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养生堂视频号直播笔记:通络开结畅全身
通络开结畅全身
要点记录
1、改善睡眠的穴位——安眠穴:耳后最突出的位置往后,凹进去的地方就是安眠穴。双手大拇指按摩两侧的安眠穴,中指按住太阳穴,先揉再朝前按。每天按摩五六分钟,可改善睡眠。
2、在骨关节有问题的地方,它周围的软组织(肌肉)都会有筋节。把筋节打开之后,肌肉就会回到原来的位置,骨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3、几乎人人都有筋节,“百病生于筋节,筋节除百病消”。
4、瓷勺边缘能触碰到体表下面的小结节,用瓷勺边缘在身体上滑动,如果有疙棱疙棱的感觉,就是小筋节。
5、想化解体内的筋节,首先要让经络通畅。畅通经络的方法——“踩背通络”。
6、家庭保健操:一共六节,做下来只需五分钟。每天做一做,舒筋通络,全身都轻松。
01|双手大拇指按摩两侧的安眠穴,中指按住太阳穴,先揉再朝前按,每天按五六分钟,可改善睡眠
改善睡眠的穴位——安眠穴
安眠穴的位置:耳后最突出的位置往后,凹进去的地方就是安眠穴。
【按摩方法】双手大拇指按摩两侧的安眠穴,中指按住太阳穴,先揉再朝前按。每天按摩五六分钟,可改善睡眠。
02|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筋节,几乎人人都有筋节,“百病生于筋节,筋节除百病消”
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筋节
出现筋节之后,说明身体有经络不通、脏腑亏虚、阴阳失调的问题。阴阳不平衡之后,会出现很多情况,如头晕头昏、胸闷气短等。
筋节的形成:经络长期不通,血液运行不畅,会造成软组织里的供养缺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筋节。
筋节的危害:筋节在身体里的时间久了,就会把相邻的骨关节牵拉出来,如在腰椎,就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提醒:
①在骨关节有问题的地方,它周围的软组织(肌肉)都会有筋节。把筋节打开之后,肌肉就会回到原来的位置,骨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②几乎人人都有筋节,“百病生于筋节,筋节除百病消”。
03|用瓷勺边缘在身体上滑动,如果有疙棱疙棱的感觉,就是小筋节
找到筋节的工具——瓷勺
瓷勺边缘能触碰到体表下面的小结节,用瓷勺边缘在身体上滑动,如果有疙棱疙棱的感觉,就是小筋节。
【具体方法】筋节是筋膜上的结节,要用渗透力,即由轻到重向皮内渗透,然后慢慢地移动,感受到“硌”的地方就是筋节。尤其是有颈椎病的人,可以在颈椎两侧仔细找筋节,注意要避开骨头。
04|要想化解体内的筋节,首先要让经络通畅,畅通经络的方法——“踩背通络”
提醒:想化解体内的筋节,首先要让经络通畅。
畅通经络的方法——“踩背通络”
踩背通络可以踩到全身,把十二条正经以及奇经八脉都踩通,能舒筋活血、理气通络、强壮脏腑、调和阴阳,使人达到神清气爽的效果。
何氏脚法通络:分为提气踏步法、滚揉脚法、转碾脚法、蹬抖脚法、揉面点穴法、搓揉脚法、按压脚法、敲拍脚法、蹬揉脚法、平沙落雁法、海浪荡涤法等十多种方法,针对不同部位,选用不同脚法。
提醒:踩背通络法属于专业疗法,需去正规医院操作,自己千万不要在家模仿,避免造成严重损伤。
巧手化筋节:开结并不是用板子刮那么简单,其实有很多技巧。在开结的时候,要360度一点点的开,用温柔的手法,而不是硬碰硬,让筋节慢慢被化开。
开筋节的步骤:
①筋节周围涂抹开结油,家里就用吃的油也行;
