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涛、何霞、陈韦君、周潇妮|卷曲乳酸杆菌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潜力:一项综合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

文摘   2024-08-22 22:18   江西  
导读:

2024822日,南昌大学陈廷涛研究员与南昌市中心医院(青山湖院区)何霞主治医师、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韦君博士、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潇妮博士在国际期刊发表题为“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Lactobacillus Crispatus for Chronic Endometritis: A Comprehensive Clinical Tri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健康妇女阴道来源的阴道卷曲乳酸杆菌可有效改善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提高CE小鼠着床率,并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验证了其作用效果。研究为改善CE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数据,有望成为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不良妊娠结局的新方法。陈廷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何霞主治医师,陈韦君博士、周潇妮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01研究背景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妇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在不孕症妇女中患病率高,严重影响辅助生殖治疗临床妊娠率,尤其是胚胎着床。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往往因细菌耐药,而导致频繁复发,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式。女性生殖道以乳酸杆菌为主要优势菌群,卷曲乳酸杆菌是常见的乳酸杆菌之一,在维持女性生殖道健康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健康女性阴道筛选的卷曲乳杆菌chen-01干预后CE模型小鼠子宫内膜菌群的改变、降低子宫内膜炎症相关指标以及促进CE小鼠胚胎着床的作用,进一步在临床验证其改善效果,以期为卷曲乳酸杆菌的临床转化,改善CE临床症状及促进胚胎着床的使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02研究方法


研究收集了健康体检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组学检测分离出卷曲乳酸杆菌chen-01,进行菌种鉴定及保藏。随后对该菌株的体外益生性质进行验证。建立CE小鼠模型,通过阴道给菌的方式进行干预,评估阴道卷曲乳杆菌chen-01CE相关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子宫内膜微生物组成和妊娠结局的变化的影响。

另外,对临床患者有CE的不孕症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干预,评价卷曲乳酸杆菌chen-01对于临床妊娠率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所有接受了资格评估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n = 100)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根据意愿被分为三组。接受体外受精(IVF)的患者为对照组(C,n = 22),接受体外受精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Abx;头孢曲松钠250 mg,强力霉素100毫克和200 mg甲硝唑,每天口服2次,2w)Abx(n = 38)。接受体外受精和接受Abx抗生素治疗以及益生菌(卷曲乳酸杆菌chen-01,阴道给药1×10CFU,每日2,2w)被归类为Abx + L. c(n = 40)。在移植周期月内,在移植前12天给予阴道益生菌,符合子宫内膜准备阶段。月经结束后3-5天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子宫内膜蜕膜化时收集宫腔液。

03研究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卷曲乳酸杆菌chen-01具有良好的耐酸性、抗氧化性及抑菌性。卷曲乳酸杆菌chen-01通过下调炎症蛋白(TLR4MyD88p65/p-p65L + Abx vs MP < 0.01),改善组织病理学特征,抑制细菌生长,抑制CE小鼠的病原体,减少炎症反应。并通过Wnt-catenin途径调节子宫内膜蜕膜化,如增强胚胎植入(BMP2Wnt4L + Abx vs MP < 0.01),使小鼠妊娠率增加(L + Abx vs M100% vs 0%)。在临床试验中,卷曲乳酸杆菌chen-01有效改善了孕酮水平(P = 0.0038)、临床妊娠率(C vs Abx+L.c76.19% vs 87.18%),以及CE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改变。此外卷曲乳杆菌chen-01并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简介

何霞,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学部。现任南昌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药膳食养研究会常务理事。参与省厅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并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1篇。

陈韦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学部。南昌市生殖医学委员会委员。江西中医药生殖委员会委员。主持并完成省厅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及国家级期刊5篇,国家级会议论文并会议交流5篇。

通讯作者:陈廷涛,研究员/赣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生物工程药物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工程药物及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平台“生物工程药物技术创新中心”微生物方向负责人。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98篇,授权专利40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46篇,工作被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等多家权威期刊正面评述或引用,被《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0》引用收录;担任Canad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Medical Microbiology主编,及其他十余家国内外期刊编委、专刊主编。

先后获得江西省I类人才1项,其他类省级人才4项;获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发明创业奖-创新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国家/省级奖励5项;指导本科生获包括互联网+//铜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16项,省级奖项6项。担任国家基金委函评专家及8个省/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自然基金13项,横向课题32项,总经费逾3100万。

与青岛东海药业、美华生物、中科嘉亿、江西善行、善恩康、杭州远大、上海医药、博雅生物等公司研发部门合作,共同致力于益生菌的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近5年共给合作企业带来新增销售额13.26亿元,新增利润逾1.92亿元。

原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602-024-10349-6

END

点击扫码关注

探究微生世界
获取前沿资讯

    排版:熊文杰     





































V言微语
从微生物与健康视角,以小见大,推荐并探讨微生物科技前沿与行业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