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生:全球化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议程

学术   2024-10-11 20:02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王明生在《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4年第3期发表《从传统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安全观的演变、成就及世界议程》(全文约2.3万字)。

    王明生认为,基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国的安全观经历了由专注于军事和政治安全的传统安全观,到涵盖经济、文化、环境等更多领域安全的非传统安全观,再发展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科学、发展的安全观,全面、整体、系统的安全观,辩证、包容的安全观,人民至上的安全观,全球视野的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超越传统安全观和非传统安全观的局限,综合性地考量传统和非传统的多重安全因素,促进了国家安全事业的巨大发展,推动了国家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拓宽了国家安全理论的研究视野与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议程贡献了中国方案,全球安全倡议则为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国际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
    王明生在文章中指出,当今世界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安全视野拓展到国际安全、全球安全乃至人类安全,体现了世界眼光和全球战略思想。近年来,习近平相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等系列倡议。这些理念和倡议的提出,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全球安全,具有重要的普遍价值和世界意义。

    面对急剧动荡、有着失序风险的人类社会,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处理好国家安全时代特性和国际社会普遍安全共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问题;国家安全要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而全球安全倡议则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目标有了更加具体而明确的可操作方案,也使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议程更加明晰。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议程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议程,是为以往的国家安全理念注入新的中国智慧,反映了中国对于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如何平衡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如何应对并引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时代性议题等的探索方向。

    (一)为传统的全球治理注入新智慧

    国家安全与国家相伴相生,其理念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视角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理念,并明确指出:“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深具影响的国际理念正式写入联合国的决议中,显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强。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传统的全球治理带来了创新性的中国智慧。这一理念超越了零和博弈和狭隘的国家中心主义,主张世界各国应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应对包括传统安全威胁(如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在内的各类全球性挑战。具体来说,中国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注重内外兼顾、综合施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合作与改革,强调国际合作与多边机制的重要性,以实现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国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迅速公开疫情信息,加强国际合作,向全球分享疫情防控经验,提供物资和技术援助,充分展现了中国对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应对。

    (二)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新视角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视野,全球视野的安全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体现。它着重强调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倡导通过合作与对话解决国际争端和问题,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其一,强调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东亚峰会为例,各国领导人在此平台上共同讨论地区安全问题,有助于东亚各国超越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关系。其二,倡导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这有助于避免国家间战争和冲突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其三,强调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在关注传统安全问题如军事和政治安全的同时,也要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如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通过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安全威胁,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以应对,可以更好地保障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三)为人类未来图景树立新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它倡导全球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着重强调开放性与包容性、公平与正义,推崇和谐相处、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以及紧密的团结与协作,提出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建设为总体框架,体现了对历史视野的再拓展和思想内涵的再深化,为人类未来锚定了更明确的目标,描绘了更清晰的图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了局限性的国家利益纷争与地域文化分歧,它以命运共同体为基石,秉持共同的价值观,尊重并包容文化的多元性。通过世界各国人民的通力合作与共同治理,携手合作以达成人类社会的安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二、全球安全倡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际共同安全实践路径

    当今世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的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和治理赤字愈发凸显,国际安全形势愈发错综复杂。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共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构建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务之急,没有安全、没有持久的安全,就没有人民福祉,就没有世界和平发展,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前途。在2022年4月21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在主题发言中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继“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之后,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伟大的时代呼唤着宏大的格局,而宏大的格局又需要宽广的胸怀作为支撑。面对“世界应秉持何种安全理念、各国如何共同保障安全”这一时代的重大命题,习近平以大国领袖的卓越智慧与深邃思考,敏锐地洞察国际局势的演变,积极探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世界安全问题提供新的解答思路。全球安全倡议凝练了维护世界和平的核心思想与主张的精华,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于构建普遍安全世界的热切期待。

