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骨感挡不住理想丰满,准备用几年时间,完成极有挑战的大语文课程。继续孤灯清影,融窗外明月银辉。将积累的素材、经验整合、提升,着手研发高中“建模大语文”课程。
不定期推送研发“建模大语文”课程的心得体会、思维路径、点滴成果,也包括多跑的冤枉路、误闯的黑泥潭。不粉饰不遮掩,真实呈现荆棘与坦途、寒风与暖阳。
当然,因是走在途中,给大家呈现的,暂时只是一颗颗零散的果子,或甜或酸,或红艳或青涩。待到终点,才可能给大家打开果园的门,赏一片肆意芬芳、锦绣灿烂!
锦绣灿烂,很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朋友们最终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声抱歉。可能那果园里,树木干枯果实稀疏。理想丰满,最大概率敌不过现实骨感,或是才学不足,或是体力难支,都可能导致望果园而兴叹。捧着理想的大气球,却必须穿越满是仙人掌的沙漠。
但不管怎样,来到世间,总要做些什么。说不负韶华也好,说拼搏进取也罢,心中有一片灿烂芳华,总强过被庸碌的尘俗压垮!
欢迎大家围观,更欢迎留言和转发,并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成功之时的锦上添花意义不大,跋涉者最需要雪中送炭,就在那寒风刺骨、天光暗淡……
以下文章,即是“建模大语文”的思考之一。
学不好立体几何?你小时候没玩过积木吧?
——“建模大语文”的感悟之一
一
一个学生,如果成绩如愁云惨淡万里凝,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在一次讨论会上,我抛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怕早就不仅仅是老生常谈,而是老老生常常谈了吧?别说老教师能立马列出一二三四,就是教坛新手,也能从隐隐约约的阅读中,甚至是领导的发言中,得到启发,轻轻松松说出个甲乙丙丁吧。
——如果成绩差,原因嘛,太简单了,一是基础差,二是不用功,三是圈子乱。对不?
而我要说,以上如背书一样的答案,都是经得起检验的真知灼见,倒也不错。可是,这样的答案,实际上漏掉了很重要的一条。
你很容易发现,在你的周围,很少有人去深入思考,很少有人从学生表现的蛛丝马迹中,思考,分析,得到最最接地气的认识。
我们习惯于传递传统的常规的看法,毕竟,那种看法,也是从实践得到的嘛,也是被广泛认同的嘛。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表达,最为保险——大部分人奔着左边去,你独自一人去右边,你得承受孤独、误解和偏见。于是,你拔剑四顾,心,一片茫然。
二
我的接地气认识,从一道诗歌鉴赏题得来。
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有什么作用?其标准答案是:用渲染的手法,营造了寒冷、紧张的氛围,为将军的出场做了铺垫。
我做了基本的解说后,照例,学生马上俯下身去,准备将答案完美地抄写在试卷上。放眼四望,我们的好多学生,不都是如此吗?圆睁眼睛,大张耳朵,将答案细细抄下来,给自己一个“我在认真学习”的心理安慰,渐渐地,就将这种安慰演变成一种依赖——哪一天,忘了抄写答案,或者抄写地并不工整,心里就不舒服,大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的悲怆。
可是,他们真的明白了吗?那些名词“渲染”“铺垫”,他们都真正理解了吗?
我们可能会说:这些名词,我都说过N遍了,做题时也讲过N遍了,学生不懂,只能怨自己懒!
见笑,这样的话,我自己也曾经说过。而且,说的时候,估计也是掷地有声,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怒发冲冠之势。而这样的话,就把作为老师的过错推得干干净净——作为老师,我努力了,学生不懂,怨得着我吗?
而今天,通过这节课,我脸红了。幸亏我本来就是红黑面皮,才勉强遮得过去。
当学生再一次俯身抄写答案时,我来了个迎头棒喝:且慢!这几个名词,你们懂了吗?如果不懂,抄下来有什么意义?
学生异口同声:懂了。
懂了?好。思考一个小问题,我看看你们是真懂还是假懂:有了首联的铺垫,你觉得下面出场的将军有何性格特征?
