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作者提供
跨过鸭绿江——
寻找记忆中的卖花姑娘(下)
●蓝 天(四川)
依依惜别边境小城丹东,我决计奔赴沈阳这座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坐落在这座城市皇姑区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祭奠志愿军英烈。这是我此行的必去之地,这也是我完成30年前与志愿军老兵张老伯的约定。8月上旬的一天,午后3时许我乘坐的丹东到沈阳的列⻋抵达沈阳火⻋站。一下火车,我便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经历台风登陆前的恶劣天气。一走出沈阳火车站,看到我一生中从未看到过的强风暴雨正席卷着沈阳城的景象。天空乌云笼罩,暴雨倾盆而下。午后3点过的天色,竟如夜幕降临。街道两边的商铺灯光与路灯(白天因天气原因临时开灯)相互交错,整个城区如夜晚一般。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出租车和其他社会车辆在雨幕中匆忙地穿梭。我吃力地撑着雨伞,恐慌地拖着沉重的拉杆箱勉强来到指定的打车点。此时,我的衣裤已被淋湿了一多半。来到站外的一个避雨棚,我赶紧掏出手机预订酒店,正值暑期旅游高峰,离我要去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周边的好多酒店都已订满。情急中,我看到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向我走来。了解我来沈阳的目的后,他告诉我他姓赵,是在校大学生,是一名志愿者,他很有礼貌地对我说叫他小赵就可以了。当小赵进一步了解到我独行万里路的采风情况后,关切地说:“老伯伯,您这么大年纪还一个人从四川成都行程万里路来到沈阳采风,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去祭奠英雄,我好感动好感动哟!您有什么困难,我来帮您。”于是我把手机递给他,他轻车熟路地很快帮我预订了酒店、打好了“滴滴”。最后,这位热心的大学生小赵还把我送上“滴滴”出租⻋,分别时还主动加了我的微信并留了他的电话。此时小赵打着伞看我上车坐定后对我说:“老伯伯,您在沈阳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会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帮助。”上了“滴滴”,司机得知我是四川成都人,便好心地提醒我:“到了酒店最好不要外出,就在酒店待着。现在正是台风登陆前的恶劣天气,以防意外。”师傅的反复提醒,更增添了我的恐慌。“滴滴”在暴风雨中穿行,透过车窗我分明看到车轮溅起一尺多高的水花。大约半个小时,我终于到了小赵为我预订的酒店。一位约莫30岁的女服务员领着我来到房间,她特地指着一扇半开着的窗户说:“今天晚上台风要登陆沈阳,等一会儿天黑,你一定要记住关窗户,否则台风登陆后风雨特别大,不关好窗户雨水飘进房间会淹没室内地面。上一次台风登陆期间,这间房间未关好窗户,被雨水淹后还打湿了旅客的物品。”在内陆城市长大的我,哪见过这样的台风登陆前夕的阵势?听着女服务员的一席话和看到眼前这显得有些破旧、只有内窗(窗户外是走廊)的房间,我心里很不踏实。于是,我赶紧给志愿者小赵打电 话,请他帮我另订一家酒店。一番折腾后,下午6时许,我终于坐在沈阳美豪芮丽酒店舒适的房间,静静地看着窗外如注的雨水,一种少有的孤独感涌上心头。此时,我特别思念遥远的家乡和亲人。如果今天不是热心的志愿者小赵的帮助,或许我真的会在台风登陆时漂泊在狂风暴雨之中。但此时,仔细想想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在摄氏零下40多度的恶劣天气下坚守在冰天雪地阵地上的志愿军将士,我吃的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沈阳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它在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穿行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大都市,我不由想起了家乡四川成都的志愿军老兵张老伯,沈阳是他的出生地。据张老伯讲,他的祖籍是山东人,在清朝顺治年间到民国时期近300年,他的曾祖父以上的几代人因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随众多的灾民越过山海关闯关 东来到沈阳求生活。上世纪60年代,张老伯从部队转业后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成都,在东郊国防信箱厂一直干到退休。在此,我们要向当年从东北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成都的沈阳老军工致以崇高的敬礼。经历了一夜的台风登陆的慌乱,次日天气放晴。我漫步在沈阳步行街 ——中街,走过沈阳故宫,走进“9.18”历史博物馆,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在繁华的都市,我找到了历史的痕迹和新时代铿锵的步伐,消除了对台风登陆的恐慌。行走在沈阳的街头,我还依稀地看见大街小巷的零乱。当然,这是我这个内陆城市人的直观感觉。虽然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70余年前那场保家卫国战争的风云犹存。这天,我怀着对远去的这段岁月的追忆和对留在这段岁月中志愿军烈士的敬意,来到坐落在位于沈阳皇姑区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远远望去,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上雕刻的12个金色大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特别醒目,另一座“和平万岁”的纪念碑图案是金色麦穗环绕一只腾飞的和平鸽,给人以深刻启示,这场战争已经远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将会继续。忽然,一阵悲情的哭声从远处的烈士纪念碑传来,我径直走了过去。一位约莫16岁的姑娘,搀扶着一位看上去90来岁的老爷爷,在给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一看便知道这是爷孙俩。老爷爷抽泣着,一边用颤抖的手理着花篮上的绸带,一边抽泣着说:“小李子,72年了,我天天都在想你啊!这么多年来,我的泪水都流干了,现在眼睛也不好使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你为了掩护我,用你的身体挡住了美国鬼子射来的子弹。