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什么老师有前途?

文摘   文化   2024-05-29 22:04   四川  




landmark of tomorrow academy.

·

写在前面的话:

可见的未来,教师腹背受敌。根据北师大乔锦忠研究团队测算,由于少子化,到2035年要减少两百万中小学教师岗位;另一边是AI的冲击,按清华心理系主任刘嘉的看法,95%教师会被替代。面对这种前景,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老师是不可替代的?本文试做一点探讨,不在正确,在乎激发思考。


1,什么教师会被AI替代


——重复教授标准化知识的老师


这个是AI的天赋,人类就不要想比了。就像汽车发明后,不要妄图和汽车比赛跑得快。印刷术发明后,抄写员就消失了。


而且AI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不会不耐烦;可以24小时响应;超级全科教师,拥有全人类全部显性知识;超级搜索与综合能力;跨学科的解释力;多媒态,调动多种感知;可以和AR和VR结合,让学生沉浸其中,获得语言达不到的感知;持续的快速迭代;模拟任何人物和角色,包括已知的任何天才教师;给予个性化的精准的知识点辅导;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材料;支持自主学习等等。还有很多我们现在想不到的本事。


在知识传授上,以目前的发展速度,AI随便一招就能击败现在的普通教书匠,何况它有十八般武艺,何况它每一秒都在长进。


围棋就是一个例子:2016年英国Deepmind公司(谷歌收购了这家公司,其AI对蛋白质折叠的预测力已远远超过人类科学家)的阿尔法狗击败世界冠军李世石,之后,所有人类有天赋的棋手都跟AI学棋。不跟AI学棋,你就没法和人类其他棋手争胜负。历史上,有几个人有福气跟着吴清源这样的大师学习?现在,任何有兴趣的人随时随地,就可以和比吴清源高几段的大师学习、手谈、复盘。如果这种现象扩展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个领域,那是一万年未有的大变局,那就是顶级教育的民主化。


——只会教学生刷题应试的老师


就是教刷题,教应试,人类肯定也教不过AI。因为刷题应试是特别模式化的东西,马上落入AI强项。按我们的国情,我感觉需要警惕的反而是用AI强化应试教育,把刷题刷到内卷的极致。


更重要的是,AI兴起后,应试教育丧失了继续存在的必要,教育工厂的倒闭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应试教育两大功能都丧失了必要性:第一个功能,培养标准化的、听话的、懂指令的劳动力,现在,这些像机器一样的人会被真的机器人逐步替代。未来,人类的希望在培养有创造力的人。


第二个功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只能采取残酷的淘汰制。现在,由于少子化,高等教育供给很快就会过剩。另一方面,AI时代的高校也面临再造问题,特别是如何培养发挥人类优势的人才。我们可以断言,擅长应试的学生长于淘汰同类,却无法和AI机器人比试。高校的再定位也会自上而下驱动中小学的变革。


另外,从过往十几年网络公开课、慕课、无校园的密涅瓦大学等趋势来看,AI极可能刺激大学的颠覆式创新,出现我们尚不知道的形态。大方向去看,这种流水线的、铁路站点式的人生模式会终结,代之以更多样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没有热情和欢喜的老师


面对这么强大的AI,老师第一大优势是人性,是人类的情感,是温度。


但是,老师的职业也需要很多付出,面对很多消耗。


够发挥人类优势,又能扛住职业考验,必须有一个支柱,也许就是当老师的天职感。换句话说,这就是我最想做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弱水三千,只取这一瓢饮。非如此不能喜悦。


没有天职感的老师很容易平庸,平庸可以对付和缓的历史,却很难涉过历史激流。


2,AI重构教育,呼唤不同的教师


鉴于AI的颠覆性,我认为教育的目标、方法、评价需要完全的、彻底的重新思考和设定。


教育目标:适应与AI共生,发挥人类的优势,帮助获得有意义的生活。


教育方法:什么是好的有待探索,现在就可以知道的是,教育工厂模式要终结,死记硬背要抛弃,无意义的刷题要取消。


教育评价:唯分数异化人,应试教育扭曲人,高考淘汰制否定人。未来的原则是,个性是珍贵的,个性化学习是必须的;发挥天赋是个体的目标,创造是普遍的生活方式。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我觉得可以作为废除应试教育之后的新地基。如果在AI的逼迫下,我们紧迫一点,加一个学会创造,五个学会可以极大丰富我们的人力资本。


