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治愈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与研究的难点与热点。
现有的核苷(酸)类似物(NAs)可持续抑制HBV DNA,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单药或联用NAs的治疗方案的功能性治愈率还不能达到医生和患者期望的效果。
新机制HBV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尤其小核酸新药,为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带来突破性进展。
如何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提高乙肝功能性治愈率?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侯金林教授为通信作者,在《中华肝脏病杂志》预发表文章《走向乙肝功能性治愈的HBsAg轨迹及关键分水岭》。
文章基于一项新型的、精准的乙肝功能性治愈预测模型(GOLDEN评分),详细分析了HBsAg水平的变化轨迹,并提出了两个关键的HBsAg水平分水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指导。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乙型肝炎患者的个性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未来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研发指明了方向。
点击查看详细解释
点击查看详细解释
HBsAg水平在100 IU/ml,是乙肝免疫控制的关键分水岭
概括文中大意:
对于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的患者,如果HBsAg水平低于100 IU/ml,这部分患者在停药后有更高的HBsAg自然转阴率,即有更大的可能性实现功能性治愈。
HBsAg<100 IU/ml的患者,他们对于探索新型免疫调节药物的机制与疗效可能更为合适。有研究表明,有限疗程的小核酸类新药治疗停药后24~48周仍然有38%~60%患者可远期维持HBsAg<100 IU/ml。
HBsAg水平在1 000 IU/ml,是治疗优势人群的关键分水岭
概括文中大意:
对于NAs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高于1 000 IU/ml的患者,停药1年的HBV复发率达70%,表明NAs的有限疗程策略可能不适用于这部分人群。
有研究表明,NAs长期治疗后有过半乙肝患者的HBsAg<1 000 IU/ml,是新型小核酸药物治疗的重要人群。
HBsAg≤1 000 IU/ml人群应用有限疗程新药的疗效更佳,常被作为新药治疗探索的优势人群。
当前唯一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小核酸新药GSK3228836(Bepirovirsen 贝匹维森),有望成为慢乙肝变革性的治疗新选择。
Bepirovirsen是一种靶向全部HBV mRNA的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它可以通过三重机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首先,能够特异性识别HBV RNA,通过募集肝脏自身的酶将HBV RNA降解成无活性形式并将其清除,从而减少病毒蛋白包括病毒抗原(HBsAg)的表达。
精准打击:撕碎“操作手册”(HBV RNA),阻止病毒零件制造
其次,HBV RNA水平的降低同时能够降低整体病毒的DNA水平,抑制病毒复制。
切断后援:病毒DNA减少,无法召集更多的同伙
此外,可能通过激活肝非实质细胞中的TLR8等机制,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宿主功能耗竭的HBV特异性免疫得以恢复。
唤醒“战士”:报告,TLR8 已锁定对象,免疫细胞快起来给我打病毒!
在临床试验中,Bepirovirsen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基线HBsAg水平≤1 000 IU/ml的患者中,治疗后HBsAg转阴率较高。
Bepirovirsen作为一种新型小核酸药物,在乙型肝炎治疗领域显示出较大的潜力,其研发进度表明该药物可能成为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通常来讲,一种药物从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到最终获批上市供患者使用,这个过程的时间长度取决于试验进度、数据分析、生产准备、市场准入和报销等多方因素,可能需要2到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每种药物的情况都不同。
对于患者来说,最好的做法是与医生保持沟通,了解最新的药物研发进展和可能的治疗选项。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肝博士
获取更多权威肝病诊疗内容
星标“肝博士”,不错过每次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