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在健身房练过腿的小伙伴,应该都对倒蹬机不陌生。也称为腿部推蹬机或腿举机,是健身房中常见的力量训练设备之一,主要用于锻炼下肢肌肉,特别是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也有小伙伴开玩笑地把它称为“欺骗机”,因为一般都可以蹬起比深蹲更大的重量。
倒蹬机的具体起源难以考证,但作为现代健身器械的一部分,其设计理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力量训练工具。随着健身行业的不断发展,设计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更广泛的人群和不同的训练需求。
倒蹬机可以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环境来加强腿部肌肉,减少自由重量训练中可能存在的受伤风险。对于一些本来就有腰伤,或动作熟练度不够的新手来说,使用倒蹬机会比直接去练深蹲、硬拉更为高效且安全。
倒蹬机的主要训练肌群
对于大腿前侧股四头肌、臀大肌、腘绳肌、小腿肌群等,都能起到强化训练作用。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并采用渐进式的训练法则,增肌效果并不一定比自由训练差。
倒蹬机的正确训练方式
一般使用倒蹬机训练股四头肌及臀大肌的较多。
选取合适的负重,仰卧在斜板上,保持收腹挺胸沉肩,双手扶住把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踩在踏板上。呼气时伸髋伸膝向上蹬至膝盖微屈的位置(不用完全彻底地伸直),吸气时屈膝缓慢下放至大小腿约90度的位置,然后再次向上蹬起,重复训练动作。
一组训练结束后下拉把手,将踏板完全支撑住后,方可起身离开。
也可以用来训练单侧腿部机器,进行单侧倒蹬训练。
倒蹬机也可以用于小腿训练,以提踵为主。
倒蹬机的不同踏位及变式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疑惑,使用倒蹬机时双脚到底应该放在踏板的什么位置?这正是倒蹬机的灵活之处,不同的踏位侧重的训练肌群不同,具体放在哪里需要因你的训练目标而定。
1、常规踏位:即咱们前文所说的双脚平行与肩同宽,一般处于踏板正中的位置,该踏位会让压力主要集中在大腿前侧股四头肌上,同时臀大肌也会参与发力。
2、较高踏位:在常规踏位的基础上双脚越往上移,腘绳肌的收缩可能越明显,目标肌群主要是大腿后侧的腘绳肌。此外有些腿较长的小伙伴,也更适合采取高踏位。但注意如果踏位过高,也可能会削减运动幅度,影响训练效果。
3、较低踏位:相比常规踏位而言,较低的踏位会更加强化股四头肌近膝关节处,不是非常推荐这样训练,可能会对膝关节位置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但的确也有不少健身老炮儿会采取这种训练方式,目的就是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
4、较宽踏位:踏位在踏板中间,但双脚分开约1.5倍肩宽甚至2倍,同时双脚略微外八确保膝关节处于合理的活动范围。这样的踏位可以让大腿内侧得到更充分拉伸,同时也能更充分地募集并刺激到内收肌和缝匠肌。
5、较窄踏位:约0.5倍肩宽,注意双脚依然是略微外八避免内扣。窄距踏位更侧重股四头肌外侧的刺激。
6、宽+高踏位:在宽踏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再宽、再高一些,用脚后跟抵住踏板,前脚掌悬空。这样的动作形式非常类似“相扑深蹲”,能充分拉伸并激活臀大肌。训练的目标肌群也以臀大肌、内收肌群和腘绳肌为主。
倒蹬机训练的注意事项
①避免膝关节内扣、X腿的现象
很多初学者特别是女生在使用倒蹬机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内扣、呈现x腿的现象,容易给膝关节带来不必要的扭力和侧向压力,增加膝盖受伤的风险。
不止是仰卧蹬腿,其实在所有类型的下肢训练中,都要注意避免膝关节内扣,始终保持膝关节对准脚尖方向。
②避免锁死膝关节
使用倒蹬机器蹬到顶端位置时,如果将膝关节完全锁死甚至出现超伸状况,会使所有负荷都承载在骨骼及关节上。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膝关节微曲,努力保持下肢的肌肉张力去对抗负荷,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刺激肌肉去工作。
③下背部不要离开斜板面
使用倒蹬机进行腿举训练时,一定要确保整个躯干(特别是下背部)稳稳地靠在斜板上,并且在动作中也不要让下背及屁股抬离坐垫。因为腰椎的稳定中立在运动中十分重要,动作中腰椎一直来回屈曲,容易承受不必要的压力而受伤。
也有人使下背部离开斜板面是因为活动度不足,简单理解就是腿部下落到一定位置后下不去了,所以不自觉地产生了骨盆后倾,腰椎屈曲。有这种情况的小伙伴建议在训练时缩短运动行程,或者将脚的位置略低于常规踏位。
以上就是关于倒蹬机的正确训练动作,以及不同踏位锻炼的部位、注意事项等。毕竟每个人的训练经验、实际情况有所区别,还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