②疏通筋节周围的经络;
③用渗透力360度转圈开筋节,力度由轻到重。
05|5分钟家庭保健操,每天做一做,能舒筋通络,让全身都轻松
家庭保健操(畅通经络保健操):一共六节,做下来只需五分钟。每天做一做,舒筋通络,全身都轻松。
1、俯首贴耳固肾本
肾开窍于耳,所以对耳部进行保健,有强肾固肾的功效。
①用手捏住耳朵,从上往下捻到耳垂,做3遍;
②用手再掐一遍耳朵,痛的地方多掐一下;
③伸出手指,随着耳内的轮廓转,每个拐弯的地方都要转到;
④伸出两根手指比划成“剪刀手”,贴住耳根搓耳朵;
⑤轻轻的揉耳朵,揉完以后拉耳上、耳中、耳垂三个位置,每一个拉3-5下。
2、醒脑明目捏颈肩
①双手捏肩颈位置;
②敲富贵包,敲完以后揉搓。
3、抱敲膏肓寿百年
双手抱住肩膀,让家人敲后背的位置。
4、上山下海督脉顺
①督脉就是脊柱,从下往上捏脊柱,先捏三下,再提起一次,重复十遍;
②捏完以后拍一拍,拍三遍;
③再用手从上往下推一推,推十遍。
5、敲击两侧肝胆经
抬起双手,让家人或朋友从腋下一直往下敲到膝盖的位置,注意腋窝要多敲几下。
6、推心置腹顺脾胃
①先推中间的任脉,再推两侧的冲脉,推十遍,力道稍微重一些;
②推完以后揉腹部,顺时针36下,逆时针揉36下;
③肚脐两侧的带脉再敲36下。
—END—
本期专家信息:
我的健康我做主之通调三关益长寿
要点记录
1、长寿第一关尾闾关,藏着人体精气,中老年人尾闾关储存的元气慢慢减少,打通这一关,不仅仅可以恢复元气,为长寿做准备,还有利于男科、妇科等疾病的治疗。
2、尾闾关位于后腰长强穴上方,腰带下方,一个手掌的区域,涂抹陈元膏或者温阳通脉酒,配合按摩手法,即可达到补充元气的作用。
3、长寿第二关夹脊关,是管气血的地方,此关不通,影响心、肺、胃,打通此关,可以让人气血充盈。但千万不能盲目撞树、蹭后背,容易造成气机紊乱。
4、夹脊关位于至阳穴为中心的一个手掌大小的区域,发生淤堵,容易表现出背疼,或有胸闷、气短、憋气等症状,经常低头玩手机引起的后背疼痛造成夹脊关淤堵,配合三个小动作可以轻松打通。
5、长寿第三关玉枕关,位于脑后玉枕穴下方一个巴掌大小的区域,可以预防头晕、头疼、健忘、中风、老年痴呆等。
6、温阳通脉酒,组成:归尾9克、附子9克、狗脊12克、杜仲9克、干姜9克、桂心9克、白芷9克、细辛3克。用法:52度以上的白酒,倒出二两白酒,然后放入上述药材,封口,一个星期以后即可外敷使用。用完之后,重新再买药材制作药酒。
01|想长寿,有三关!打通长寿尾闾关,陈元膏和温阳通脉酒,补肾壮阳助长寿
1、长寿三关
在人体上有三关,被称之为长寿三关,分别是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
打通第一关,补肾壮阳;打通第二关,气血充盈;打通第三关,预防中风、老年痴呆、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2、第一关尾闾关
尾闾关相当于人体的底盘,托着人体很多重要的东西,如果它的位置出现了改变,往往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功能,五脏六腑就会出现一些气血的紊乱。
尾闾关藏着人体精气——元阴元阳,和孕育生命密切相关。
中老年人尾闾关储存的元气慢慢减少,打通这一关,不仅仅可以恢复元气,为长寿做准备,还有利于男科、妇科等疾病的治疗。
尾闾关位于后腰长强穴上方,腰带下方,一个手掌的区域。
3、尾闾关的打通方法
在尾闾关涂抹陈元膏,进行擦法,即可达到补充元气的作用。
陈元膏制作较为复杂,日常在家调理,可以选用温阳通脉酒代替。
如果自己在家按揉的时候,可以从上往下推尾闾关。
02|长寿就要充气血,影响心肺胃的夹脊关,三个动作轻松打通,切勿乱蹭后背!
