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5.1.4)

2025-01-05 07:22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498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5日《人民日报》全部5篇评论文章

01   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启示录⑤

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5日 第 01 版)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绿色低碳发展纵深推进,美丽中国画卷徐徐铺展。”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3046公里生态屏障全面锁边“合龙”;清洁能源供热,让青藏高原上近20万群众住上“暖房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69%,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有“诗和远方”。从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到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再到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既是参与者、见证者,又是获得者、受益者。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在,成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亿万人民不断焕发出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每一个人都是主角”的鲜明论断,揭示的正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内在逻辑。大国工匠张连钢,是山东港口集团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的带头人,以“拼命干不一定干好,不拼命干肯定干不好”的精神带领团队实现软硬件设备全部国产化,并把相关技术推广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北京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80岁的村民梅景田,是全国近7000名长城保护员中的一分子,他们所守护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一份精神的薪火相传。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把全社会创新创造潜能充分激发出来,中国式现代化就拥有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当前,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沟沟坎坎。我们所要创造的复兴伟业,不是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不是鲜花掌声中的坐享其成。唯有凝心聚力、实干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呼唤中华儿女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创新发展的开拓者。

  “我们共同造就了超级工程,超级工程也让我们拥有了人生的高光时刻”,这是参与深中通道建设的工程师的切身感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干事创业的舞台更加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无论是在嫦娥探月等重大工程中,年轻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勇挑重担,还是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中,一大批返乡创业者成长为致富带头人,抑或是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跃升中,无数技能人才凭借精湛技艺实现人生出彩……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们就能在助力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在推动时代进步中展现人生风采。

  从历史深处澎湃而来,向着民族复兴奔涌而去,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呈现出光明灿烂的前景。新的画卷需要我们共同描绘,新的历史需要我们共同开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担时代重任,增强主角意识,满腔热忱投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用汗水和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相信,新征程上,每一个主角向前迈出的每一步,叠加起来就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之势,每一份拼搏奋斗都将汇聚成昂扬奋进的时代洪流!

02   美美与共,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和音)

——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②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5日 第 03 版)

  岁序更替,是回望壮阔来路的时刻,更是擘画前进之道的契机。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重申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展现推动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的智慧与远见,彰显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格局与担当。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根源处有不同文明如何实现和平共处、和合共生的问题。面对不断抬头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思潮,面对因文化文明差异而导致的纷争日益增多,中国坚定不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的智慧抉择。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眼光看待丰富多彩的世界,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理念处理彼此关系,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胸怀憧憬共同未来。一脉相承的文化滋养、思想启迪,让中国在百年变局中坚持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为因应时代挑战汇聚文化文明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源源不竭动力。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推动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努力让世界不同文明如同中国九寨沟的五彩池和秘鲁马拉斯的梯田,虽色彩斑斓、形状各异,但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复信美国友人时,阐述“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更加需要依靠两国人民”;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时,强调“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描绘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蓝图时,始终重视人文交流对话……一次次深入阐释、一次次擘画引领,为文明交流互鉴注入动力,也为破解国与国如何相处、全球性挑战如何应对等难题提供智慧和答案。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我看现在需要‘同球共济’”“推动国际社会以对话化解分歧、以合作超越冲突,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义,为应对时代挑战点亮思想之光。2024年6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成为中国方案为不同文明间消除偏见误解、增进理解信任作出贡献的生动例证。

  实现现代化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命题。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中国同各国不断加强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交流,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里约热内卢峰会上讲述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有“造血”功能的产业,推动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结对子”互助……中国经验引起广泛重视。巴西总统卢拉说,“中国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榜样”。

  从减贫到反腐,从推动共同富裕到建设生态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积累的成功经验日益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公共产品。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第一项就是文明互鉴伙伴行动,双方共同打造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台。“中国愿意同其他国家在共享价值、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分享经验”“非洲和中国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今天,始终致力于同各方加强交流互鉴的中国,日益被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视为发展进步的机遇与希望。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在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国愿携手各国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努力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实现各种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03    人工智能时代怎么教如何学(教育时评)

闫伊乔《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5日 第 06 版)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选择拥抱人工智能。

