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工创业2周年:30岁,为梦想从新出发

文摘   财经   2024-05-18 22:32   四川  

此刻,坐在从宁波回成都的飞机上。最近三天,在常州、宁波出差,采访3家企业创始人。刚好有2个小时,思考总结创业2年来的经验教训,给广大关注、关心和支持黄工的朋友,做些汇报。

2022年5月18,拿到营业执照,正式开始创业。为何创业?创业做啥?怎么挣钱?未来去哪?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也督促我不断探索,寻求解决办法。

2年前,写过一篇阶段总结文章,《致青春:28岁的IVD打工人》。现在回看,多少有些年轻气盛不自知。这些想法和规划,显得有些稚嫩、浅显。后来又写了一篇关于创业构想的文章,《黄工面向未来的11个创业构想》。更多是谈,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事。下边,就上述四个问题,做些回顾和总结。



(一)为何创业?



创业在于探索人生,找寻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自毕业到创业前的6年里,修过铁路,当过秘书,干过猎头。职业不同、工种不同,但最喜欢的,还是文字工作。10年前上大学时,在校学生会做副主席,就对文字和秘书感兴趣。那会特别喜欢看《秘书工作》,这是一本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编的杂志。文字工作,贯穿了大学和工作的12年。这辈子,应该是离不开文字了。


另外,我对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蛮有研究兴趣。我认为,不管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它们内部会有一套运行的规则。搞懂规则,观察系统内各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能帮助我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综合来讲,我创业的目的,就是用文字和数据做载体,对一定领域和层面的事物做研究,找出内在的规律。


2020年从央企离职后,选择做猎头,接触到了IVD行业。猎头期间开了公众号,目的是发职位,但收效甚微。1年半后,我认为自媒体更符合我的职业选择,便毅然决然裸辞从0开始。那会很迷茫,对猎头、对IVD行业,知之半解。但内心告诉我,要想在一个行业或职业里,取得重大成就,得到大家认可,必须深耕其中,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像百年大树,根扎的足够深,才能抵抗每年的狂风暴雨,在未来枝繁叶茂。在一个行业扎地足够深,才能抵抗周期长期发展。



(二)创业做啥?



再三思考,我决定在IVD产业深耕。要深耕一个产业,就必须对产业链有清晰了解。产业上中下游是什么,都有哪些企业?各企业做什么产品,卖给谁?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用到哪些技术?产业是如何发展,走到今天的?等等。一系列关于产业研究的问题。这两年主要基于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做了三件事:


  • 汇编了一本书《中国IVD产业企业名录》,收录3400家企业。

  • 做了一些调研,形成了《IVD仪器产业技术市场分析报告》。

  • 大量系统性学习,总结提炼了一个《IVD产业分析框架》。



(三)怎么挣钱?



本质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解决问题。在过程中,创造价值,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收取一定的报酬。创业第一年,主要靠两个知识星球的付费会员,销售一定的报告,获取收入。这当然也是杯水车薪,勉强养活自己。创业第二年,写了些研究文章,接了些企业软文和调研报告,情况有所好转。


两个知识星球,付费会员接近500人。一个是,IVD仪器研究社,现有近280人,主要面向研发工程师、零配件供应商、采购供应链和产品经理等,研究IVD仪器技术、研发和市场,资料主要是技术报告、开发图纸等。另一个是,黄工IVD圈子,现有近220人,主要面向产业内中高层,研究试剂、原料、耗材和临床等,信息和资料主要是,战略和市场报告、医保和临床项目,还有一些数据和黄工的研究报告。星球,是一个收集资料的渠道,也是一个督促我持续且广泛做研究,涉猎产业方方面面,最终达成目标的重要工具。



(四)未来去哪?



未来很远,最核心的,还是要持续观察和研究IVD产业,输出一系列文章和报告,提升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起码要再花三到五年时间。我认为,这完全值得。护城河及壁垒,就是这样慢慢锻炼出来的。当你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久久为功做一件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最近半年,采访了10多位创始人。这些企业家,很多都是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维度,来度量自己的人生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在精耕细作一件事。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耐心,这样的执着,值得我学习和跟随。终其一生做成一件大事,在退休时回忆过往,不留遗憾就足够了。


在未来三到五年,有几件事是要坚定做的:


一,黄工专访。采访几十到上百家,汇编形成《黄工IVD访谈录》,编辑出版。这是今年的首要工作。

二,市场研究。继续对IVD仪器、试剂和耗材,做行业和市场研究,编写报告。

三,战略和并购研究。用财务数据,贯穿研究的全过程。

四,风云人物研究。上市公司创始人,或产业代表人物。

五,医保和临床检验研究。基于病种做些课题研究。

六,全球IVD产业史研究。

七,全球IVD产业企业名录整理。


道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就像这两天在江浙沪采访的三位企业家。宁波鸿鼎医疗的严总,30余年如一日,在持续研究改性塑料,研发生产一次性医用实验室耗材。常州精匠诊断的楚博,20余年如一日,在持续研究血液检验技术和血液分析仪的改造和精进,解决那些未被解决的高价值临床问题。常州星纯生物的杨总,10余年如一日,在生命科学工具和原料上,研发探索、持续迭代。这些都是眼前能看到的标杆和榜样,启发着我不断向前,不断努力。明年同日,创业3周年之际,再做总结回顾。

最后,感谢一路以来,关心、支持黄工创业的各位朋友!

这是第 111 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 k

黄工 | 文  关注IVD研究社  ID:IVDYJS


— END —

声明:本文所引用的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资料,IVD研究社不保证其准确性与完整性。IVD研究社对使用本文内容造成的任何损失不负任何责任,请仔细辨析。本文涉及一些医疗相关内容,阅读者如有相关问题请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文中内容不作为医疗建议。

IVD研究社
观察研究IVD产业,主编黄工。 分析产业数据,探索未来走势。 欢迎IVD朋友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