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氢能企业未来的生存状况。
僧多粥少的局面短期内还是难以改变。对于企业生存一是靠自身强有力的造血功能;二是靠社会资本的哺育。对于初创型的,且具有一定科技属性以及市场比较稀缺的基本面下还是有不少机会吸引到资本的投入。但是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企业更多需要靠自己的造血功能了。因为已上市企业的实例让资本方已经有了参照标准,让原本比较模糊或者理想化的预期具体化了,现状高企的企业估值会让新的资本方没有踏实感和确定性,调低估值又让原有的投资方竹篮打水。另自己的造血功能又需要自己在刷市场存在感的同时不能再次流血,这些需要企业自己去拿捏平衡,而且维持一个相对规模性企业的成本已经不低了,再加上地主家的孩子不计成本的屁股上踹你一脚。所以,不需要讲得太明白,多数企业会艰难生存,能活下去就值得尊敬。
二: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我们现状有不少很伟大的示范项目,示范的意义本身在于探索技术路径,验证商业模式。当然这些验证既和供应链相关也和业主方相关。当然产业界也希望更多的从业主方得到更多基于事实的准确信息。当然我也理解基于某些因素的遮遮掩掩。所以结果就是市面上各种风生水起的真真假假的信息,而我们在回应这些问题的时候又是避重就轻的采用水中花,镜中月般牛头不对马嘴的方式在应对。实际上我们很多问题可以采用“真话不全说,绝不说假话”的方式去正面地呈现示范项目取得的积极向上的成果。对于一些媒体暴露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理性去应对,而不是归咎于阴谋论去贩卖各种情绪(这里先不论是否有阴谋论的问题),如果贩卖情绪除了能安慰自己还能达到继续产品出口的目的倒也值得去贩卖情绪,不然就是愚弄自己。
国内目前最大的再生能源电解制氢项目可查阅到的公开信息也就是三个:一是开机投用;二是视频展示基地但并未见实质性的东西;三是安全运行4200小时,合计50多台1000方设备累积实现供氢2236万方总量,概算一下平均每小时供应2236*10000/4200≈5300方/小时,所以设备稼动率并不高。
三:前段时间欧洲电解槽供应链对国内供应链歇斯里地的抨击。
前段儿时间一个欧洲氢能周会议上欧洲本土电解槽供应链对我们国内供应链的各种抨击,连“童工”的说辞都抛出来了,当然本人也对他们的无知或者偏见表达十足的气愤,但理性思考无所谓就是亲儿子和亲身父母透过哭闹的方式要更多的糖果和奶酪来保护自己罢了。这一顿哭闹对我们国内设备出口还是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当地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XX企业实际上产品都是在国内工厂生产出口的;还有另外一家欧洲企业也是在国内生产再高价买到北美市场。所以他们也真是没有底线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但我这里更想表达的是我们国内供应链要思考的问题。国外很多生意场的商业思考逻辑是:成本+利润=售价,意味着不赚钱的买卖他们不干;而我们的思考逻辑是:售价-成本=利润,意味着我们只要能卖出去赚不赚钱都干(策略性的市场存在),也基于此商业逻辑导致负利润或者压迫供应链达到平价,这样也会对刚刚建立的供应链也会造成伤害,或者影响品质。当然有利有弊,利的我们也靠该模式在其他行业既培养了企业狼性也取得了成功;弊端是我们企业和从业者付出了很多,而且是自家人先真刀真枪论战一番,拼个你死我活。当然也有一些知名的值得尊重的外资企业主动落户国内或者和国内供应链做一些合作来真正解决他们自己该面对的问题。
四:真正制约氢能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实际上,我觉得已经很快了,相比其他行业的发展轨迹和周期,氢能已经发展很快了(尽管科技可以压缩时空)。我们行业内觉得氢能卷,但是在光伏圈以及储能圈都觉得我们是没有见过世面。但无论如何认知,实际层面上市场还没有能完全接纳我们从业者的热情,才出现开篇讲到的僧多粥少的局面。讨论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家都会提到政策、技术、成本、亦或是消纳场景等等,各有各的思考逻辑。但我觉得这都是现象,本质上是氢能的内在驱动力还不足,更深层次的是现阶段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还没有表现出来。这些内驱力更多是来自于政府基于现有产业结构和能源格局深层次的规划而引发的终端需求。尽管在各个环节上都事实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瓶颈”问题,但内驱力不足的背景下就会让这个过程持续很长。内驱力既需要一些事件去触发,也需要水到渠成!
