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是一种动态、实时评估凝血功能的床旁检测技术,通过监测全血的凝血过程,提供全面的凝血与纤溶状态信息,是围术期、重症监护、产科和心血管疾病管理的重要工具。
TEG的基本原理
TEG利用一小管全血,通过机械旋转和感应系统记录血液从液态到凝胶形成及最终纤溶的全过程。曲线参数显示了凝血因子的活性、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网强度以及纤溶状态,帮助精准评估凝血功能。
TEG曲线的关键参数及意义
参数 | 全称 | 正常范围 | 意义 |
R值 | 反应时间 | 5-10分钟 | 反映凝血因子活性及启动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抗凝药作用。 |
K值 | 凝血时间 | 1-3分钟 | 反映纤维蛋白聚合速度。延长提示纤维蛋白原缺乏或纤维蛋白功能障碍。 |
α角 | 角度 | 53°-72° | 反映纤维蛋白聚合与血小板功能。减小提示血小板功能低下或纤维蛋白问题。 |
MA值 | 最大振幅 | 50-70mm | 反映血小板与纤维蛋白网强度。降低提示血小板功能不足或纤维蛋白强度弱。 |
LY30 | 30分钟纤溶率 | 0-8% | 反映纤溶系统活性。增高提示纤溶亢进,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
TEG解读及临床意义
1. R值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抗凝药作用
可能原因:
• 凝血因子耗竭(如肝病、DIC);
• 抗凝药物作用(如肝素、华法林、DOACs)。
临床对策:
• 补充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
• 使用肝素中和剂(如鱼精蛋白)。
2. K值延长或α角减小:提示纤维蛋白原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可能原因:
• 纤维蛋白原水平低(如产后出血、DIC);
• 血小板功能不足(如抗血小板药物使用)。
临床对策:
• 补充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 补充血小板或纠正血小板功能异常。
3. MA值降低:提示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强度不足
可能原因:
• 血小板数量不足(如骨髓抑制、脾亢);
• 血小板功能异常(药物或遗传性疾病)。
临床对策:
• 补充血小板(血小板悬液);
• 考虑血小板替代药物(如德莫普利嗪)。
4. LY30增高:提示纤溶亢进
可能原因:
• DIC、肝病或手术后高纤溶状态;
• 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释放过多。
临床对策:
• 使用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艾司氨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