你牺牲后,我生不如死。若不是我违反纪律冒险去与敌人硬拼,你怎么会牺牲呢?记得刚到朝鲜时我俩还拉过钩,等战争胜利后一起回四川中江看望父母。可是,最终回到家乡却没有了你。我这一辈子,都是在忏悔和思念你中度过的。”目睹着这位志愿军老兵颤颤巍巍祭奠战友的身影,我转过身去,悄悄地抹去脸颊上的泪水。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我的精神得到了洗礼,我的情感在激荡升腾。在“和平万岁”纪念碑前,我邂逅一位广西少年。他和他爸爸妈妈专程从广西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祭奠他的爷爷——一位抗美援朝英雄。在这里,他向我展示了他爷爷当年从朝鲜回国时荣获的奖章。那天,我与小朋友在“和平万岁”纪念碑前,一起合影展示了他爷爷的奖章。我以为,这是当代中国3代人对抗美援朝英雄的最好纪念,是对永远留在过去岁月的抗美援朝英烈最深切的缅怀。在这里,抗美援朝烈士的英灵挟着历史风云从我眼前掠过——上甘岭战役异常的艰苦和悲壮、长津湖战役超越生命极限的拼死抗敌和坚守、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杨根思拉响炸药包冲向敌人、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定》而告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是正义之师狠狠打击来犯者的亮剑之举。这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战争,打出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一个多月的独行万里路步步走来,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从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在河口鸭绿江断桥、在丹东鸭绿江断桥、在中朝边境近距离看朝鲜,再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一帧帧历史图片、一幕幕激昂悲壮保家卫国的战斗情景、一个个追忆和怀念抗美援朝英雄的感人场景,都化作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天中午时分,在如潮的参观者的人流中,我告别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了留言:“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在奋进新征程中努力前行。”跨出纪念馆时,我特意驻足著名作家魏巍为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的题词:“永远不要忘记他们!”我想,魏巍的这一题词表,表达了人民的心声,这是人民对烈士们的最好纪念。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在丹东上河口国门,我久久地回望着祖国辽阔的土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授权书
本人蓝天(郎德辉),原创作品《跨过鸭绿江——寻找记忆中的卖花姑娘(下)》,授权“天府散文”平台独家首发。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作者其他部分文章:
【天府散文·评论】●郎德辉(四川)||一篇散发着浓郁的水文化气息的散文
【天府散文·评论】●郎德辉(四川)||审美感知的一次飞跃——马玉荣散文新作《毕棚沟的雪》赏析
【天府散文·评论】●郎德辉(四川)||浅谈散文《等待飞天的女孩》的审美作用
【天府散文·评论】●郎德辉(四川)||可贵的纯真——马玉荣先生散文新作《我和小伙伴们》赏析
【天府散文·评论】●郎德辉(四川)||回归自然是放飞心灵的情感家园——读马玉荣散文《杨柳场》
【天府散文·评论】●郎德辉(四川)||一部震聋发聩的泣血之作——燕羽《春心》的文本写作与人物塑造赏析
【天府散文】●郎德辉(四川)||永丰之行话振兴
【天府散文】●郎德辉(四川)||雅致园里“耕种”忙
【天府散文·评论】●郎德辉(四川)||乡村美学的散文化呈现——杨菁芝散文《哨楼村的乡村美学》赏析
【天府散文】●蓝 天(四川)||跨过鸭绿江——寻找记忆中的卖花姑娘(上)
【天府散文】●蓝 天(四川)||跨过鸭绿江——寻找记忆中的卖花姑娘(中)
●作者简介●
蓝 天 实名郎德辉,中国法制记者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第三届四川散文奖评委、《当代四川散文大观》第八集编委,副主编,《四川散文》杂志编委。曾在《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青年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星星》诗刊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6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热血的代价》《生命的散步》《红⾊情缘》《遥远的故乡》,著有长篇小说《知青商海沉浮秘史》,编导话剧《血与火中的邓小平》。曾获中国第六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全国“红星杯”征文大赛散文一等奖、四川省广播电视政府奖、四川散文创作奖等。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它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每篇(首)文章(诗词)正文不得少于300字,并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个人生活照片(照片用邮箱附件),一律投递到下列邮箱;同时加总编(HHDK9999)和编审微信,便于联系和进行文字校对。
投稿邮箱:
906117771@qq.com
564107595@qq.com
投稿微信:
906117771
18349819616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审 稿:周联合 冯建华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梁有劳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
点亮“在看”让世界知道您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