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鼻剂现在的临床应用?四个方面一次讲清!

健康   健康   2024-11-28 06:30   北京  
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应用
DISEASE PREVENTION



鼻腔内含有丰富的鼻黏膜,具有较高的分子渗透性,使药物吸收有效表面积增加;且鼻腔呼吸区分布大量毛细血管,有效增大了鼻表面积,血液循环丰富,药物可由此吸收进入体循环;而鼻腔嗅觉神经区可达脑部,药物可由此吸收进入脑脊液(CSF),从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绕过BBB吸收入脑。因此,药物通过鼻腔给药,经鼻黏膜吸收可直接到达呼吸道等部位发挥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

结合中药制剂的独特优势,本文介绍了中药鼻用制剂常用于治疗耳鼻喉、呼吸系统及脑部等相关疾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进展现况。


鼻腔给药的作用机制


01
耳鼻喉科疾病


中药鼻用制剂常用于治疗鼻部症状,如鼻塞、AR、鼻息肉及鼻腔手术术后给药等。
如醒鼻凝胶滴鼻剂可改善AR患儿鼻塞、鼻痒、喷嚏等症状,减轻鼻甲肿胀等体征,降低AR复发次数。

  • 复方一枝蒿滴鼻剂具有抗炎、抗过敏、通鼻窍等功,多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及AR,可调节炎性因子平衡,改善AR症状。
  • 克敏芪丹鼻喷剂可益气活血,治疗气虚血瘀证AR疗效确切。
  • 张伶俐发现复方木芙蓉鼻膏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慢性鼻炎症状。
  • 林信衡等观察发现,欣鼻洗鼻剂能有效减轻鼻腔术后机体炎性反应,预防鼻腔黏连发生,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02
脑部疾病


“纳鼻通关”是中医纳鼻治疗脑部疾病的重要方式。《肘后备急方》所载探鼻法“以葱黄心刺其鼻”治疗急性脑卒中,具有醒神开窍功效;《理瀹骈文》记载以青金锭、延胡索、牙皂、麝香、青黛等制成锭剂,以水磨汁滴鼻,治疗中风;还有大量关于纳鼻治疗中风、癫痫、惊风等急证的记载。可见古代医家十分推崇以“纳鼻通关”法治疗脑部疾病。现代研究表明,药物可通过鼻黏膜吸收绕过BBB,直接转运入嗅球或CSF。

鼻腔给药入脑途径主要有以下2种:

①神经元通路。

即药物经鼻通过嗅神经和三叉神经,绕过BBB,直接进入大脑,为主要途径。嗅神经通路是经鼻入脑绕过BBB最直接的方法,药物经鼻黏膜吸收、嗅觉神经摄取后,可通过轴突运输至嗅球,从而进一步抵达嗅脑,该通路是亲水性药物转移的有效途径。而多数小分子药物则是通过鼻黏膜上皮通路吸收入脑,一般较嗅神经通路的吸收迅速

②体循环通路。

即药物经鼻吸收后,通过呼吸区黏膜或者嗅区的固有层、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再通过BBB进入大脑,可避免肝首过效应,为次要途径。如LI等研究表明药物经鼻腔给药后可经嗅区途径转移至脑,表明鼻脑给药具有很好的前景。


随着经鼻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研究的深入,中药鼻用制剂对于脑部疾病的治疗亦得到了较好应用。
  • 例如,脑清喷鼻微乳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治疗作用,可保护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症状,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 通脑鼻剂可治疗缺血性卒中,改善脑循环功能障碍,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梗死半暗区血供,进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脑醒喷鼻剂可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作用,降低血黏度,保护脑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病变血管的收缩和痉挛,从而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量和脑灌流,改善脑的微循环,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03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流涕、打喷嚏、咽喉痛、咳嗽兼有发热等。
近年来,运用中药鼻用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广泛。
  • 李丽华观察发现柴胡注射液滴鼻可显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 曲敬来等发现双黄连冻干粉剂鼻腔冲洗配合口服中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显著。


04
其他疾病


中药鼻用制剂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上也较为广泛。
  • 如王忠良等发现心安宁滴鼻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 王华等观察发现克心痛滴鼻剂可缓解、改善冠心病心绞痛。
  • 文萍等发现知柏地黄滴鼻剂对口腔黏膜损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END




我们热切期盼您的投稿!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entshikong@163.com


商务合作、加入耳鼻喉交流群、投稿交流等请添加耳鼻喉小助手微信:erbihoushikong(备注姓名、医院)


电话:132 4021 8072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经授权禁止平台转载(转发朋友圈、微信群分享等除外)。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码加入学术交流群
每日更新/ 交流学习/ 有偿投稿
商务合作/ 专业团队/ 一站服务
长按添加小助手微信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查看更多内容

ENT时空
分享耳鼻咽喉领域最新进展、文献指南、病例解析、会议/直播,为有理想的耳鼻喉医生搭建进步的阶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