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四:去趟大刘解乡愁

美体   2024-11-14 19:08   四川  

图|金明、吕春海、刘羽


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四


去趟大刘解乡愁

●江文林(安徽)


文友告诉我,大刘有三牛,去趟大刘可以解乡愁。
金秋十月,我随笔峰文学沙龙文友采风活动(AA制)走进了大刘。
大刘是全椒县西部马厂镇山区下的一个村庄。二二三年大刘村牛塘以南拆迁了二十四户,占全村总户数百分之六十以上,旧大刘村址不复存在。面对即将消失的村庄,有一个叫刘炳江的人筹措资金为村庄建起大刘拆迁纪念碑。此碑立于一株龄逾百年的黄连木前,树冠如巨伞覆盖石碑,碑文是刘炳江先生亲自撰写。
据刘炳江先生介绍,从全椒积善堂刘氏家谱源考,大刘村成于明末,兴于清初,历经四百多年至今。村有百家之姓,地产五谷杂粮;山场嘉树成林,坡坂花果飘香;池塘芦苇莲藕,水下鲤鲫鱼虾;村边鸡鸭鹅兔,圈舍猪牛马羊;堂上佳燕成双,村口犬吠娃狂;邻里互帮互爱,乡亲和睦融洽;老屋炊烟袅袅,百姓生活井然;全村人丁兴旺,人民富足安康。
刘炳江先生的口述碑文,就是一篇村庄简史,也是一部接地气的百姓生活简史。碑文文字不长却字字珠玑,洋洋数百言,直抒对故友的难舍之情和对故园的难离之心。
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深入,对边远分散村庄重新规划,拆迁移民已是常态。我曾经访问妻子插队落户十年的乡村,故地重游看我曾经工作过的农村中学,所到之处不是一片良田就是一片废墟,像大刘村这样为拆迁立下纪念碑的还真是罕见。难怪文友夸奖刘炳江先生:“老刘真牛!”
黑色的大理石纪念碑,浓缩了父老乡亲的乡愁。即使百年以后,他们的子子孙孙只要见到碑文,就会寻到他们的根,找到他们的祖。
证明“老刘真牛”的还有一例,就是在村口建起的“大刘荣誉墙”。不看内容,先看两边的对联就可以知道刘炳江先生的良苦用心。
“题名金榜要感恩父母,平步青云要回报家乡。”如今,“大刘荣誉墙”上镌刻的四十多位基本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大刘子民。上面不但有学校名称、考入年月,还有他们父母亲的大名。让这些甚至连县城都未去过的老实农民第一次登上村级荣誉墙,他们能不激动、能不高兴吗?
“大刘荣誉墙”教育了后学,激励了父母,要知恩图报,要效力家乡。
现在,刘炳江先生进一步完善“大刘荣誉墙”的申报程序和审批程序,不只是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孩子,对有恩于大刘村的乡贤,也可以申报为荣誉村民。
最近,他们根据“大刘荣誉墙”提名规则第十二条的规定,经过“大刘荣誉墙”十三名评委电话交流和面对面勾通,大家一致认为乡贤刘炳国符合“大刘荣誉墙”提名条件,理由如下:
一、乡贤刘炳国一九七八年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编撰大刘田亩册。该田亩册不论大集体还是包产到户,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担任大刘生产队长三年,带领村民致富。
三、先后担任大刘党小组长二十二年,为基层党的建设贡献不小。甘当配角,辅助过大刘七任生产队长,扶上马还送一程。
四、一贯坚持“大刘资源,应由大刘人掌握。”
现在,刘炳国入围“大刘荣誉墙”申报资格正在村里公示。
这种村贤选举把“大刘荣誉墙”申报范围扩大到普通农民,以后对大刘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最让人感动的是,刘炳江先生拿出自家新建的一幢民居改建成“大刘文化书屋”,让村民业余时间有去处、有书读,在“大刘文化书屋”里也可以寻找“诗”和“远方”。
笔峰文学沙龙的文友们不淡定了。他们纷纷出谋划策,规划书屋,捐出图书,布置书房。今年干脆在“大刘文化书屋”挂上了“笔峰文学沙龙户外研学基地”的牌子,不定期在文化书屋举办文学研讨活动。
此时,“文化书屋”内暖意浓浓,文友们爬高上低布置书屋。“文化书屋”外面的一间厨房已经忙碌起来,柴火灶下两个城里来的孩子争先恐后把松毛钗进锅膛,锅膛哄的一声,伸出的火舌映红了两张稚嫩的小脸。锅里的油热起来,鸡、鸭、鱼、肉在油火里翻滚,阵阵香气飘出来,小狗阿黄舔着舌头在书屋和厨房间蹭来蹭去。带着松脂香味的缕缕炊烟,氤氲在书屋的上空。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碗烟火,盛满了乡亲父老的浓情,滋养了釆风文友的身心。炊烟袅袅,鸡鸣犬吠,顽童嬉戏,鹅鸭嘎嘎。这就是家的味道,也是乡愁的味道。



