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抒||中华第一大忽悠
文摘
2024-06-19 15:00
浙江
华胥国是怎样一个国度?谁也没见过。黄帝当政时,非常崇拜华胥国,将之作为心目中的理想国,据说他做梦都想将那一套治国方针搬到自己的国家来。《列子·黄帝篇 》载:一天中午,黄帝打了个盹,就脚踏祥云梦游华胥国去了。华胥国在弇州(yān zhōu)之西,台州之北(嘻嘻,我就是浙江台州人),有亿万里之遥。一般的交通工具是到不了华胥国的,只能神游而已。华胥国里绝对平等,没有长幼尊卑,没有青眼白眼或红眼,没有贪污腐败,没有私有财产;居民若从后院拔几棵青菜到市集去卖,没有人会折你的秤;万岁称不上长寿,朝生暮死也无人叹其夭殇;没有亲疏,不觉顺逆;入水不溺,遇火不化;云雾遮不住视线,雷霆不乱其听,美不羡,丑不恶,空中行走如履平地:华胥国介于人仙之间。《道德经》里,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庄子》里,是“至德之世”“万物协和”“人无功利”,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乌托邦;《无能子》里,是“无夺害之心,无瘗藏(yì cáng)之事”的太古之世;在陶渊明笔下,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在李商隐《思贤顿》里,是“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的空想;在陆游《晨雨》里,是“饭余一枕华胥梦,不怪门生笑腹便”的梦境;某年阳春三月,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空气中弥漫着清香——又到了赏花踏青的季节了,华胥氏走出居室,与众姐妹嘻嘻哈哈踏青去了。鸟儿在枝头歌唱,溪中的鱼自由自在地戏游着,小草偷偷从地里钻出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草嫩嫩的,绿绿的,山脚下,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爬起,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华胥氏的心酥酥的。小姐妹们追追逐逐,从草丛中,树荫间,追至雷泽畔,见一巨型足迹,有两尺长,“好大的脚印啊!”姐妹们惊呼。“我来比比!”华胥氏脱下兽皮靴,将自己的脚覆在巨人的脚印上。刹那,一股暖流直冲华胥氏心房,回家后,便怀上了身孕。16年后生下伏羲。据历史学家不懈考证,终于出了成果,但华胥国的遗址四处开花:有陕西说、山西说、山东说、河南说、浙江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取陕西说。理由是:中华传统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华胥国在陕西的概率更大。据陕西说:华胥氏,风姓,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华胥国的女首领。八千多年前,华胥部族为生存,带领先民们不断迁徙,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创造了中国的渔猎、农耕文化,开创了中华文明史。《蓝田县志》载:“蓝田县内有华胥陵,是称三皇故居”,陵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北的孟岩村,“紧靠村子西边也是华胥沟,而越过华胥沟就是宋家村”,与“华胥渚十分吻合。当地流传着一种传说,此地即华胥怀孕后栖息之地”,“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庙名为‘三皇庙’,曾经有石碑刻文:‘古华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样。与《宋书·符瑞志》的记载相近”,“今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而红河在史书上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李华村的原名就是女娲村”,蓝田县境内还残存相关遗址101处。《春秋世谱》所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国语·晋语四》所注:《世本》原著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又有文字学家考证:“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如此看来,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板上钉钉之事了。2006年3月1日,陕西蓝田举行首届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恢复一度中断的每年农历二月二恭祭人文元祖华胥氏的传统。2016年3月9日至10日,首届华胥文化论坛暨丙申年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在陕西西安蓝田县华胥故里举行。你知道华胥氏踩踏的脚印是谁留下的吗?是雷神!雷神即龙神。浙江临海打雷闪电叫“闪龙”,雷之声就是龙发声。因此,伏羲是龙的儿子,女娲是龙的女儿,龙的儿女自然要生得“龙身而人面”,汉代砖画上的人首蛇尾就是一种证据,中华民族自诩为龙的传人,即来自于华胥氏。不好意思,又将神话与历史绞织在一起了。没办法,反正中国的神话被历史化,历史被神话化,神话与历史像两根麻花交织在一起,怎么也分不开。这就是中国文化。华胥氏踩脚印怀孕的忽悠,在中国开了个先河,致使以后女子怀孕的忽悠之事层出不穷:炎黄是同父异母兄弟,他们的父亲少典娶了有蟜氏一对姐妹,姐姐女登因龙缠身而孕,生下炎帝;妹妹附宝因观电光绕北斗而孕,生下黄帝;淖子氏阿女因感瑶光而孕,生下颛顼;有邰氏姜嫄踩巨人足迹怀孕,生下后稷;有娀氏简狄吞燕卵而孕,生下契;陈丰氏庆都直接与赤龙交媾受孕,生下尧;修己吞神珠薏苡,生下禹;握登见虹意感而孕,生下舜……《汉书·高帝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原来汉高祖刘邦是他的母亲与蛟龙交媾生下来的,此事“太公”亲眼所见,不会是假的吧?有哪一个男人愿意捡一顶绿帽往自己头上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