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降低也有可能是假性?如何分析处理?

文摘   2024-12-19 23:37   上海  

前言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 在血液中属于最小的细胞。其计数对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临床上,血小板减低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血小板< 100x10^9/L (国际上定义血小板减少为血小板计数< 150×10^9/L,国内一般为< 100×10^9/ L) ,定义为中国人群的血小板减少症。
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先天性、各种疾病与用药等因素,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经常遇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结果远低于真实水平的现象,
因此,在日常检验工作中,遇到血小板数目减少的情况,检验科会第一时间明确血小板是真性减少还是假性减低,以便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精准可靠的检验结果。


哪些因素可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


抗体介导

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最常见原因是抗凝剂EDTA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和血小板卫星现象。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包绕在中性粒细胞周围是血小板卫星现象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并认为是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EDTA)诱导的血小板激活有关,是由于EDTA诱导血小板中的特殊蛋白使血小板发生凝集,从而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临床上这种EDTA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pseudothrombocytopenia,PTCP)被称为EDTA-PTCP,临床发生率约为0.09%-0.21%。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因人而异,解决办法通常是更换试管如肝素抗凝试管采集,再检测。


标本采集问题

采血技术不熟练、穿刺不顺利造成采血时间过长,使组织因子进入血标本中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凝块;
采血后未及时摇匀或颠倒混匀不充分,影响抗凝效果;
抽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不当,造成血小板被稀释或抗凝效果不好等。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采血技术,保证采血量,采血后及时颠倒混匀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体积异常

巨大血小板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当血小板体积出现异常,且以大血小板为主时,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将大血小板误认为了红细胞,造成血小板数量假性减少。

那么,正常血小板形态与大血小板形态区别在哪里?

正常血小板形态:血小板呈小圆形或椭圆形,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约2μm~4μm,淡蓝色或淡紫红色。有细小、分布均匀而相聚或分散于胞质中的紫红色颗粒。多以小堆或成簇分布。新生的幼稚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者体积小。

大血小板形态:直径约4μm~7μm,巨血小板直径>7μm,常为7μm~20μm,也可20μm以上。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脾切除后等。

这种情况下要血常规推片复检,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冷凝集和血脂异常

冷凝集与血脂异常均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

冷凝集素一种自身抗体,低温下可凝聚血小板、红细胞等,也可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高胆固醇及高三酰甘油患者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可使血小板凝固因子的活性相应升高,血小板易发生凝聚,从而产生假性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上应将其保温,然后立即进行血小板计数。


其他

灰色血小板或血小板颗粒缺失;血小板吞噬现象;地高辛、硫酸镁等药物诱导的药源性血小板减少;“三高”患者血由于小板聚集性增高,血管内皮易损,致血小板容易凝集不容易解散等原因,也常导致仪器检测血小板数值偏低。


遇到血小板假性减低该如何正确处理?

1.观察标本状态。颠倒混匀血常规采血管,如果发现肉眼可见的凝块,则可以确定是采血不当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低,检验科会及时联系临床,对患者重新采集标本。

2.如果没有肉眼可见的凝块,那么,便对标本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如果镜下可见凝块或凝丝这种微小凝集的情况,则可能是采血不当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低,检验科会及时联系临床,对患者重新采集标本。如果是冷凝集且血小板有聚集的情况,检验科会对该标本进行温浴后立即上机检测。

3.如果镜下可见血小板呈现小簇、小堆、大片分布或血小板卫星现象时,则为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低,检验科会联系临床医生,开具使用网织红细胞通道的血小板检测;网织红细胞通道采用染色+温浴+振荡技术,可以对聚集的血小板进行解聚集,使血小板重新形成散在分布的状态,从而纠正血小板假性减低,得到接近患者真实水平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我们称这种检验方法为血小板(光学法)。同时,我们会在血常规报告单上备注镜检结果:疑似EDTA假性凝集,阻抗法血小板计数偏低,请以光学法血小板计数为准。

4.有少数情况,如果光学法仍然不能纠正,检验科会及时联系临床,使用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采血管重新采集标本,部分标本也可以得到纠正。同时,我们会在血常规报告单上备注镜检结果:血小板计数可能偏低,请复查血常规时额外采集枸橼酸钠抗凝管(蓝管)并与血常规捆绑送检。

5.如果更换抗凝剂仍然不能纠正,检验科会联系临床或患者,进行床旁采血,在不使用抗凝剂的情况下,30秒内上机检测,在凝血途径触发之初,得以纠正血小板假性减低。

6.如果上述情况仍然不能纠正,那么还可以采取稀释末梢血或血小板手工镜检计数,经过如此缜密完善的流程,即便是遇到血小板假性减低,也可以合理的进行处理与纠正。



来源 | 检验医学,网络整理

编辑 | 肥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小编删除)


往期回顾

2024 SUMMARY


12

临床常用升白药,注射口服中西分类都给你整理在这了!
血液肿瘤患者如何正确补钙?
十二项细胞因子检测!这篇全了!
2024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研究评选投票| 血液领域

星标🌟“梅斯血液新前沿”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梅斯血液新前沿
血液新前沿是梅斯医学子频道,致力于为血液科医生提供科研干货、前沿资讯、研究进展、最新指南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