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是汉武帝身边第一宠臣,为何一夜之间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文摘   2024-11-26 09:30   安徽  

“不享五鼎之食于生,则面临五鼎烹煮于死。”

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主父偃的人生哲学与座右铭。

若以美式俚语转述,即“你要么是餐桌上的贵宾,要么是菜单上的菜品”。

此语与桓温的“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有着相似的意境,均透露出对名利极致追求的贪婪心态。

反映出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实不可取。



1   / subtitle




主父偃,齐国临菑人,出身贫寒,复姓主父,自幼酷爱纵横之术。

成年后,他游历各诸侯国求学,却因儒生的排挤,而未能获得认可。

转机出现在元光元年,大将军卫青推荐了他,并将他的《九事》呈给汉武帝。

由此,主父偃得以被召见并任命为郎中。

此后一年内,他四次晋升,从郎中迅速升至太中大夫,秩比二千石,跻身大汉帝国的决策核心。

主父偃是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者,将个人利益置于首位,缺乏友情与亲情,为求前程不择手段。

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胸有谋略,腹有良策。

正因如此,他在汉武帝面前备受宠信。

当时,汉武帝正在修建茂陵,主父偃建议,将全国各地的豪强家族迁徙至此,既能筹集资金,又能增强长安周边的人口与经济实力,同时削弱地方势力,实现中央集权。

此外,在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并占领河套地区后,主父偃又提议在河套地区建立朔方城,囤积粮食,开垦农田,迁入人口,使之成为抗击匈奴的前沿阵地。

汉武帝的首位皇后陈阿娇被废后,后宫长时间无主。

元朔元年,卫子夫为汉武帝诞下长子刘据。

主父偃随即上书,请求立卫子夫为皇后,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

七年后,刘据被正式册立为太子。

主父偃为博取卫子夫的青睐,刻意接近她。

而他真正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举措,是推行著名的推恩令,此令广为人知,故不详述。

元朔二年,汉武帝委任主父偃为齐国丞相。

上任后,他召集亲朋故旧,抒发感慨。

并宣布,因过往被亲戚忽视、朋友疏远,如今虽位高权重,却不愿接受这种势力的亲情,遂与众人断绝关系,拒绝他们再踏入家门。

这反映了主父偃的冷酷性格,使他缺乏朋友,在遭遇困境时孤立无援。

或许因在齐国受到齐王冷遇,主父偃便以齐王刘次景与其姐通奸之事相要挟。

齐王恐惧重蹈燕王刘定国被处死的覆辙,遂自杀。

此事上报武帝后,主父偃又揭发燕王刘定国与继母、弟媳及三个女儿通奸,致使燕王被武帝处死,封国被撤销。

这一系列行动,进一步提升了主父偃在武帝心中的地位。

但也让他被视为特务般的人物,遭到大臣们的厌恶。



2   / subtitle




主父偃早年历经坎坷,饱受冷眼。

一旦掌握大权,他便试图将昔日所受屈辱加倍回报给他人,表现出睚眦必报的性格。

此外,他还有两个显著缺点:贪污和行事偏激,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得罪了不少人,为日后的悲剧埋下隐患。

由于深受汉武帝信任,许多人纷纷找他办事,以重金贿赂。

主父偃则毫不拒绝,全盘接受。

对于贪污,主父偃早年因贫困而饱受煎熬。

童年时,为求学常向族中叔伯子弟借钱,饱受白眼和嘲讽。

因此,他内心深处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渴望。

一旦为官,特别是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重要人物后,他变得极为贪婪。

主父偃的贪婪已至极点,然而,贪污受贿的行为,本身尚不至于构成死罪。

因此,即便其贪污行为被揭露,最坏的结果也仅是革职,而非斩首。

真正导致其走向绝路的,是他得罪了太多人。

有人曾劝主父偃做事留有余地,为将来留条后路。

但他却回应道:“我游学四十余载,始终未能得志,父母不认我为子,兄弟不接纳我,朋友也疏远我,我已历经无数困苦。大丈夫若生前不能享用五鼎之食,死后便应受五鼎烹煮之刑。如今我已年迈且前路遥远,故而采取极端手段。”——《史记》。

这番话,表达了他因长期贫困而遭受的苦难,以及他因过往经历而采取的极端行为。

主父偃的言行一致,毫无虚伪。

主父偃揭露了齐王的丑闻后,赵王刘彭祖担心他会成为赵国的威胁,于是在他担任齐相期间,派人上书举报他收受诸侯巨额贿赂。

此事,导致许多诸侯子弟因此获封爵位。

汉武帝得知后大为震怒,认为主父偃迫使齐王自杀,于是将他召回长安并投入监狱。

原本,汉武帝不太可能因这类事情处死主父偃,因为他仍有用武之地。

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主父偃入狱后,众多官员开始揭发并弹劾他贪污受贿,这实际上是由于他的人际关系极差。

满朝文武中,竟无一人愿为他开脱。

主父偃虽然承认受贿,但坚决否认逼死齐王。

他希望,通过放弃所有权力来换取全身而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丞相公孙弘却在此时向汉武帝进言:“主父偃不死,天下难以安定!”

简而言之,不惩处主父偃难以平息诸侯王的怒火。

汉武帝观察到,从朝中大臣到丞相,乃至各诸侯王,均对主父偃怀有深重的敌意。

因此,决定将其家族灭门。

这一结局,实则源于主父偃自身的行为。

相较于主父偃,公孙弘显得更为深沉与决绝。

主父偃的才智不容小觑,推恩令及迁茂陵之策,均为卓越的政治手笔。

然而,其人格特质或引发的争议,却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的才华。

本质上,当诸侯王的利益与中央集权发生冲突时,无论何种缘由,主父偃的命运注定是悲剧性的牺牲。

这既是主父偃个人的悲哀,也是西汉政治体系的无奈。

在完成削弱诸侯势力的使命后,主父偃的价值迅速贬值,成为一枚被遗弃的棋子,一个不再被需要的智者。

作为一位策略家,当诸侯国已被削弱殆尽,他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

为了平息诸侯王的愤怒,只能将其诛杀。

------------------------------------------------------------

投稿 | 笔友

编辑 | 粽子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小编说晚安吧!

山水文史
每日跟新不一样的文化潮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