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峰||川西行纪之木格措
文摘
2024-08-07 15:00
上海
三年一次出省疗休养的机会还是很难得,我放下手中的忙活,不让开心时光溜走。想到妻子前年对口援建甘孜县时发回的工作照片背后的景致,便寻思着市直单位去川西的线路,恰好小孩所在单位的路线符合我的想法,就搭了下“便车”,决定去川西走走。这次川西之旅因为大家兴趣不一,还有担忧高反等因素,我们就分组行动,我一家人和老同事几人一组自租当地旅行社的车辆和司机,六月底从成都出发,经泸定桥,到木格措、康定、塔公草原、墨石、丹巴、四姑娘山一线,然后经都江堰、卧龙熊猫基地回成都,是川西小循环旅游线。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多,我们来到木格措景区门口广场,只见停车场早已停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车。几个藏族模样的人示意我们去买点氧气袋,以免上山后高原反应。这多少让人有点心惊不宁,毕竟第一次要面对3780米高海拔的山巅考验。趁女儿买票时,我在琢磨着木格措。据说,措在藏语里一般是湖泊的意思,有时还表示田地、草原、森林等自然景观,甚至是形容某个人胸怀的宽广。木格措坐落于贡嘎山中段,有“野人海”之称,是川西较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景区以高原湖泊、原始森林、温泉、雪峰、奇山异石及长达八公里的千瀑珠构成。随着大巴司机驾驶时的摇身晃脑,车子吃力地蹒跚、盘旋而上,凭经验,我预感这风景就在蜿蜒曲折山路的尽头。坐在头排的妻子不时地惊叹远山悬崖上的红色杜鹃花、缭绕山涧的云雾和飞珠溅玉的流水,而我却在想象着、疑问着杜鹃峡、芳草坪、七色海、瑶池沸泉、野人海和红海草原等是如何地相互交融,是怎样地吸引游人?未见其景,先闻其音。原来,车子一停下,景区组织的藏族舞蹈队早已经在木格措河边的舞台上跳起来了,那是多么熟悉的《康定情歌》。那悠扬的旋律,舒展的舞姿,婀娜的身影,引来了全场游客的围观和喝彩。此时,让人有一种时光倒转之感,当年《康定情歌》描述的情景再现在你眼前: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呦---世间溜溜的男子,任我溜溜的爱呦。世间溜溜的女子,任你溜溜的求哟---歌舞牵着我的思绪,搅动心潮。抬头望去,山还是那座山,而云已经不是那朵云了。当年的小帅哥也已经两鬓霜花,身边这位当年的美女也容颜已衰。世界那么大,时光那么短。对于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来说,我想,他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劲健而洒脱、多姿而妩媚、飘逸而带风的情景,感受到的也许只是纵情和快乐、风花和雪月、缱绻和陶醉。固然,一等舞曲停顿,汉族的少男少女也都挤上台与藏族的帅哥美女们一道跳了起来,那种欢快,那种畅酣,那种忘情,真让人羡慕唉!看罢歌舞,突然有点高原反应了,我和妻子都感觉喉咙被什么东西塞着,呼吸急促起来,身体轻飘无力。既如此,那就先到沙滩坐一会。看着这清澈见底、泛着碧波的“大海子”,心头顿感轻松。在这阴霾的夏日,虽没有波光粼粼、湖光倒影的千变万化,但却有雾锁海面、微浪翻卷的清新静谧。这里之所以叫“野人海”和爱情滩,听说是因为很早以前塔公草原英俊彪悍的小伙子扎西与如花似玉的姑娘卓玛为逃避部落头领的欺凌来到这里隐居而得名。这个当年与世隔绝、人迹罕见的高山仙境,让这对情侣过着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的生活。他俩兽皮遮体、斗笠蒙面,游走在山林、茅屋、沙滩之间,后来被猎人发现,误认为野人。这片海子就被称为野人海,木格措也就成了忠贞爱情的代名词。现在,年轻男女到此总要面向大海、山盟海誓一番,争着在镌刻着“海枯石烂”字样的大石头旁留影。等我们适应了环境,恢复了体力,就继续往左上方的山坳走。万木千柔,松萝婆娑,林鸟啁囀,山风轻拂,走在山涧的木栈道上,惬意满满。让我惊奇的是,栈道两旁杜鹃花开遍。我回头一打量,原来我妻子在盘山公路上惊讶的杜鹃花与此一脉相承。这里就是杜鹃峡的延伸段。于是,我便仔细琢磨起来杜鹃花来。这里的杜鹃花别有一番风情,有的花树高达数丈,犹如临空欲飞的散花仙女;有的矮不盈尺,恰如少女的裙裾。有的攀附山崖,孤芳自赏;有的竖立沟谷,玉立含羞。我看过不少杜鹃花,大多是红色亦或是粉红色的,如天台山华顶的云锦杜鹃。而这里的杜鹃花却有七色,与这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不知什么原因,我今天特别喜欢白色的杜鹃花。是由于你像玉一样温润诱人?还是因为你似雪一样冰清亮丽?嗯,都是,也许你还蕴藏着纯洁、忠贞、典雅等内涵吧!这一朵朵巴掌大的杜鹃花,尽管过了花期,部分已经篶了,但仍不减芳华。我还是恨不能早一个月来观赏她们的全貌了。到了山坳,这里被称为草原的地方其实是两座山缓慢延伸的开阔斜坡。在这里,可以看到木格措周边的全貌。木格措四周被群山、森林、草原环抱,红海、白海、黑海等几十个小海子围着他,犹如众星拱月。湖面像一只蒲瓜的切面,越往远处越窄小,给人以遐想。据说,出海口左面的犀牛峰,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如水的月光泼洒在山峰上,把柄朝天的犀牛角会发出银色的寒光。现在,我只能看到山体上刻着一个大大的释迦摩尼像,给人一种安然、温暖、平和的感觉。“大家来喝奶茶嘞,来尝牦牛肉嘞!”一位藏族美女随即递上牛肉片让我们品尝。“骑马去看草原、看高山海子嘞!”顺着商家的吆喝声望去,发现这里早就来了一群群的游人。不过,很少有人坐在草坪长凳上品茶,大家有的骑马拍照,有的围着经幡思忖,有的叠着石塔祈福,有的荡着千秋欢笑。妻子和女儿早已经沉醉在斜坡的草原上了,尽量做出最美的动作,把倩影留下,把时光留下,似乎要和这草原融在一起。我与一个老同事漫步在小径上,发现右斜坡半山腰上有较大规模的貌似临时建筑的屋棚,被旁边枯绿相间的雪松围着,停了三辆白色轿车,于是上前问一名商家男子:“兄弟,那里是不是早先藏民居住的地方?”他说:“不是,就是现在住的呀!这里环境好,多舒服啊!”我木讷无语,思忖:人真是奇怪的动物,这深山冷坳的,缺衣少食,生活怎么过啊?连空气都这么稀薄,难道他们也要学着做野人啊?他看我满是愁绪,接着说:“嗨嗨,我们吃的是牛羊肉,穿的是皮衣,住的是毡房,阳光、空气、蓝天、白云,还有冰雪、雨水一样不少,多悠闲,多自在!”看来,幸福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啊!由于时间关系,木格措的美是欣赏不完的了,凭着我老去的记忆力也是记不住的,那海对面的风情万种的红海草原,那红石滩、俄玛错、七色海等一溜下来的景点,这次就留点遗憾,让我也带着藏民的悠闲、自在先回去吧!图片:齐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