也正是AI对教育的重构,呼唤着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教师。


3,碳基教师的优势


未来教育是教师和AI协同开展的,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


碳基教师能够发挥,而AI不擅长的地方主要有:

——教育情商,即孩子可以感知的真挚的关心、理解、包容、安慰、鼓励、认可

——教育洞察力,即对孩子成长的具体场域与关系、个性与心理、冲突与问题的洞察能力

——教育七艺,即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包含隐形知识的,得到实践确认的能力技艺

——教育探索力,即带领孩子探索,发展兴趣,接纳失败的能力

——教育对话力,即基于阅历,和孩子深度对话,启发孩子自我认知与发现的能力

——教育创造力,即识别并发展孩子的天赋,点燃孩子,帮助TA找到天命/天职的能力

——教育传承力,即引导孩子养成判断力,传承人类与本文明核心文化与价值观的能力


教师和AI不是各做各的,而是协同,以上七点都可以得到AI的支持:数据的,案例的,视野的,方法的,过程的。


善用AI的老师会得到先发优势,被AI赋能的老师会是领先者,几年内就可能看到AI武装的超级教师。


4,什么教师不可替代?


如果人类没有血肉差异和个性,那么理论上,全国学校一个AI加化身就可以了。


但是,人类的精彩正在于我们有天然的差异和个性,我们是肉身,我们最重要的知识都长在肉里,我们有情感去驱动我们选择,我们必须要犯错误来学习。这些,就是碳基教师存在的大理由。我们可以细分为几种类型,未来他们会组队来实现教育使命。


第一种,是支持孩子身心发展的老师,和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共处。


第二种,是个性化辅导教师,能够在AI的教授上再给予个性化、情景化、人性化的辅导,和孩子一起学习。


第三种,教练型才能训练老师,尤其是需要动手、需要互动、需要情感、需要肌肉记忆的知识、能力和技艺,和孩子一起做事。


第四种,PBL探究型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究真实问题与跨学科问题,和孩子一起创造。


第五种,mentor型牛津式导师,和学生开展深度、启发性的对话,激励,引导,和孩子一起探索更高级的生命、做事、合作、创造。


5,未来老师的来源


鉴于未来教师的核心不在传授标准化知识,而在带领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传统的师范院校培养的老师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很有可能,未来的教师需要受过通识教育,学过另一个学科,有一定生活和实践阅历的人才能报考教育专业。


另一个来源是在人类各个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确认自己对教师职业有天职感,能够把实践中的经验和技艺分享给学生的人。


还有,教育形态多样化之后,教师可能嵌入在社会运行的N个环节中。分布式的、集市化的、去中心的、共享的、联盟性的、作坊的,我只能说超出现在的想象。




有朋友会问,以上这些想法会以什么速度发生呢?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领域有个摩尔定律,每18个月性能提升一倍,也就是指数级增长。我觉得类似现象大概率也会发生在AI领域。看看chatgpt发布才一年有半,又发生了多少大事。全世界最聪明的一帮人加上天量的钱砸进去,他们不是傻瓜。去年,AI的发展让深度学习之父辛顿有奥本海默在原子弹爆炸后的感觉,我相信这位智者的判断不会是轻浮的。所以,我们最好以通用人工智能会诞生,甚至硅基生命要诞生来考虑未来,而且不远了。


有朋友可能会说,中国应试教育很难改,高考动不得,中国AI发展有N多障碍。这些是事实,但是,面对超常的事态,这些障碍都不是事。任何一个国家在AI与教育上突破,其他国家都不得不跟上。当年普鲁士率先创新出义务教育和标准化教育,英法美俄日个个都跟上。大清也在1905年废了科举。谁说将来不会第二次废科举呢?




2024.5.29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因旷野得祝福以创造.

landmark of tomorrow academy.







旷野路标
学习旷野六艺:自我立法,十倍自我管理,好好失败,重生,如何发现自己的天命,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