1、夹脊关
夹脊关位于至阳穴为中心的一个手掌大小的区域,是管气血的地方。
夹脊关不通,影响心、肺、胃,打通此关,可以让人气血充盈。
专家提醒:夹脊关淤堵,常见背疼,或有胸闷、气短、憋气等症状,常见很多人通过撞树、蹭后背来保持活力,很不可取!乱蹭后背容易造成气机紊乱。
2、夹脊关的打通方法
学习开门式、抻背式、拨刀式三个简单动作,可以打通夹脊关。
①开门式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把手向前平伸,感觉前面就像大门,握住门把手,手指微微弯曲,手臂往后拉到极限,感觉后背有点酸、胀、紧,坚持5秒钟,再把门关上。
动作重复5遍。
②抻背式
左手搭在右肩,右手搭在左肩,慢慢往前含胸,直到把肘关节贴到胸口动不了。
转身直到看到左脚的脚后跟,回来后直起身体,然后接着含胸,向右转到极限,看到右脚的脚后跟后复位。
动作重复5遍。
③拨刀式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把左手半握拳,拇指放在夹脊关上。
右手扶住脖子,先保持腰背挺直,慢慢低头,低到感觉夹脊关开始动了,开始逐渐地向左转身,直至看到脚后跟,回身的时候向右上方看,再复位。
右边重复左边动作。
专家提示:经常低头玩手机,很容易引起后背的疼痛,时间长了,夹脊关就容易堵上,出现心肺的症状,每天坚持做上面的3个动作做5次即可。
如果没有任何症状,每天做1次也可以,但是每个动作要到位。
03|预防头晕、头疼、健忘、中风、老年痴呆,打通长寿玉枕关,简单三步走
1、玉枕关
玉枕关位于脑后玉枕穴下方一个巴掌大小的区域。
打通此关,可以预防头晕、头疼、健忘、中风、老年痴呆等。
2、玉枕关的打通方法
①顺推玉枕
在后枕部一个高起的骨头上面摸到一个凹陷,是脑空穴。
脑空穴往下依次是风府穴和哑门穴,四指微微弯曲,让指尖成了一个平面,食指放在脑空穴上,从上往下推到哑门穴,重复3到5遍。
②侧点风池
五指张开,把拇指放在发际线和脖子后面两条大筋交界凹陷的风池穴,其它四指扶住后枕部。
拇指保持不变,头微微后仰,向斜上方看,觉得风池穴有点酸胀感后,保持5秒,左右两侧各重复3到5次。
③抱颈转头
十指交叉抱住颈部,大鱼际卡在肩膀上,小鱼际卡在枕骨下方,头部后仰到极限,然后缓慢左右转头各保持3秒,重复10到20次。
04|一招就能通三关的懒人秘笈:傻瓜练习法,躺着就能练!温阳通脉酒的配方
1、傻瓜练习法——踏步摇头
放松仰卧于床,两手抱颈,好像要做仰卧起坐,头略微抬起,开始做空蹬自行车的动作,同时头随着脚的伸缩而向左右摆动,收左脚时头向左摆,收右脚时头向右摆。
2、温阳通脉酒
组成:
归尾9克、附子9克、狗脊12克、杜仲9克、干姜9克、桂心9克、白芷9克、细辛3克。
功效:温阳、补肾、通络。
方解:
归尾:当归的须子,补血通络;
附子:温阳补阳;
狗脊、杜仲:补肾;
干姜:温阳,偏补中焦的阳气;
桂心:补阳;
白芷、细辛:通络解表。
用法:
52度以上的白酒,倒出二两白酒,然后放入上述药材,封口,一个星期以后使用。用完之后,不要再续酒了,重新再买药材制作药酒。
专家提醒:
药酒外敷使用,不要饮用。使用前测试一下是否会过敏,蘸一点药酒涂抹到耳朵后面,第二天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就可以了。
—END—
本期专家信息:
透过浮络望健康2
要点记录
1、静脉曲张往往出现在小腿内侧或者是从小腿的腘窝到背侧,会凸出于皮肤表面,有明显的鼓胀感;浮络鼓胀不明显,没有向下延伸,要加以区分。
2、小腿右外侧浮络是胆胃问题,表现出胃胀满、呕逆、恶心、吞酸等,左侧则多提示是气机升降有问题,有情志不舒的表现,可以用刮痧调治。
3、腘窝的浮络提示腰部有问题,表现出腰疼、腰胀、腰酸,且随着久坐、久站、行走负重而加重,用拍痧调治。
4、头部浮络的人群往往睡眠不好、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血压波动,可以用砭石梳或者其他齿比较粗的梳子对头部的浮络进行刺激来调治。
01|浮络代表经脉出现问题的小血管,专家教我们浮络望诊看身体的健康信息
浮络和静脉曲张
人体小腿分布着主要静脉,久站后容易出现静脉曲张,要注意和浮络进行区分。
①静脉曲张往往出现在小腿内侧或者是从小腿的腘窝到背侧,会凸出于皮肤表面,有明显的鼓胀感。
②浮络:鼓胀不明显,没有向下延伸,或出现在小腿外侧的通常是浮络。
专家告诉我们,其实浮络出现的位置不固定且时有时无,这和静脉曲张的固定位置有明显区别,当出现浮络是说明经络出现了问题,专家教我们判断和调理。
02|腿外侧的浮络提示消化系统疾病,右腿刮痧疏肝利胆,左腿刮痧疏肝解郁
每条经脉都和脏腑相连,因此浮络出现在特定位置的特异性变化,可以提示脏腑内在功能的变化。
1、小腿外侧浮络是胆胃问题
