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卖掉的股票都涨了,拿着的却一直亏?

文摘   2024-05-11 22:45   上海  


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

一只股票,88 块钱买的,跌到 78,舍不得卖。

因为成本价 88,觉得不甘心,要等回本再卖。

结果股价继续跌,来到了 68 ,心想着 78 都没卖,更是不甘心……

就这样,股价一路跌到 44 ,回本遥遥无期。

78 的时候被 88 锚住。

68 的时候被 78 锚住。

58 的时候被 68 锚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锚定,一路不甘心。

这就是为什么连续暴跌的时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鸡,丧失操作能力。

而当股价开始反弹的时候如梦初醒,纷纷挥刀割肉。

因为一反弹,股价容易达到之前锚定住的位置,于是就很有割肉的冲动。


-----------


更有甚者,在股价下跌初期,会补仓降低平均持有成本。

不少价值投资者投资一支股票的过程是这样的:

看到有人推荐的公司的增长逻辑,对其行业、产品、竞争对手、客户进行了一番详细研究,再用财务报表进行验证,发现公司确实不错,只是估值太高,股价处于高位,先放进自选股池中继续等候时机。

等啊等,几个月后,忽然某天发现,不知不觉中,这个股票已经从最高点调整了20%了,估值也有些合理了。于是开始在“底部”尝试性建仓,当然,仓位是很谨慎的,也就是一两成。

买入后,又盘整了几天,又向下破位了,两天又跌了10%。

投资者有点慌了,重新看了一遍近期的研报,再去雪球转了一转,跟股友聊一聊,发现公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空。

此刻,伟大的价值投资大师灵魂附体,投资者坚决地加到了重仓。

大部分价值投资者的“滑铁卢”正是此类市场形象良好的成长股,而且介入点位往往已经下跌了30%以上,估值相对合理的“安全区域”,才敢重仓出手,然后重仓深套。

这样的错误,每次复盘都要总结经验教训,但下一次还是会继续犯,这正是行为金融学中总结的人的偏差行为。


---------------‍‍‍


更诡异的地方还在于:

假如买入一只股票后上涨了,故事会变得截然不同。‍‍‍‍‍‍‍‍‍‍‍

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

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



这张图左边的问题是涨的时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润就想立刻卖出锁定。

这张图右边的问题是跌的时候无法接受以亏损状态卖出,由于缺乏舱位管理,很快就处于满仓死扛的状态。

这其实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交易心理,左边的决定了你最多只能在股市里赚点小钱;右边的决定了你迟早会在股市里亏成狗。

很多人都听说过让利润奔跑,截断亏损这句话,讲讲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金融行为学里讲过,散户对踏空的忍耐能力是亏损的2倍,意思是你踏空2万块钱的痛苦,和亏损1万块钱的痛苦是一样的,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却喜欢和亏损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为人本能地会选择痛苦更少的那种选择。

大部分人都买到过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没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静的想想自己过往的经历,再来判断一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


上面讲的几种投资者行为偏误,在行为经济学当中有两个专业名词,叫做「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



「锚定效应」最早由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1970年代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

在其中一个著名的实验中,研究者让参与者观察一个转盘,转盘上的数字范围从0到100。然后,参与者被要求估计联合国非洲国家的数量占联合国总成员国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显示,当转盘停在较高的数字时,参与者给出的估计值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这表明,即使是完全不相关的数字也能成为决策时的“锚”,影响人们的判断。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进行判断或决策时,会受到先前给出或暗示的某个参考值(即锚)的影响,从而导致对后续信息的评估或调整不足。

锚定效应会导致人们在做决策时不自觉地受最初所获得的信息影响,从而产生判断偏差。

在投资领域,锚定效应表现为投资者对某个股票或市场的历史价格、平均价格、最高价格、最低价格等过分依赖或追随,而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如公司的基本面、市场的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环境等。

例如,如果一个股票曾经达到过100元的最高价,那么当它跌到80元时,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它已经很便宜了,而忽略了它可能还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反之,如果一个股票曾经跌到过10元的最低价,那么当它涨到20元时,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它已经很贵了,而忽略了它可能还有进一步上涨的潜力。



还拿药明康德的案例来说,我朋友当初买入时,因为这只股票最高到过188,且医药行业已经在底部很久了,就觉得 88 是一个合理的入手价格。

但买入后股价继续暴跌,很大原因是因为中美关系变化导致。此时买入逻辑就已经变了,但我朋友继续被成本价 88 元锚住。

此时可以问自己:假如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愿意用 44 块钱买这只股票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说明这只股票的基本面、市场环境、宏观经济都变了,那就不应该继续锚住成本价,而是应该基于当下的情况,理性客观分析后,重新作出决策。


----------------



框架效应也是一种认知偏差,它揭示了表达方式如何影响了我们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件事,倾听者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进而做出截然相反的决策。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发现了这个能影响决策的效应。


他在1981年做过一个经典实验。

假设美国正在为亚洲即将爆发的一场疾病做准备,这场疾病可能导致600人丧生,如何与这场疾病做斗争,这里有两套方案,假设对每种方案的结果进行科学估计,如下:


情景1:生存框架方案

方案A:能够挽救200人的生命;

方案B:有1/3的概率挽回600人的生命。


你会支持哪一个方案?

卡尼曼发现,在这个框架下回答问题的人,72%的人会选择方案A,大家会倾向于规避风险。


如果改变问题的框架呢?


他们给了另外一组调查对象同样的问题,只是改变了对方案结果的描述:


情景2:死亡框架

方案C:400人会全部死亡;

方案D:有1/3的概率没有人死亡。

结果78%的人选择了方案D,他们更愿意赌一赌,而不愿意接受400人死亡。

实际上,情景一和情景二的方案是一样的,但描述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以获利的方式提问时,人们倾向于避免风险;当以损失的方式提问时,人们倾向于冒风险。

框架效应反映了人们对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评价,这是前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运用到投资当中,框架效应表现为:

当投资者盈利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时,为了避免价格下跌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回避而做出获利了结的行为。

当投资者出现亏损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为避免立刻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

这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

再复习一下这张图,是不是对于散户买股票的必然结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


「三分投,七分顾」之所以成为投顾行业共识,就是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投资者的行为偏误会对投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较于寻找一个特别拉风的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更需要的或许是一位能在开始投资后不断陪伴他、帮他管住手的投资顾问。‍‍‍‍‍‍‍‍‍‍‍‍‍‍‍‍‍‍‍‍‍‍‍‍‍‍‍‍‍‍‍‍‍‍‍‍‍

买方投顾真正的价值,或许要在服务开始后,才能慢慢体现出来。‍‍‍‍‍‍‍

这是一份能让我和委托人共同体验到「低开高走」的职业。

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老朋友 Ella

2024 年 5 月 11 日

怡人时间
用正念,传递正知正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