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利||痴 迷 科 研 结 硕 果——记陈仙梅教授

文摘   2024-07-30 15:00   上海  

第一次接触陈仙梅的大名,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刚出校门不久的笔者买了一本《性格心理论》,这是国内第一本论述性格心理的专著。它对现代人性格的类型特征、不良性格的危害、美好性格的塑造以及怎样根据自己的性格去选择职业和配偶等问题,作了深入而有趣的探讨,读后获益良多,历久难忘。

十五年后,笔者捧着此书,如约叩开陈仙梅教授的寓所。

陈教授双目炯炯,浑身透着儒雅,一派学者风度。话题自然从此书开始,聊到教学、科研、办学、经历等各个方面。但谈到成绩时他不愿多谈,我只好将从学校里和网上搜到的有关资料作些求证,走进他的记忆深处。

陈仙梅,1936年生于温岭。1965年7月自杭州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先后从事小学、中学、中师教育。1979年5月调入台州师专,1993年晋升为教授,心理学家,浙江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他在大学执教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上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在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新的教学模式。其成果获1997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上硕果累累,撰写了100多万字的教育心理学专著和论文,屡获国家级大奖,产生了广泛影响。1990年被授予“地区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2年受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任民进临海市委会副主委,台州市首届政协委员,省七届人大代表期间,他积极参政议政,撰写的关于台州师专迁址、教育集资等提案,反响很大,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高师心理学教材长期以来体系陈旧,搬用苏联单一普通心理学体系,国家无统一大纲和教材。1987年,陈仙梅参与浙江省编教材《心理学教程》及练习册、辅导资料的撰写,汲取了新的学术成果。此书1989年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优秀奖。尽管获得好评,但学生反映不够实用。于是陈仙梅联合浙江师大教育系主编了一本以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为主线,并纳入基础心理知识的实用师专新教材——《教育心理学》,于1992年出版。后被指定为省小教大专自学考试教材。

除了教材更新,他也通过备课讲课不断充实新的材料和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气息,更实用。
他在教学中加强与中学教育实际的联系,适量安排实践性环节的活动。比如理论分析和举例都紧扣中学内容;组织学生作心理调查,请中学教师作报告;课内开展心理实验活动。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撰写小论文。

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不少学生反映,心理学是他们最爱听和受益大的课程之一。

1986——1990年,陈仙梅参加了北师大教授朱智贤和林崇德领衔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的一个分项目——《我国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工作,执笔撰写总体报告6万字。此研究涉及全国十余省,取样超过万名学生。其所取得的资料,在许多方面尚属国内首次。此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年,主持省“八五”重点课题《中学生的交往和群体心理》。同年,陈仙梅牵头与香港浸会大学、浙江师大等单位,对大陆和香港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形成报告,填补了本领域的研究资料空白,并入选台湾大学举行的“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应邀赴台宣读论文。

如前所述,陈仙梅在教改过程中取得的学术成果富有创见,有不少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在《光明日报》副刊教育科学上连发九篇文章,引起学界关注。1988年出版的21万字专著(两人合作排名第一)《性格心理论》一书赢得各方赞誉,好评如潮,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在国家一级刊物《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心理科学》等发表二十余篇论文。

他在师生交往心理研究中,在学术界首先提出了“师生交往三侧面三层面的心理模型”,为教育心理学、学校社会心理学和教学论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观点,屡屡被引用或列为参考文献。其中一篇《试论师生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入选顾明远主编的《中国教育大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卷》,殊为难得。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教育专家,陈仙梅多年来热心办学,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他在退休后开办的职高班和民办温岭丹崖学校(任董事长),都有不俗的业绩,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赞誉。

时间不觉过了两个多小时,我起身与这位蔼然长者告辞。一路上有关他的点点滴滴仍萦绕脑际。


1691字

本文原载2004年《台州民进五年》

   作者简介

郭建利,1963年生。临海人。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全国应用写作研究会理事、浙江写作学会理事、台州教育作协副主席。从事写作学教学及研究、台州方言研究;也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作写作或公文写作讲座。所授课程《写作》《应用写作》入选省一流课程、省精品课程。著有《应用写作一点通》等。

禾睦山房
文学作品、图片、视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