授权书

本人江文林,原创作品《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四:去趟大刘解乡愁》,授权“天府散文”平台独家首发。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与作者相关的系列文章: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一:从“禁白”说起(外一章)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找个理由去包容别人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三:还是厚养薄葬好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四:“篮球、排球、足球”及其他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五:健体、养生要“量体裁衣”因人而异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六:扶,还是不扶?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七:老伙计,炒股,悠着点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八:勿以善小而不为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九:留住城市的记忆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如此“盲道”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一:由“休渔”所想到的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二:求贤若渴与妒贤嫉能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三:话说“负责”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四:暑假办班为何“高烧”不退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五:师者,范也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六:“隐形资助”好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七:谁为中小学教师“减压”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八:重阳与椒陵民俗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九:家访要体现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中小学德育要在“实效性”上下功夫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一:冬至与椒陵民俗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二:农村需要“新农人”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三:春节印记(续)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四:鼠年说鼠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五:牛年话牛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六: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七: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游戏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二十八:虎年话虎
【天府散文·书评】●江玉林(安徽)||勤耕结硕果,笔耘书华章——读《全椒印记》有感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二十九:小城春暖我先知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探索母亲的长寿密钥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立夏与全椒民俗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闲话夏至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一:轻罗小扇扑流萤——话说大暑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二: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话说立秋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三:从“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说起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四:钟声飘过百廿年―――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五:读书遇良师——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二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六:国光楼下的峥嵘岁月——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三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顽童”化蝶赴西游——记安徽省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王茂斌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七:同窗有精英——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四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八:吹尽狂沙始到金——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五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九:最忆是故知——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六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一:抗疫在小城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兔年忆母——仅以此文纪念母亲逝世三周年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三:小城初雪(外一章)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四:在疫情的夹缝中读几本书
【天府散文·专题】“天府六年”【4】江文林(安徽)||“天府”,这六年我们一同走过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五:我家的老邻老居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六:淄博,淄博!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七:却话无邪少年时——写在“六一节”前夕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八:刘训朝和他的快乐盆景园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九:苦夏话纳凉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生活启示录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一:忽有“奎楼”上心头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二:角  色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三:开“疆”拓“土”  砥砺前行——追忆全椒教育、文化的开拓者余建洲先生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四:荷风“蟹”韵入画来(外一章)——朱力先生即将付梓画集《荷·韵》序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五:老屋里的“春晚”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六:春韭吃出好兆头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七:又到椿芽飘香时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八:暮春,我遇见了槐花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九:一眼凝眸永难忘——我与《新滁周报》的故事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阳光照晶禾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一:推窗见绿,转角见园——关注全椒的“口袋公园”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二:荷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三:从泥书架到“五车斋”

●作者简介●
江文林  安徽全椒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全椒县政协第六届委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奎光漫笔》(凤凰传媒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版)、地方文史研究散文集《全椒印记》(黄山书社,2021年版)、《全椒县经济与教育调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中篇小说《渔殇》(文学月报,2018.11期)、短篇小说《责任》获“中国教育报”征文二等奖。现为全椒县作家协会、全椒县憨山大师研究会、全椒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它公众平台过的文章,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每篇(首)文章(诗词)正文不得少于300字,并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个人生活照片(照片用邮箱附件),一律投递到下列邮箱;同时加总编(HHDK9999)和编审微信,便于联系和文字校对。
投稿邮箱:
906117771@qq.com
564107595@qq.com
投稿微信:
906117771
18349819616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审    稿:周联合   冯建华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梁有劳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
点亮“在看”让世界知道您的喜欢

天府散文
用文字点亮生活,用笔墨书写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