一个说:思念家乡。
一个说:英勇杀敌。
一个说:英勇顽强。
我晕!幸好我的眼镜腿比较结实,眼镜才没有大跌下来。很明显地,他们只是熟记了名词术语,实则根本不懂,或者说,他们所说的懂,充其量是一种模模糊糊的表层感知。就像在重重迷雾当中,望见一缕细细的光,就以为自己发现光明彼岸了,并已经欢呼雀跃起来,香槟酒的泡沫已经开始飞溅了。
三
以为懂了,于是欣欣然了,乐淘淘了,哪知填到嘴里的,都是半生不熟的夹生饭。一顿两顿,问题不大;长期如此,怕是要营养不良了、面黄肌瘦了。
以为学生懂了,于是笑眯眯了,乐悠悠了,哪知道面黄肌瘦的学生,是你长期供应夹生饭所致!罪过罪过呀。心下一紧。
我马上开启搜肠刮肚模式,终于,从储备库里翻出了几个例子:
电影《大决战》第三部,叫《平津战役》,影片的开头,是一个场景,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气势壮观。这个开头的场景,给整部影片的故事结局,做了很好的铺垫。它铺垫了什么呢?对了,铺垫了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敌、势不可挡,实现了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这个事件。这种铺垫,其本质是一种暗示和象征,你需要从万马奔腾的场景中,从气势、状态等角度,生发相似联想,得到暗示和象征的具体内容……
如果一个人物出场前,你听到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那么,后面出场的人物,你能猜到他的性格特征吗?对了,一定是坚韧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硬汉!你是怎么判断的?对,是音乐本身暗示出来的……
汪峰的《飞得更高》,
……
我停下了喋喋不休的嘴,学生的眼睛还在盯着我,是那种直直的眼神——“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痴而又呆的境界啊。一分钟后,大家回过神来。我说,我们来归纳一下场景给人物做铺垫的特征吧。
场景的特点、氛围,实则暗示了人物的特点。先描场景,后出人物,人物的特点,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来了。
到了这一步,算是彻底懂了吧?不行,从实例中总结出来的知识,最好还是回到实例中检验一下——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
于是,我问:你所见所闻中,有场景给人物出场做了铺垫的例子吗?
经过了我的实例讲解,又经过了规律总结,再回到实例证明,学生的思路打开了:
一个说:窗外,阴雨连绵,这给脸色铁青的班主任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妙极!
一个说:欢快的音乐,喜庆的装饰,给新郎新娘的出场做了铺垫。不错。
一个说:阴森的音乐,黑暗的背景,这给特务的出场做了铺垫。有趣!
一个说:翠绿的竹林,袅袅的茶香,给隐士的出场做了铺垫。有味。
到了这一步,算是基本弄懂了,也只能说算是“基本”弄懂了。因为,学生还会有遗忘,碰到新的语言情境,还很可能无法顺畅迁移。而人的聪明,顺畅的迁移能力是重要的特征……
四
学习,当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估计少有异议。但,生活是学习的一部分吗?估计会有不少人圆睁了近视的眼睛:不可能吧?割裂生活与学习的联系,让学习远远地独立于丰富的生活之外,老死不相往来,怕是学生,也是教师的错误,更是整个教育的悲哀!
因为,生活的底色,生活的格调,生活的阅历……往往,或者说就是学习能力高低的铺垫!
贫乏的生活,铺垫了学习能力的贫弱;灰色的生活,铺垫了学习能力的黯淡;自小连积木都没有摸过的孩子,不要指望他有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国画一窍不通的孩子,学习“烘云托月”等知识,就难如登天;没有登高远望的经历,老师就是把诗人的登高情怀说一百遍,耳提面命到吐血一盆,也很难指望孩子有深切的感悟……
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总喜欢说,你看某某孩子真聪明!你看到的,只是他的分数,你没有看到的,是他曾将家里的自行车拆卸得七零八落,抱着水枪满院子疯跑,经常翻看家里父母准备的书刊……
所以,你不必惊讶某个孩子作文优秀,要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有不少精品书刊;
你不必惊讶人家孩子数学成绩遥遥领先,你也许不知道,这个孩子,小时候,父母经常给她一起讨论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你更不必惊讶某个孩子物理厉害,你可能不知道,当年,这个孩子打碎了一个温度计,想看看里面有啥的时候,他的母亲,给了他积极的鼓励,还帮他一起分析温度计的原理……
……
当年,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此观点的内涵极其丰富,但内涵之一,一定有教育决不能脱离生活吧?
陶行知先生把没有生活的教育、学校和书本说成是“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因为那样的教育与社会隔绝,与生活脱离。可你看看,当下的孩子,不就是笼中的鸟吗?
那谁是罪魁祸首呢?
五
家长介绍自己的孩子时,经常会说:……就是太淘气。言语和眉头间,很有些不好意思的云雾缭绕。
而旁边的人,总是喜欢接上这样一句话:淘气的孩子最聪明。
因为孩子淘气,父母竟感觉很不光彩;因为听别人说孩子淘气,旁边的人居然赶紧送上安慰。
可你们都错了!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淘气是孩子触摸世界、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换句话说,淘气是孩子和生活最大限度接触、感受的途径;在大人看来几乎不可理喻的各种淘气中,孩子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却在滋长。
而这些能力,从小处看,是孩子将来学习成绩优秀的必备条件;从大处讲,是决定将来创造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那些规规矩矩的“懂事”的孩子,将来成大事者不多;倒是那些“叛逆”“不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有成就的很多。
因为,家长、老师、成人所认为的淘气、不听话,只是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成人的标准行事而已。而我们自己的意愿,那些所谓的成人的标准,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一个笼子——我们自己已经被困在了笼子中,还要将孩子、学生也困在其中。
我最后想说的是,孩子,如果你的立体几何学不好,可以想想,你是不是小时候连积木都没有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