儒宗;武练“形”乃悟彻天象言道学,追求“顺天道,合人道”的理智教育。一则因形循理,“读书修福,安分养神”;二则寓理于形,造福社会,立于人事。提出“文章行世大神仙”,“玩易以知吉凶”,以文人三绝诗书画来体现,由传统文人与大自然相合鸣的行动,乃至“智明达化”、“理邃三玄”。泛武者,观文以省心性,操演以壮气魄。与道合真而后,则是“内执丹道”以明修自我,“外显金锋”以善拯其涣(患、灾、争、杀)。归隐而后,观天地以拟自身,观日在天照彻自我,自然天地是由智慧般的太阳照耀。拯世大儒而为良臣扶社稷,济苍生以医哲弘真。
王羲之官拜右将军乃武夫习文;李白少爱纵横乃文武侠道于一身;陆游乃文人习武,学剑四十载;苏东坡诚为儒释合一;韩退之实儒道合一;杜甫一生只在儒家境内;伍冲虚、柳华阳为仙佛合宗;赵佶以艺为道文笔绝响;唐太宗文武泛真,参贤释教;孙登隐石窟而食石髓延生;嵇康操琴曾师鬼魂而得广陵散传世;介子推孝五伦绵山被火;张三丰得白云诀,书剑纳为丹道,擅龙形大草,以武传世;吕纯阳警喻世人,“是道仍是儒,称师亦称祖”;张仲景身居太守而著《伤寒论》乃儒行医道;孙思邈伏龙虎,济苍生,以丹医入道,千古尊称“药王”;董永典身葬亲,妻配天仙而得一子,取名仲舒,是为感仙济儒;纵贯岁月,真是“神州瑞气五千年”所呈之者,“五彩云英仗文华”,“海潮送心音”。史卷经传,演伦岁纳。诸种行操,概言之为完善自我,亦是古人所言之“修真”。或可说通过修整,而产生完臻之自我。让人类从疾苦中走出来,像旭日升天照亮大地一样,给万物以光辉。
本文曾刊登于《武当》杂志200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