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梁靠谱」
我从创业之后,就比较少去院线看电影了。
一般都是在抖音的解说号,看1.5倍速/2.0倍速的解说,因为节奏快,看得爽。
其中看得次数最多的电影之一,是肖央和谭卓主演的《误杀》。
听说题材是翻拍泰国的,我每次刷到都会停下来看完,有一段时间在洗漱的时候放着点声音,也是这部电影的直播间,主播「挂着电影卖靓号」的那种。
最近我又刷到了这个电影,忽然发现我又有了新的感想。
你说男主李维杰的蒙太奇里,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能复述出他想让对方复述的内容呢?
要说饭店老板娘、酒店工作人员和大巴车的老板还好理解,毕竟是做生意的,那么小女孩、家庭主妇、未成年人、老人等等,也能,这是为什么?
如果同等让这些人去复述一个产品的「参数、具体价格、使用说明」等等,对方是不是还能如此对答如流,过了很长时间还能回忆起来吗?
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这里的关键点是什么?我认为是「场景、情绪、故事」。
比如酒店退房的时候,因为人数多,所以要补差价,酒店的工作人员说李先生有点不高兴,最后我们因为他给酒店维护网络,所以免除了这部分的费用。
比如饭店老板娘,她在男主说老婆做菜没这里好吃的时候,说不要吐槽太太的厨艺,否则,吵架,然后小女孩说,爸爸才不敢跟妈妈吵架呢。
比如另一个餐馆的老板,他说了男主去看了比赛,跟他叙述的时候说了比赛的意外之处,也说了自己没得看,对方去看了然后回来分享。
比如大女儿说,有个拳手赢了比赛之后,激动得哭了。
图 | 电影《误杀》 截图
图 | 电影《误杀》 截图
你看,都有故事,都是场景,都有情绪,于是就能被记住,还能够被传播。
所以我们在做营销的时候也一样。
描述客户有需求和痛点的场景的窘迫,用了这个产品之后的变化,以及情绪和生活状态上的对比。
这些故事才能够影响用户的心智,个人品牌就是「被记住、被喜欢、被付费、被追随」。
很多人觉得广告就是为了让用户买,其实对,但只对了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广告和品牌故事,是为了让用户和用户之间形成「裂变和传播」。
也就是,产品走不了很远,但产品可以乘着故事和情绪等等营销影视,去到更多人那里去,然后更多人关注和购买。
就像蒲公英,一株草没办法通过土地走很远,但蒲公英种子可以被风吹得很远,生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无比强。
所以你悟了吗?
更多营销干货,欢迎关注我的「朋友圈和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