  “12乘65等于多少?”上海沈家门小学的一堂人工智能课上,学生与智能机器人“小飞”互动,通过指令让它进行计算和移动;借助编程、语音识别等技术,重庆树人景瑞小学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智能声控灯、加湿器、智控风扇等作品……如今,人工智能悄然走进众多中小学课堂,被运用于教师研课、课堂教学等环节。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其纳入人工智能整体发展一体部署推进——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2022年,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包含编程的信息科技课程从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明确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从应用场景开发到实践基地拓展,相关部门“备课”充分,力求上好人工智能这堂课。

  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教育的长远布局。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才无疑是竞争的关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供求比例达1∶10。不断补齐人才短板,是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当务之急。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小学阶段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关键期,引入人工智能教育,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在不同学段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方能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未来人才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时代怎么教、如何学?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比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引入社会力量和资源,提升教学“含智量”,让充满想象力的种子生根发芽。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接纳新技术、新知识,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加强合作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坚守初心。如今,一些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即将上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缩小城乡教育“数字鸿沟”,使得优质教学资源跨越山海、链接内外;设立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很多学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让学生在多元学习活动中,感受科技魅力,促进思维发展……

  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仍是一个新课题,面临挑战。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可能会带来隐私泄露、算法偏见等社会伦理问题及科技伦理风险。为此,要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人工智能教学,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明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边界。

04   不断提升教师亲和力(师说)

张新科《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5日 第 06 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如何赢得学生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涵养品德,进而启迪心灵?亲和力是一个关键因素。

  亲和力来源于师生之间建立的平等关系。教师职业神圣而光荣,是用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用一份爱传递更多爱的工作。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常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情感和行为。同时,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善于做一个倾听者,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注。

  亲和力来源于师生日常的教学互动。教育教学中,怎样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教师时常思考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注重挖掘潜力、发现闪光点,并根据学生的表情、眼神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多地爱上课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能汲取有益营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需求、提升自身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亲和力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以扎实的学识、丰富的经验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就会从心底里认同教师、亲近教师。当学生再次遇到问题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寻求教师的帮助。反之,如果教师功力不足,无法解决学生的疑惑,就可能产生隔阂。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努力向前辈学者、先进榜样看齐,从他们的优秀品质中汲取力量。

  亲和力是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有效途径。期待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亲和力,做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扎根教育岗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本报记者丁雅诵整理)

05   以大美育浸润美好心灵

宋修见《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5日 第 08 版)

  今天,美育已成为教育热点和社会热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重视美育的综合性、整体性功能,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与社会环境,是做好全民美育、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所需,应当形成社会共识与合力。

  美育是提升文明素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0世纪初,蔡元培呼唤以美育的普遍性与超功利性,实现陶养大众情感、培育民众心灵的目标。美育之所以重要,在于其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文化涵养、文明教养,激发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当下,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美育的功能更加凸显。

  美育诉诸情感,作用于心灵,强调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历时性过程。这一属性,决定了只有形成一种能够在日常生活全部场域中都能使人获得审美陶养的整体性社会环境,才能充分发挥美育的独特作用。中华传统美育就是一种包含自然美育、生活美育和艺术人文美育在内的综合性、整体性美育。无论是名门望族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还是文人雅士的携琴访友、江阁远眺等,都具有一种趣味与美感的陶养作用。这种综合性、整体性美育在数千年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崇尚“中和之美”等内涵丰富的美育传统。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一个重要落点就是要重视其综合性、整体性功能的发挥。

  美育综合性、整体性功能的发挥,需要全学科课程教学系统、全过程学校育人系统、全场域社会资源系统实现有机统一,这样才能使“大美之艺”全面渗透日常生活。近年,政府部门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政策,美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艺术实践活动普及等皆取得显著成效。比如,美育课程从传统单一的艺术学科向着艺术人文多学科融合方向发展。像西北工业大学通过建设“陕西省中华美育资源建设研究中心”,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学校美育课程;广东省实施“省级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并规定教师团队中校外成员不少于3名,且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不少于1名,有效推动了区域美育浸润工作的整体协调发展。但从全局来看,建构综合性、整体性大美育机制,需要各地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从教育、文旅等多方面进行整体布局、系统谋划。

  学校美育也正与社会美育融合发展。比如,上海启动“城市美育日”,实施“大美育计划”,推动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以“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美育服务提升市民审美素养和城市艺术品位、文明程度;江苏省成立江苏省学校美育协会,助力美育持续推进。

  美育浸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既需要建构相应机制和环境,又需要持续深入、久久为功。由此,方能使人们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中华民族尽显东方风雅、走向伟大复兴。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