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峰||陪你一起看草原
文摘
2024-08-23 15:00
浙江
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片的绿,如果你昨晚因为折多河的喧哗和激情让你无法安眠,今天偶尔打个盹,那么当你醒来时看到的还是一片一片的绿。只是这绿似调色板一般地在变幻着,迎着阳光这面斜坡是带着嫩黄色的翠绿,藏在沟壑边缘的是墨汁染过的深绿,这漫无边际的湿地又是闪着彩光的浅绿。这绿的世界,让人的眼睛都冒出“绿豆花”了。再过几十公里,当车子进入塔公草原后,这绿丝毫没有减弱,只不过总体平坦的地势让这绿的世界更加微妙微肖。这张绿色的地毯就这么铺天盖地地把大象、狮子、野兔,馒头、包子、胡拉太和各种噶啦宝贝等模样的山川地形一网打尽,整个草原就剩下几条弯曲、泛着微弱波光的流动的河流和星星点点的黑牦牛和白绵羊。在没有白云的当下,天空淅沥,草原湿润,大地显得沉重。一会儿,司机加大了油门,许多石塔和经幡在窗前一掠一掠地飞过,我想拍几张路旁和嵌在草原上的藏式民居都十分困难。但是你别发愁,这偶尔路过的一群牦牛会帮你的忙。当车慢下来,你会看到赶路的人那张彤红带黑的脸上写着神定气闲的表情。抬头往山坳看去,一堆堆红得发紫的建筑群浮现出来,旁边往往还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寺庙。我发现,依山而建、逐水而居的习惯,不但在祖国东部,连藏族也一个德行。到了稍微偏僻的草场,就会看到三三两两的毡房密密地挨着,旁边或停着一二辆轿车或摩托车。有时偌大的草原被栏栅围着,估计这是牧民承包经营的“责任田”。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塔公镇。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司机说,草原里有健步道、瞭望台、有马术表演、有塔公寺、有街区的特色小吃,并叫我们自行玩,他到时候来接我们。一路上,我对于草原已经了然于胸,对于司机的推荐有点不以为然。我说,路上的草原不是更生态吗?这里就是多了个栈道和瞭望台而已。妻子说,也不一定哎,既然要收门票,总有点看头的。一个同事说,那我们就去旁边看后再说。环视周遭,草原风格大同小异,于是我们来到一个小山嶝自行游玩,免得卖东西的、导游的、马场的人缠住手脚。漫步在草原上,仿佛脚下是软绵绵的地毯,如同踩在浮云上,让人轻盈无力,顿感时光拖住了脚步,突然慢了下来。露珠在草尖上闪着光亮,如同大自然精美的珍珠镶嵌在绿色的织锦上。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那么纯粹,那么入心,一阵阵凉风吹来,让人心旷神怡。抬头望处,草原宛如藏族姑娘用鲜花和青草编织而成的一张巨大的氆氇,岚雾、鲜花、森林、雪山、寺庙、佛塔、玛尼堆、风马旗,还有星星点点的牛羊,水草边飞起的黑顶鹤,时隐时现的牧歌,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真、那么纯,那么悠扬、那么治愈。你看,河边的几只小羊羔不知水的深浅,想试下水性,一脚踩下去,似乎被汤水烫到,立即缩脚转头躲开。偶尔,一两只牦牛悠闲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它们或低头啃草,或抬头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然后不慌不忙地走向它们的群体,那份随性与自由,从容与淡定,让这个世界显得更加祥和、安宁。其实,看着这牛羊,总是在内心深处生出一些爱怜、悲悯和无助。这么温厚淳朴、憨态可掬的牦牛和绵羊,老天给了你们那么多的天地,那么多的草料,本来那是多么受宠若惊的事啊!但是你们却为什么处于生物链的最低端?你们不知道吃得越多,长得越肥,越容易成为狼的饱餐之食、人的刀俎之肉吗?哪怕是自己病死,连秃鹰都要觊觎你们的腐肉。你们还是悠着点,让小花小草也多绽放下绚丽的色彩吧!稍远处,在那个草原公园里,栈道上行人多了起来,人们在瞭望台和经幡旁拍照,无限撷取这里蕴藏的美丽和好运。一会儿,草原盖起了许多白色的帐篷,有三五成群的人围坐在一起。我想,现在十一点钟的时点,他们一定会泡上一壶酥油茶,谈笑风生,品味人生。是啊!多么令人羡慕的慢生活啊!在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纷扰,放下心中的杂念和烦恼,与一株草、一朵花、一只动物对话,慢慢呼吸自由清新的空气,静静聆听大地河流的天籁之音,轻轻感受季节的脉动和内心的节拍,这在我看来是神仙一般的日子。当年孔子夸赞他的学生颜回,这样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则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说人的生命快乐本来不需要多少物资财富的。记得小时候生活在盐场,一家六口人住在二十多平方的小平房里,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可谓“水缸锅灶连眠床”,也觉得很幸福。而现在,许多人腰缠万贯,锦衣玉食,但是还觉得不足甚至痛苦。我想根源就是人变得没有草原人们这样的纯粹了,有一种无形的欲望把人引向了歧途,人成了金钱财富的苦役,进而丧失了对生命本有的快乐。老爸,快看啊!女儿指着远方的雅拉雪山。