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公众号即可获取最新节目笔记
还有专业的养生指导哦~
慢病
想控糖,主食应该尽量少吃还是必须吃饱?专家告诉我们,想高效控糖,不能只盯着主食,而要学会计算三大“身体燃料”的比例。很多人认为对血糖极为友好的粗粮,为什么也不能“多多益善”?
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割年肉备年菜,却有三类慢病人群越过节越不敢吃,越“自律”指标越难控制!
老糖友玩命减主食,为什么血糖不降反升?戒肉戒蛋戒奶,“坏胆固醇”为什么还是下不来?餐桌上已是“零嘌呤”,为什么高尿酸的人还会犯痛风?
到底绕开哪些营养误区,春节就不必当“苦行僧”?
误区一:
单纯控制主食,而不控制其他食物,脂肪和蛋白质容易超标,造成总能量超标后,血糖也会升高。
糖尿病患者擅自减少主食,不仅可能对血糖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误区二:
主食摄入超标,吃进去糖分就会过多,导致血糖升高。
此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但一般糖尿病患者都会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发挥的较小,血糖也会失控。
能量过剩是导致血糖升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人体的能量来源于三大营养素: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虽然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效能不一样。
碳水化合物就像是稻草,能比较经济、迅速地提供能量,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脂肪则像木炭,它虽然能提供比较多的能量,但是需要额外帮助,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能帮助脂肪分解完全。主食不足,碳水化合物就会缺乏,从而影响到脂肪的代谢,脂肪代谢不完全就会生成酮体,从而引起酮症酸中毒。
蛋白质像板砖,一般不为机体供能,但是有助于合成机体对有用的酶、抗体等物质。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没有办法发挥作用的时候,蛋白质也可以供能,但效果较弱。
碳水:总量不能过低,供能比例推荐40~50%。
蛋白:充足的蛋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供能比例推荐20~25%。
脂肪:供能比例推荐30~35%。
超重人群应更进一步控制脂肪摄入,推荐三大营养素占比为:碳水45%,蛋白质25~30%,脂肪25~30%。
较高的蛋白质比例,有助于维持肌肉含量,提高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帮助减重减脂。在补充一个全蛋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两到三个蛋白,或者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鸡胸肉、虾肉、瘦牛肉。
一日6-7两米饭或4-5两馒头,建议主食粗细搭配,总量不变分多次吃。粗粮能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增加饱腹感,还能延缓血糖、血脂、胆固醇的餐后吸收。
对于健康人群,推荐粗粮占比1/3;代谢有问题的人群,推荐粗粮占比1/3~1/2。
胆固醇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但是只吃素也可能会导致胆固醇超标。这是因为胆固醇的来源并不只有经口摄入,人体自身还可以合成,在只吃素的情况下,自身胆固醇合成容易超标,也可能出现高胆固醇血症。
而挑着吃肉,饮食会相对均衡,有利于机体协调,不会过度合成胆固醇,更利于机体的综合代谢。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者都由磷脂、脂肪、蛋白质、胆固醇四种物质组成,但比例不同。
“坏胆固醇”的脂肪和胆固醇比例较高,而“好胆固醇”中蛋白质和磷脂较高。因此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多吃蛋白质、磷脂,有助于把“坏胆固醇”降下去,“好胆固醇”升起来。
①减少高脂肪肉类,如五花肉、肥牛;增加低脂肪高蛋白肉类,如全蛋清、鸡肉、鱼肉。
②增加高磷脂食物,如坚果、豆制品。
尿酸也有一部分是靠机体自身合成的,因此高尿酸患者除了要控制饮食,还要控制其他代谢因素,只要能避免一些痛风的诱因,也可以适当吃一些低嘌呤和中嘌呤的食物。
①零嘌呤饮食,但一次性总量超标;
②过度节食;
③总量不超标,但全是高嘌呤食物;
④骤然受寒;
⑤焦虑;
⑥外伤。
首次痛风发作=高尿酸患者+三个以上的诱因;发作过痛风的人群:累积1~2个诱因即可再次发作。
避免极高嘌呤、高嘌呤的食物,中等嘌呤食物适量吃,肾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每天2-3升饮水量。
高嘌呤食物
①动物性汤汁:嘌呤极易溶于水,喝汤容易导致体内尿酸升高。
②酒精类:尤其是啤酒,嘌呤含量高,而且抑制嘌呤的排出。
③动物内脏及海产品类。
考考大家有没有认真看:高血糖人群有哪些饮食建议?
快来评论区留下您的答案吧~
专家出诊信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营养科
柳鹏
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
周六下午 专家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