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电泳条带大小合不上,怎么回事?

文摘   2024-10-20 08:14   北京  
一、已知核酸序列长度,如何计算蛋白质大小?

1.确定蛋白质编码区域。也就是开放阅读框ORF。在该编码区,有一个起始密码子(ATG)和一个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2.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碱基组成,每个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

3.转录、翻译大致过程:

除终止密码子外,剩余密码子的数量就是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

4.氨基酸平均分子量110Da

粗略计算:蛋白质分子量(kDa)=氨基酸数量×110Da

除去H2O:蛋白质分子量kDa)=氨基酸数量×110Da-99×18Da
二、按照公式计算,为什么蛋白质的大小还是跟蛋白条带不一致,怎么回事?
1.检查是否移码,表达是否有误?
移码后,表达的蛋白质很可能已经发生改变,所以要先检查移码问题。
确认无误后,检查下一步。
2.表达蛋白是否携带部分载体蛋白

比如,表达载体pET-28a。将目的基因插入EcoRⅠXhoⅠ之间,转录开始,从启动子开始,有两个起始密码子,从载体上ATG开始到目的基因,这一段编码36个氨基酸,翻译完成,都会表现在目的蛋白质条带上。翻译完成后,你的目的蛋白质应该比预估的大小3.96kDa

所以,重组质粒时,应可以仔细检查每一步,其他载体同样。

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有问题请留言,祝好!

往期内容推荐

复习笔记15:质粒和质粒图谱

复习笔记16: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常用的宿主菌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质粒转化

Snapgene引物设计超详细指南

重组工程菌发酵表达

Snapgene引物设计超详细指南

本公众号将长期致力于“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学习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研究”,希望有需要的同行、感兴趣的朋友加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源于教材和网络,仅供学习,若有商业用途,需自行联系作者咨询,或获得手册版权方许可。

微生物知识库
微生物理论知识学习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