这座雪山真是仪态万方,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不同的形态。有人说她是一顶皇冠,有人说她是花瓣簇拥的莲花宝座,甚至有人说她是一个端坐的弥勒佛。我想,被称之为神的事物各种美丽的描绘都是神形兼备的。雅拉雪山坐落于道孚县和康定市交界处,海拔5820米,是康巴地区四大神山之一。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山腰雪松环抱,美不胜收。每逢良辰吉日,雪山旁就会升起一朵蘑菇状的白云,犹如祭祀的轻烟。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对此多有描述,也由于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对此山的看重,因而历代是周边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雅拉山麓星罗棋布地排着大木雅寺、塔公寺、惠远寺等众多寺庙。除塔公寺在镇区外,其它几个寺庙都要绕道经过几个村庄才能观瞻。我们几个人作为自由行的散客,对于寺庙,只是当作名胜古迹来欣赏,当作文化现象来观察,所以就近看个大概。当时草原回来恰逢大雨,我们就打着雨伞在寺院广场和庙宇边转了下,拍了下照片,向门口一位残疾乞丐捐赠了点钱,然后听旁边的管理人员介绍寺庙。出人意料的是,塔公寺在当地的影响力非常大。塔公寺,全名“一见如意解脱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寺庙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寺内保存着一尊与拉萨大昭寺相同的释迦摩尼像,传说是文成公主经过此地时,唐太宗赐给吐蕃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牛拉马驮都动不了,于是文成公主就命令再造一个同样的佛像供奉在塔公寺里,原像才得以运往拉萨。所以,当地就流传着到了塔公寺见了这尊佛像,就等于去了拉萨大昭寺,而不必舍近求远的说法。这个传说的历史真实性有待商榷,但是老百姓坚信至今的本身就说明文成公主为促进汉藏的友谊而和亲,并为此做出了三十年的巨大贡献,成就了汉藏二百年的和平,受到藏族人民的爱戴。这时,来了两个中年藏族妇女和几个汉族游客来拜觐佛像。我看藏族妇女一进入大殿就脱掉鞋帽,念念有词,三跪九叩,做着许多仪式,感觉很“专业”。这种用行动诠释虔诚的做法,已经超出常人的想象力,有种舍身求法的精神。汉族游客一开始就扫微信捐钱,然后三拜解决问题,有点“市场化”的味道。不管是藏族妇女还是汉族游客拜谒佛像的套路有多么的大相径庭。我想,他们是来祈求神灵庇佑、获得吉祥安康的目的是一致的。仓央嘉措诗集《问佛》有一句话让我颇感兴趣:“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就是说,内心的平衡和纯洁是解决一切烦恼的关键。佛家认为,人生都是苦厄的,其根源就是欲望,而要消除苦厄,就要戒贪。世界上的纷争、杀戮、恐惧、暴力,痛苦、烦恼、焦灼、不安等,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皆因欲壑难填。所以他们主张把人纳入整个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循环之中,不能越轨攫取。其实,道家也强调清静无为,宣扬毁智弃明,掸除可欲,使心灵归于简单和纯朴,以维持生活的和平与安宁。我想,人类的几何级数增长和对资源的消耗有一天会超过地球的承受能力,所以这样“乌托邦”式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赢虚之有数”。世界就是这样的充满矛盾,而老天的安排又竟然这般不可思议。猛然间,塔公草原的美丽、宁静、祥和,让人联想到发达国家、先进地区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参与市场的竞争而带来的环境负荷。曾几何时,各国为了在短时间内跻身世界民族之林,拼资源、拼消耗、拼污染,即弗洛伊德的生本能,但是它潜藏着不可持续的死本能。在这个竞争中,人们陷入到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喧嚣和狂热之中,内卷、焦虑、彷徨,纷争、掠夺乃至战争由此而生,人类进入到不能自拔的漩涡之中。塔公草原,这个格萨尔王曾经征战过的草原,当狼烟褪尽,白云袅袅,天空碧蓝的那一刻,人们一定觉得这里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从身边藏族人的穿着和表情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不一定富裕,但一定拥有一颗淡然的心。在我看来,他们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了这片广袤的草原、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和平和的生活。塔公草原,不但是菩萨喜欢的地方,也是我们喜欢的地方。此时此刻,妻子也沉浸在欢乐之中,早已打开抖音,随着曲旦卓玛的深情演唱,哼起了《陪你一起看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