以低代价获得再生能源,然后用来制氢是氢能源发展的基石,没有该基础几乎就没有氢能源的未来,尽管现阶段关于一次氢的来源报道屡见不鲜,但这和再生能源二次氢的发展并不矛盾,下一个话题会简单聊一聊一次氢。我们不需要再去纠结为什么一定要把“电转氢”这个逻辑了,因为电仅仅是电,而氢不仅是电,还可以是化工合成的前驱体,还可以是广义的能源,用来烧、用来电化学热电联产等等,所以基于此会让原本仅仅是“电”的局限应用场景有了无限的扩展。至于氢气的消纳目前的确有些瓶颈导致踟蹰不前,但对原有黑灰蓝氢的应用场景替换终究是会发生,更何况还有更广的新增绿氢(用来脱碳的新增应用,如广义交通、氢冶金、氢热电联共、氢储能等)场景。
曾几何时,我们在科普氢能源的开篇大概都会讲“氢是二次能源,自然界并未有大量的H2单体存在”。实际上以最近的研究和报道来看,这个概念已经被颠覆了,如果报道属实,比如:2023年12月初,法国政府批准了第一个天然氢勘探计划,在法国洛林地区一个老煤矿的矿床下面,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天然白氢矿床。根据估计,这个矿床储量或达全球每年氢气产量的一半,接近4600万吨。类似的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报道也接憧而至。所以氢也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一次能源,或许不久的未来,来自地下的天然氢可以像天然气一样供应给全球各地。当然我们也不要太担心天然氢会影响再生能源制氢的未来。既然是地下储量一定会有地域分配问题,就像再生能源的天赋异禀一样,所以如果有大量一次氢的存在,我认为会更好地促进氢能源的发展,也会与再生能源制氢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实际上目前能看到一些进展的制氢路线已经很多了,包括比较成熟的碱性电解水制氢ALK、PEM电解水制氢;以及正在快步进入商业化应用的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和阴离子交换膜制氢AEM;还有如光解水制氢、直接电解空气制氢、无膜电解法、两步耦合法、干式电解法等等尚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新技术,往往让一些投资机构不知该如何判断哪一种技术是未来的王者。我想在这里表达的观点是每一种技术都是动态的在发展,我们很难去武断的从QDCST(品质、交期、成本、服务、技术)几个维度综合去下结论,但是从生产商这一端看务必要从以上几个维度去促进自己既定的技术路线去研究发展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从客户端看我们不需要特别关心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是未来,我们更应该关心所选择产品的“性价比”,尤其ALK和PEM以及AEM很可能实现殊途同归!
一个能在众多领域推广使用的产品或者事物,除了技术成熟度、经济性等因素外,能被代表最大消费群体的老百姓认知接纳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所以个人观点,比如氢能的应用在大型商用车辆推广的同时,也可以在更基层的广大老百姓应用层面发力,比如两轮氢能摩托、三轮氢能小车等等;比如在天然气管道里的掺混,逐步从无到有,提高掺混比例,假设最终以20%的比例进入天然气管道,消纳量和能减少的天然气进口量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值。当然在大量进入老百姓应用场景前一定要解决掉安全问题,尽管老百姓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会有很大容忍度。这个过程也要通过实例示范来解决基层大众的认知和教育问题,就像大家最原始时对电、煤气、天然气的认知一样,尽管有隐患,但是能被理解、管理、直到接纳。
消纳。这两个字不仅适用国内也适用全球。以国内来看多数具有电力以及再生能源资源等企业在电源侧占尽优势,本身上一些制氢项目不是太大问题。但没有大场景的消纳。所以多数企业选择了观望,而不是延伸产业链到化工合成侧(合成氨、甲醇、或者其他)既有不是自己熟悉领域的原因,也有绿色合成物需求还不明朗的担忧。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尝试着去延伸到化工侧,但进度也并不乐观。究其原因还是绿醇绿氨市场有些有价无市,以及和传统化石能源的竞争力弱。归根结底还是所谓得“碳”市场还未真正起到作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绿色能源没有任何竞争力。
气体纯度导致的安全和能否使用问题。冷启动、热启动、最低工作负载以及连续快速变载真正遇到的问题的一次出口(未经过纯化)氢气纯度和氧中氢。往往大家看到外界都是在用纯化后的氢气纯度在表达性能。实际上大家应该更关心未纯化前的纯度。一是氧中氢会直接影响到安全;二是基于纯化能力一定的前提下,一次出口氢气纯度低下的时候往往经过纯化达到99.999%的纯度需要3~4小时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传统碱性电解设备没法做到“荷随源动”。所以讨论能否快速响应、低负载工作、快速冷启热启一定要基于必要的一次出口(未纯化)前的气体纯度来讨论和说明。还有一个潜在问题,如何在一次出口侧准确以及尽快(最小的时间滞后)反应纯度。
目前一些再生能源(风机和光伏)制氢项目对实际日照以及风速变化的预测不准确甚至无效(期望值太理想),在长时间连续不稳定波动情况下电解槽几乎没有办法产出合格气体,当然也有破解之法但不一定是最优解。加大电池储能配置或者采用高性能电解槽(就是低负载、冷热启、快速变载工况下都有满足需求的气体一次出口纯度)。
目前很多业主方希望有一个完整的超能力单位能提供从离网再生能源组网、到电解槽电源侧的能源管理、再到电解槽的高性能工作、再到制氢后的非稳态消纳。这的确也是很多大项目迟迟不能进入项目启动以及项目投产、项目达产的真正现实问题。电解槽的性能已经有很多相关讨论,这里不再赘述。这里重点想表达的是完美或者完整设计方案的欠缺。这里涉及到电力设计院(含再能能源电力设计)、新型微电网(或局域网)、电解系统电源制造商、电解槽(和系统)制造商、气体的存储、化工合成场景的非稳态消纳。这个过程里面涉及到了很多专业,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院有能力覆盖这些专业。以我大大小小接触过的这些设计院、设计人员有一些有些基本概念,也有一些有些基本模型,但还是离实际需求有较大偏差。因为一个新生的业态,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一些时间和具体项目去积累更多工程经验。
未完待续。。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