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测出来OER性能好的材料怎么没能商用?

文摘   2024-11-14 20:09   广东  

众所周知,现在碱水电解商用的阳极OER材料是:Ni编织网热喷涂雷尼镍粉形成的电极。雷尼镍是由Ni-Al、Ni-Zn等合金组成,在碱性电解液和活化过程中Al、Zn金属溶解,形成的多孔镍电极。


而实验室研发的催化剂,尤其是包含Ni Fe Co等过渡金属自支撑材料,OER性能大都要好于雷尼镍电极为什么这些材料没有被开发商用呢?


工程师回答说:“实验室测试条件通常是室温、1M KOH,测出来性能好的材料,我们在工业测试中也试过,可是一旦放在工业测试80℃、30 wt% KOH中,高温、浓碱、强制循环的环境下,电极很快就坏了”。


安全稳定长周期工作,工业生产最看重的


商用电极注重性价比,性价比不仅包括材料的制备成本,还有生产单位体积氢气的能耗,以及人工、运维成本,而非单纯一个性能指标


首先,合成成本方面,实验室合成的材料,比如含有贵金属、工艺复杂的,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规模化制备。


其次,在能耗和运维方面更看重稳定性,即使材料初期性能很好,但如果性能衰减很快,相应地能耗会增高,增加的电压会给系统带来更多负担,甚至引发安全隐患,需要停掉拆卸检修、重启。误工费、人工费、启停造成的材料逆电流损耗等等,代价更高。


所以对电解制氢厂商来说,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是最重要的。而目前能做到的,经过市场检验的,就只有雷尼镍而已。


为什么只有雷尼镍能在工况碱水电解下稳定,其他的材料很难做到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


我认为工况碱水测试的稳定性与材料的组分形貌有密切关系。


雷尼镍的组分是Ni-Al合金,在强碱条件下,Al金属溶解形成多孔的Ni金属,Ni在反应过程中表面会生成NiO、Ni(OH)2、NiOOH等,这些物质不会继续溶解,所以整个骨架是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多孔结构还能增大反应活性面积、促进气体扩散。


但对于实验室合成的性能好的OER材料来说,例如很多包含Ni、Fe、Co、Mo、W等二元甚至多元的过渡金属,这些材料即使合成出来是均相结构,但在强碱测试条件下,各个金属的氧化程度不同、与OH-结合强度不同,会渐渐出现相分离离后的单独两相的OER性能,很可能会低于均相结构的OER性能


比如NiFe双金属氢氧化物,在强碱测试条件下形成Ni(OH)2/NiOOH和Fe(OH)3/FeOOH混相,单独的Ni(OH)2/NiOOHFe(OH)3/FeOOH性能都差于均相的NiFe双金属氢氧化物,分析其原因是,均相结构中不同原子之间的协同效应,从原子尺度上协同优化了两者的电子结构,促进电荷转移。分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脱落,影响骨架稳定这是其一。


其二,其他的一些过渡金属比如Mo、W、Cr等在强碱性氧化条件下,会生成钼酸根、钨酸根、铬酸根等可溶性的含氧酸根离子,在强制循环的条件下,从材料中脱离溶解在溶液中,引起骨架坍塌,稳定性下降


为什么雷尼镍中同样也会发生金属Zn、Al的脱溶的情况,但不影响稳定性,而实验室合成的其他金属脱溶稳定性却不能保持呢?


我推测这跟材料的形貌或者说厚度有很大关系,厚度代表了材料的刚性程度。举个例子,我在一块钢板上打一些洞,放到十级大风里吹啊吹,推测这块钢板能扛过大风;但如果我把一块丝绸打一些洞,同样放到大风里吹啊吹,可以想象这块丝绸很快就被风摧残了。即使没有破洞,丝绸也很难扛造。


而我们实验室合成的材料,就像这些丝绸一样。绝大多数性能好的材料都有一个特点是:超薄纳米结构。更薄的材料意味着单位几何面积下暴露更多的活性面积/位点,另外,薄片结构所产生的不饱和配位优化中间体吸附,增加了材料的本征活性,所产生的不饱和配位加快电荷离域,增加导电性,这些都是性能好的原因。体现在性能上的优势,在稳定性上就表现出了劣势。


用于商用雷尼镍电极的雷尼镍粉末粒径在微米量级,经过调浆热喷涂之后,基本可以视为与镍网基底粘附到一起,粘附在镍网电极上的厚度为几十到几百微米,此时堆叠在一起的催化剂表面颗粒的粒径更大。


保时来公司生产的BLS系列Raney nickel电极实物及SEM图


而实验室合成在自支撑材料上的NiFe基材料来说,这些纳米片的厚度约为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性能好的甚至在几纳米范围。


从很多文献中也可以看到,原本明显的纳米片结构,在电催化反应或稳定性测试之后呈现出坍塌的岛状结构,而这种情况在高温、浓碱作用下会更严重。


这种结构的转变一方面会减少电化学反应面积,性能/稳定性会发生很快的衰减;另一方面,原本有利的传质扩散结构没有了,气泡的不利扩散不仅会影响电解液接触,而且大气泡带来的表面张力会进一步影响结构稳定性,最终有可能就是一边溶解剥落、一边坍缩,导致这种薄层结构不耐强碱测试稳定性。


有条件的可以做一个结构——稳定性的验证实验:


实验可以测出电极在工况下反应10 h、100 h、1000 h后的稳定性曲线,与电极表面形貌对比,观察材料结构稳定性关系。工况下性能是否下降?表面形貌是否维持?纳米结构是否部分消失或坍塌成岛状结构?


同时,为了排除实验室合成的材料中Fe的脱溶造成的稳定性恶化,可以合成只含Ni的电极材料,保持近似的纳米片厚度。同样工况反应下,观察10 h、100 h以后材料表面形貌、性能稳定性如何。来验证材料组分和形貌对工况下电催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结一下:


实验室测出来OER性能好的材料,没能商用的根本原因在于长周期稳定性没有达到要求


第一:复杂多样的合成元素在高温浓碱的工业测试条件下,很可能会发生相分离、脱溶、结构坍塌


第二:实验室合成的材料大多为纳米结构,尤其是纳米片结构,很薄,这样暴露出反应面积更多、活性更好,但越薄的结构在高温浓碱的工业测试条件下耐受性越差,发生溶解、剥落、结构坍塌。


反观之下,雷尼镍电极相对纯净的元素、以及刚性的结构高温浓碱的工业测试条件下,就比较能够保持稳定,基本运行时间在50年以上,目前很难被替代。



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一些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欢迎各方学者批评指正,交流讨论。我微信:18675601215(容容)



最后也引发另一个思考,实验室高性能OER催化剂的研究虽然具有科学价值,但如果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商用催化剂,无法用作商业催化剂的实验,还能做多久?



科泰催化
电催化入门,干货分享,科研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