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视觉中国 图)
学医的长学制对很多高中毕业生来说,无异于一场“豪赌”。
撰文 | 毛毛
编辑|沈佳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临床医学在2024年高考后再度成为志愿填报热度榜的第一。但是学医之路,道阻且长,医学本科是5年起步,而现在要进三甲医院,往往需要硕士、博士学历。此外,医学生还要到国家遴选的培训基地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
如此漫长的求学生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下来的。如今,学医之后的可能性比想象的要多。
越来越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医学+”专业的发展路径,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在医学教育上略显年轻的清华大学称得上是国内第一批“吃螃蟹”的高校。2009年,他们率先提出了“医师科学家”的培养目标,创立了医学药学实验班(以下简称医学实验班)。清华大学为这个班制定了独特的“3+2+3”的八年制培养计划,其中前3年是在清华大学完成基础学习,而后是两年的海外科研,最后3年则侧重于临床。
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项目里有人一路走了下来,成了行业精英,也有人离开,转换赛道,开辟新的人生道路。而他们的经历可以给未来想要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一些参考。
放弃保送,也要进“黄埔医药班”
“如果清华医学实验班不录取我,我就不会学医了。”2013级学生徐谦说。
在进入实验班之前,他没有学医志向,一心奔着化工专业努力。偶然间他得知了这个项目,对这个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产生了兴趣,决定亲身经历一番。
2009年,在时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和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一公的推动下,清华大学创立了“清华医学药学实验班”。施一公认为,这种以“小而精”为特色、以培养医师科学家为目标的医学药学实验班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首创,可以算得上是清华的“黄埔医药班”。
“作为中国顶尖大学的清华很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完备医学院。”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陆一说,“医学实验班就是清华大学的关键一跃。”她曾带领学生对医生实验班进行跟踪调研,并写成《造就医师科学家》一 书。
陆一介绍,中国的医学学制复杂,类别繁多,至少存在七大类:三年制专科、五年制本科、六年制留学生本科、七年一贯制硕士(本硕连读)、“5(本科)+3(硕士)”硕士、八年制一贯制博士(本硕博连读)、“5(本科)+3(硕士)+3(博士)”博士。
陆一说,“最初我们的医学教育是为了快速培养出能看病的医生,强调临床方面的胜任性”。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国内的医生晋升体系中,科研论文始终是无法避开的话题,与职称、薪酬挂钩,甚至引发过“唯论文”“SCI至上”的热议。
“医师科学家”是对新需求的回应,意味着学生既可以成为医生,同时可以兼顾科研,而且是基础研究。
“清华大学显然是国内第一批引入这一概念的,”陆一说,“并且拿出了中国特色的方案去扎扎实实地做了出 来。”
在她看来,清华医学实验班强调的“科研”更着力培养的是一种基础研究思维。“很多时候,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要设法和临床医生达成合作是很不容易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就不一样,但医学的重大突破恰恰离不开这种跨域合作。而实验班的教学设法将科研意识内置在医学生脑中,他们同时拥有了两套思维体系,能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
医学实验班2013级学生赵嘉恒从小对生物特别感兴趣,高三时了解到这个项目非常兴奋,觉得找到了一个契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特殊专业培养计划。“它能满足我和人打交道的愿望,未来我可以成为一名医生;同时我又不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这个项目强调对医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两年纯粹的科研训练,又能符合我的兴趣做生物科学研究,毕竟医学和生物在学科上是有相似性的。”
“3+2+3”模式也是赵嘉恒理想中的培养方案,可以在清华上基础课程,还能出国交流,完成部分科研工作,还能去协和医学院进行3年的临床学习。
所以高考时,赵嘉恒原本可以以竞赛成绩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但不能进医学实验班。于是,她毅然决定放弃保送参加高考。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陆一。
不唯一的选择
但是学医的长学制对很多高中毕业生来说,无异于一场“豪赌”。在八年一贯制模式下,更是如此。
是否能够胜任学习的重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学医?能否真能用所学实现抱负?
