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安乐行品》中说:“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B痛,颜色鲜白,不生贫穷、卑贱丑陋。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恶骂,口则闭塞。游行无畏,如师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读法华经之人,无忧愁烦恼,身心健康安乐。能感得样貌端正,不会受贫穷丑陋之报。由于法华经的感召力,天上的童子,也会甘愿下来当使者。
比如昨天提到的,唐时的道宣律师,感得天人送供,不仅是因为他戒行精严,跟他受持法华经也是有关系的。他十六岁就开始诵法华经了,并且弘扬法华经。《法华经弘传序》就是道宣律师所作。
还有齐时的释弘明,持戒精严,平时专诵法华经,修行禅定,六时礼忏。每天早晨,家中的净瓶就会自动盈满,实际上就是天童下来给使的原因。
又有僧人法常,一心诵法华经,不喜人间,经常参游山林。后来隐居在白鹿山,昼夜诵经。感得天童下来侍奉,饿了饮食会自然现前。
因为有护法神护持的缘故,所以受持读诵法华经之人,刀杖不能加,蛊毒不能害,不管到哪里,都像狮子王一样无所畏惧,智慧之光明如同太阳般炽盛。
法华经功德巍巍,受持弘扬此经之人,乃是如来的使者。《法华经法师品》:“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
所以毁谤受持弘扬法华经之人,罪很重。《法华经法师品》:“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以前慈门寺有位孝慈禅师,以修苦行、乞食为业,穿粪扫衣,六时礼忏,也经常随缘教化众生。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应该说是很有“修行”了。但是这个禅师不认可诵经,说诵经会下十方阿鼻地狱。
一次这位禅师在岐州讲法,当时有位持法华经的在家女居士,她劝有缘之人一起诵法华经。孝慈禅师就对她们说:“你们诵法华经不合适,以后要下地狱,赶紧弃舍,不要再诵了。”当时有些女居士听了禅师的话,就放弃诵经。
为首的女居士听后也不生气。她在大斋日万人聚会之时,烧香发誓说:“如果我诵持法华经不称佛意,愿身染恶病,令大家都知道这是我持法华经的罪报,也愿生身就下阿鼻地狱,令大众看到。如果我持法华经称顺佛意,愿禅师也立即受报。”
女居士刚发完誓,就有护法神鞭打孝慈禅师,他想说话却不能张口。西高座上唱集录之人也成了哑巴,其中有五个老禅修也无法张口说话。当初那些被蛊惑放弃读诵法华经之人,通通恢复诵经,而且比之前倍加精进。
为什么一位在家居士,他的法力却能超过出家的大禅师?能惩戒出家人?
因为受持弘扬法华经之人,乃是如来的使者。虽然现的是居士身,但是本地上却是菩萨。所以就算是出家人,也不可以轻贱障碍他,否则一样受报。
华严经也是一样。能受持弘扬华严经的,多是法身菩萨再来。修持此经之人,有无量善神守护,堪受人天供养。你千万别去嚼他的舌根,说他的是非,否则罪过很大。
反正能修法华经和华严经的,都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