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正面,循行胫骨外侧;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胆和胃相互关联,胆胃不和就会表现出胃胀满、呕逆、恶心、吞酸等消化系统症状,都能在浮络上有所体现。
因此如果平时就有打嗝、反酸、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的人群,可以看看膝关节的下方或外下方有没有明显的静脉清晰、怒张、颜色晦暗或青紫的现象。
2、当心久病入络
络脉的表现往往提示疾病症状已经是比较长时间的状态,治疗时容易反复,症状时重时轻,这就是久病入络,因此如果出现了浮络的变化一定要引起重视。
3、浮络问题分左右
左肝右胆,出现在小腿右侧的浮络提示是肝胆系的问题影响了消化吸收功能,如果有浮络在这附近往往能够检查出胆部疾病;左侧虽然也有足少阳胆经,但如果左侧的阳陵泉穴附近出现静脉怒张、颜色晦暗的浮络表现,则提示是胁肋横膈有问题,影响气机升降,表现出明显的情志问题,如肝郁气滞等。
4、刮痧治浮络
专家带来了刮痧的方法,针对不同侧的小腿问题,发挥不一样的作用:右侧发挥疏肝利胆的作用,左侧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刮痧位置:在小腿膝关节外下方找到一个隆起的圆骨头为腓骨小头,腓骨小头的前下方即为阳陵泉穴,下约两寸的位置是经外奇穴胆囊穴,这周围约一掌的位置都可以进行刮痧,有胃部疾病则偏前,没有胃部问题则在侧面。
刮痧方法:刮痧前涂一些刮痧油,刮痧板与小腿呈45度角然后从上向下刮,顺着经络和汗毛的方向,注意不要来回蹭,用感受到下压有筋结的力度为宜,刮至局部有细小红点的微微出痧状态即可,约2-3分钟左右。
03|腘窝的浮络竟然提示腰部有问题,在家就可以用的腰背委中求的拍痧手法
1、腘窝的浮络提示腰部也有问题
临床经验认为治膝要治腘,同时治膝亦治腰,这是因为膝关节的问题很多都是由腰部问题引起的。
腘窝出现浮络,患者可能表现出腰疼、腰胀、腰酸,且随着久坐、久站、行走负重而加重,这些患者治疗后还应该进行康复训练以重新锻炼韧带组织。
2、拍痧治腘窝浮络
腰背委中求,因此腘窝浮络的问题可以四指并拢拍打委中穴的方法,拍至微微出痧点即可。
专家提醒:如果症状很严重,最好就医治疗。
04|对照头部浮络的症状,专家现场演示程氏毛刺手法,自己在家梳一梳缓解
1、头部浮络的症状
头部前发际和侧发际交界的额角处分布有颞浅动脉,且是颞肌浅筋膜的区域,因此情绪激动或者受凉、眼部劳累时会有青筋暴露的表现,随着年龄增长多发阴亏阳亢,因此有睡眠不好、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血压波动的人群往往有长期且明显的青筋暴露,这就是头部的浮络。
2、梳一梳缓解头部浮络
可以用砭石梳或者其他齿比较粗的梳子对头部的浮络进行刺激,在浮络的位置进行点揉,尤其在特别敏感和疼痛的部位多花点时间,同时要注意调整呼吸和控制情绪。
3、自测身体抵抗力
①经常感冒:一年内患感冒超过3次,且病程一般在7天甚至10天以上。
②身体疲惫: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容易分神;即使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仍然感觉困。
③愈合能力差:伤口比正常人愈合得慢,且容易感染,淤青消得特别慢。
④肠胃娇弱:容易患上肠胃病。比如外出吃饭时,同样的食物别人吃了没问题,而你却容易闹肚子。
⑤频发炎症:经常咳嗽,且容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等。
如果以上情况超过三条,则需要提高抵抗力了。
4、增强抵抗力
①选优质蛋白
蛋白质的基本构成是氨基酸,所含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越符合人体需求的蛋白质越优质,专家建议承认每日适量吃主食之外,1-2袋牛奶、1个鸡蛋、2两瘦肉、2两豆制品,要均衡分布在三餐中。
②补充维生素
吃好每日三顿饭是健康的基础,但是食物加工储存过程中会造成维生素流失,因此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是有必要的。
维生素A是夜视力和角膜保护神,缺乏会导致夜盲症;维生素D有强身壮骨的功效,缺乏会导致骨软化症;维生素E是抗衰老明星;维生素C解决困倦、疲劳、牙龈出血的问题,缺乏会出现坏血症、血管变脆等问题;维生素B族有抗炎、镇痛、促消化的功能,缺乏会引起湿疹、脚气、口角炎等;叶酸参与核酸代谢、促进生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