一切悬而未决。
如果选择中途退出,可能的情况是:没有学位证书,一切从头再来。如此高昂的沉没成本是很多学生无法承受之重。
“他们都是能力很强、分数很高的学生。世界才刚刚在他们面前展开,要下决心接下来8年去学医是挺不容易的,”陆一说,“所以在机制上要留有可调整、退出的空间。”
在清华大学医学生的培养制度中,会尽量开放二次选拔、转专业等渠道,帮助学生转向自己更适合的领域。
在上完3年医学课程后,周舟还是决定离开医学实验班。
医学实验班的课程安排紧凑,需要兼顾通识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头3年几乎没有寒暑假。对学习节奏的不适应,周舟尚能克服,动物实验则是她难以跨越的障碍。
在一遍遍反复自问“是否愿意在未来从事医学相关职业”,都得到明确的否定答案后,周舟决定退出。
她记得,整个转专业的过程中,老师给予了很多支持与帮助,多次与她深谈,分享彼此的想法,并最终尊重她的选择。转到生物专业毕业后,周舟留在了清华大学从事思政教育工作。
还有来自衡水中学的岳成鹿,他走上学医道路完全是因为爸妈和亲戚们觉得当医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进入医学实验班后,他渐渐发现自己对偏工科的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再三,他在大二下学期转到了化工系。
如果说学医是座“围城”,有人要出来,也有人想进去。
2017级学生张博涵就是在大二时才叩响了那道门。
四川籍学生张博涵是汶川大地震灾害的亲历者。这也让他很早就坚定了要学医的念头。但在父母的强硬要求下,他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写代码的日子对他来说非常煎熬。尽管专业成绩相当不错,他却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每天被各种专业作业拖着走”“代码基本都要拖到最后来写”……
张博涵辗转去听各个医学和生物学讲座,提前修读医学实验班课程,终于通过了二次选拔的笔试和面试,转入医学实验班。由于医学实验班课程内容及学制要求,他还必须降一级,重读大一,补修必要的基础课程。
可在张博涵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你所经历的所有事情,回过头来看其实都是一种财富。”
有人觉得8年是个有着太多变数的赌局,也有人觉得,8年的时间拿来认识自我只是刚好够用。
在医学实验班,学生们有相对充分的时间做选择。
除了极少数学生因成绩不合格或没通过面试,医学实验班每一届学生大多能通过一系列评审,去国外院校完成两年的科研课程。至于想要进行科研的方向,也有很大的自主性。
这种临床与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培养方案意味着给了学生更多职业选择。毕业后,他们不仅可以成为临床医生,也能在基础科研领域继续深耕。
填报医学实验班时,李佳宜有学医意向,但也不是“非学医不可”。正如她所言,“医学实验班给了我不唯一的选择。我不会框定自己一定要做医生。我有更多的选择,未来谁又能知道呢?”
施一公改任西湖大学校长后,又在这所大学全面继承了清华医学实验班的丰厚经验。(IC Photo 图)
到江湖闯新路
培养一个未来的医师科学家,需要慷慨投入精力、时间与金钱。也正因如此,陆一说,“学校会竭尽所能保护每一个好苗子”。
可绝大多数学生终要自己步入社 会。
缺乏拿得出手的三甲医院为教学和就业作后盾也是清华医学院长期以来的短板。
“他们选了一条新的路,就意味着没有现成的轨道可以顺风借势,”陆一说,“得靠自己闯出来。”
有的学生选择在协和医院实习,先成为一名医生,而后用基础研究解决有价值的临床问题;有人供职于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中心,专注于临床研究方面的工作。
清华医学实验班在教学阶段选用国外教材,既给学生的海外求学打好基础,也为他们去海外执业创造可 能。
医学实验班学生王思翔就为了能够去美国行医休学了1年。
在1年时间里,她一边在美国医院做临床实习,一边准备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她计划在美国做血液病的专科大夫,然后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反哺国内。
2022年,清华医学实验班经历改制,升级为“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项目依旧保留了医学实验班三阶段的培养模式,但有了更个性化的选择:在3年的通识教育之后,可以选择先进行3年临床或两年科研,招生规模也扩大了近一倍。
在陆一看来,尽管清华医学实验班当初的模式没有再继续,但培养“医师科学家”的概念近几年已然成为趋势。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就联合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加强新医科建设”,要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大力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医学+X”“X+医学”等新兴学科专业。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重点,比如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年就设立了临床医学“领军人才”项目,主要目标是培养“医师科学家”。
“清华医学实验班(2009年至2022年)的完整记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医学院在培养学生时,可以与书中形成对照,检验相同或不同的做法带来的培养效果如何。对医学生来说,有了医师科学家的概念,培养方案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遵循固定模式,而是可以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充分发挥自我培养的勇气和想象力,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整合教育经历。”陆一说。
在清华医学实验班,有这样一句座右铭为师生们乐道,“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他们到底能走到多 远。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