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8点】李润庭老师和米玉红老师直播笔记:斑块不在,健康常在

文摘   2025-01-17 12:00   北京  

【1月16日晚8点】李润庭老师和米玉红老师直播笔记:斑块不在,健康常在


一、

临床80~85%的患者都是心血管或者是心血管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基本都是心脑血管疾病。

据调查数据显示,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其发病率都在增加,同时它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二、

斑块从小到大,到最后炎症爆发成心梗和脑梗,可能其时间并不会很长,有的10年,有的8年,有的可能只有5年,这个过程仅仅也只有三步。

高血脂到心梗的三步:

1、外来入侵

血脂本身变形,血管壁损伤。

2、免疫对抗

当免疫大军发现血管中有异物时,就会启动身体的免疫反应,吞噬细胞。

3、炎症爆发

血脂越堆越大,变成斑块没有被消灭,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发动更多炎症因子,再次对斑块进行攻击。

三、斑块的形成

血管内膜是非常非常强大的,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器官来看,其功能非常非常强大,能够保证血液在血管里既不出血也不形成血栓。

斑块的形成是由于比如说吸烟、血糖高、以及身体上一些其他的炎症,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了,修复的过程当中这个黄色把它称为脂质,脂质沉积在这里之后的,如果其凸起没有超过1.5mm,基本上是看不出来的,就认为是正常的。如果看到有明显就突起,成了斑块,一般在这种情况下,狭窄程度就明显超过50%。

四、斑块管腔狭窄程度的定义

30%属于轻度,30~70%属于中度,70%以上为重度。

易损斑块基本上是以脂质为主,复杂斑块除了有脂质、血栓,还可能有一些钙化,无论易损斑块还是复杂斑块都是形成急性心脑血管恶性事件的重要因素。

五、斑块和哪些疾病相关

有了斑块就意味着当前血液当中存在着一些容易导致斑块进展、增加血管狭窄的这些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吸烟、不运动等

六、哪些信号提醒大家血管出现问题

平时运动过程当中,因有体力的消耗,可能会存在心慌、气短啊等情况,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现象。但如在同样的运动过程中,突然发生兴奋、胸闷,憋气,同时伴有突然间脑袋冒出大汗,这种情况下一定是血压出问题。

血压出问题的原动力就是心脏本身“不工作”了,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心肌缺血可以理解成心肌细胞现在处于一个缺血状态,但其并没有坏死。无论是心梗还是心绞痛,其典型的表现为压榨性疼痛,并不是存在于体表。

心脏有三根血管,其中有两根更重要,左侧血管占整个血供的50~70%,也就意味着左侧比右侧对心脏和心肌细胞来讲更为重要。

七、体检报告解读

颈动脉斑块在1.0-1.5mm这个范围内,斑块通常不会对血流造成显著影响,不需要特别药物治疗,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等,以预防斑块的增长。当斑块1.5mm,可能会导致颈动脉狭窄。

八、血脂七项指标有四项重要指标,两项最重要指标,一项最最重要指标。

不太重要三项:

1、脂蛋白a(和基因有关,高于300对心脑血管有影响)

2、载脂蛋白a载高密度脂蛋白

3、载脂蛋白b载低密度脂蛋白

最重要的四项:

1、总胆固醇

是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总和,以5.2为临界值,低于5.2为正常,总胆固醇高于7.2需要启动医学治疗,若在5.2~7.2之间,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吃药。

2、甘油三酯

正常值为1.7mmol/L,其指标和饮食有关,7.1mmol/L以下为正常,大于5.6mmol/L有爆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越高越好。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一般指标为3.4作为参考值,不同的人群其目标值不一样,4.9为绝对危险值。

低危人群:40岁以下,没有基础性代谢性疾病,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糖,没有心脏病,没有肥胖等,目标值为3.4。

中危人群:有其中一项,目标值为2.6。

高危人群:有两项及以上,如既有高血糖又有高血压或者心悸等,目标值为1.8。

极高危人群:如做过支架,有过极危险的心梗等,目标值为1.4。

高压过高低压不高,一般情况下可能存在动脉硬化,高压和血管硬度有密切关系,收缩压与血管弹性有密切关系。高血压随着年限的增加,其血管壁不断失去弹性,最终会导致压差越来越大。所以切记在血压能控制住的时候,相关药物不能随便停。

老年人冬季出门可以通过戴帽子或者围脖等,确保颈部血管不受冻。

九、养护血管

1、弹性,血管弹性更多来源于蛋白质,日常多吃鱼肉蛋奶,鱼类含有丰富的omega-3,对降血脂有好处,通过吃豆制品能够间接减少身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如平时吃豆类容易胀气,可以吃纳豆,纳豆激酶可以溶酸。

2、光滑,让血管不要出现异常的状况,血液里面的成分升高会影响血管光滑。

十、选择纳豆激酶的标准

1、看原材料,日本的最好;

2、看含量,单粒含量越高越好;

3、看配方,选复方剂型;

4、看吸收

5、看稳定性和活性

十一、饮食五高两低

1、五高:高钾、高钙、高镁、高不饱和脂肪酸、高膳食纤维;

2、两低:低不饱和脂肪酸、低钠。

免责声明:直播笔记专栏在提供养生方面的参考信息,仅供学习交流,并非专业的医疗建议。读者在采纳养生建议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对于因读者自行采纳养生建议而导致的任何健康问题或后果,应自行承担。





北京卫视养生堂官微
BRTV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 节目播出时间:北京卫视每天17:25,公众号每天更新最新节目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