    全球安全倡议不仅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际安全领域的自然延伸,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追求国际共同安全目标上的具体呈现。它不仅着眼于现阶段人类安全所面临的紧迫性挑战,更从全球安全治理的长远视角出发,寻求维护世界和平的长久之道;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全世界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2023年2月21日中国政府正式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从背景、核心理念与原则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中方在全球安全倡议的框架下开展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的安全合作的重点方向,以及合作平台和机制。

    (一)核心理念和原则: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

    《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详细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实践主张。全球安全倡议着重强调了“六个坚持”的深远内涵,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全球安全倡议将中国国家安全与大国外交理念进行“两个结合”,以国内发展与国际安全“两个大局”为立足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想”相融合,同时全面考虑和平与发展“两件大事”,并内在地包含了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目标”的基本特征。

    (二) 重点合作方向:互补互促国际安全合作

    全球安全倡议明确提出,在倡议框架下开展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的双多边安全合作,积极推进安全理念对接和利益共融,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第59次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在“中国专场”发表了主旨讲话。他强调,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更是时代发展前进的正确方向。为了世界更安全,各国要回归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提供更系统的思路,更可行的举措。

    针对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给出了二十条具体方案。在实践中,中国身体力行,始终坚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通过劝和促谈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致力于维护全球的安全与稳定。当前,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巴以冲突愈演愈烈,朝韩对立日益加剧。全球安全倡议为有效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全面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对于推动俄乌达成和平协议,解决巴以冲突,缓和朝鲜半岛的对立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全球安全倡议以捍卫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安全为出发点,强调世界各国安全紧密相连,倡导以相对安全理念取代绝对安全理念,以共同安全理念替代独享安全观念,推动世界各国团结合作,互补互促,以实现长治久安,构建一个公平、正义且共建、共享的全球安全环境。

    (三) 合作平台和机制:利用国际组织机制汇聚应对安全挑战共识

    当前,国际安全格局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冲击了原有的全球与地区安全框架,更为创新性地构建新的安全架构提供了契机。然而,新安全架构的建设及其界定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必将充满竞争与挑战。全球安全倡议致力于打破国际安全互动的结构性桎梏,开创崭新的互动契机,并以创新的活力和战略性表述引领国际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它以问题为导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明确阐述了对普遍安全议题的立场与承诺,又凸显了对地区安全热点问题的深切关注。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利用联合国及其他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等平台,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等相关机制作用,通过充分利用或规划、创设新的诸如全球性安全论坛合作机制与平台,期望促进世界各国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世界。

    三、中国推进国际安全的实践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一直致力于构建和平的国际安全环境。其具体实践有:

    (一)注重践行国际安全合作价值

    自2022年4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表示支持,近70个国家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和挑战时,我国积极倡导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地区和全球合作倡议和方案。通过推动务实合作措施的落实,我国以实际行动回应了非传统安全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需求,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维护国家利益,冷静处理争端

近年来,在南海、台湾等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在严正申明自己的立场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尽力寻求以对话沟通的方式缓解紧张、消除矛盾、避免冲突,很好地落实了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了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三)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

    中国在和其他国家开展安全合作的同时,主动参与全球安全问题的处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沙特和伊朗这两个曾经长期对立的国家在北京达成和解并同意复交,并赞赏和感谢中国领导人和政府的推动。这一“世纪和解”既是对话与和平的胜利,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在俄乌局势和巴以冲突日趋紧张之际,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和平的立场上,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整个事件,坚决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推动和平对话与谈判,反对任何可能激化矛盾的行为,致力于防止冲突升级和人道主义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努力构建欧洲与亚欧大陆持久和平的稳定架构,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贡献中国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之中。此刻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势不可挡。这一历史进程既充满了希望和潜力,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妥善平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积极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更有力的行动,不断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向前发展。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提高国家安全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应当全面强化自身国家安全并努力维护国际安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提供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联合主办




本微信公众号所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微信公众号

分享战略性、创新性、专业性研究成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本刊由国发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南京大学联合主办。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2022)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23-202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RCCSE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