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国产创新药物西妥昔单抗β,开启肠癌治疗新纪元。
CRC 治疗进展与挑战:新药研发与基因检测普及的关键性
根据2022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CRC在我国的新发病例高达52.71万,死亡病例为24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四位[1],疾病负担沉重。
朱骥教授表示,约70%的CRC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出现转移,标志着病情进入晚期阶段[2]。尽管基因检测技术和药物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CRC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显著改善,但对于CRC的治疗仍存在诸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目前,对于CRC的治疗以主要以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自2005年全球首款抗EGFR药物西妥昔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CRC,此后的十多年里国内CRC领域再无抗EGFR同类靶点产品问世,临床用药选择相当有限。此外,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仍有诸多晚期CRC患者未进行基因检测而直接接受治疗,导致患者无法从精准治疗中获益。因此,针对CRC的诊疗现状,通过加强新药研发、提高基因检测普及率以及优化治疗方案,是满足患者临床需求、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方向。
CRC 治疗革新:西妥昔单抗β引领创新之路
PRO 报告: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治疗策略的新途径
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新篇章:MDT 与转化治疗双剑合璧
CRC发生肝转移意味着进入到晚期阶段,但是CRC与其它瘤种不同。CRC的肝转移是一种特殊状态,多数情况可能仅局限于肝脏,所以即使是患者发生肠癌肝转移,也可以通过转化治疗,将初始不可切除的肠癌肝转移转化为可切除,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张俊教授表示,肠癌肝转移并不是一个不可被治愈的临床状态,也并不是所有的肠癌肝转移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在应对肠癌肝转移这一复杂临床挑战时,首要倡导的是MDT(多学科团队协作),这一模式集合了肿瘤内外科、结直肠外科、肝脏外科、影像科以及局部治疗、放射治疗和肝移植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病例的讨论,从而为患者制定更为精细和全面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次,转化治疗作为一项关键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综合运用化疗、靶向疗法与新型药物将原本临床上判定为不可手术切除的肠癌肝转移病例,转化为具备手术切除条件的状态,从而极大地拓宽了患者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即更多患者因此获得手术机会,更在于质量的提升——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及长期生存率均有望显著改善。
在转化治疗中,客观缓解率(ORR)不仅是评估治疗效果的直接指标,同时也是预测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西妥昔单抗β与FOLFIRI联合方案用于RAS/BRAF基因野生型mCRC患者的一线治疗,其临床研究数据显示[3],mPFS显著延长至13.1个月,患者的ORR也高达69.1%。这一系列数据不仅有力证实了西妥昔单抗β的治疗优势,更彰显了其在转化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通过MDT的紧密协作与转化治疗的合理应用,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策略,以期改善患者生存预后。
新辅助治疗:肠癌治疗的革新之路,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新辅助治疗不仅能显著提升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尤其是实现关键的R0切除,还能有效清除微小转移病灶,进而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此外,通过术前对肿瘤药物敏感性的评估,新辅助治疗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指导。因此,术前采取新辅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陈功教授表示,新辅助治疗在肠癌治疗领域已展现出显著成效。通过双免疫联合的新辅助治疗方式,使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CRC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显著提高,且未增加额外的安全性风险。在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通过精准分层和精细治疗,形成了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的综合术前新辅助治疗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通过ICIs联合新辅助放化疗(nCRT)对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pCR率显著提升[6]。而对于中低危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则在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模式,甚至联合免疫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西妥昔单抗β在蛋白制备上采用CHO表达系统,以及在糖基化修饰上的设计,不仅带来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同时也提高了ORR(高达69.1%)[3],这与新辅助治疗的主要目标相契合,即通过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高度,从而达到可以实施手术切除的状态。总而言之,在精准医学的推动下,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综合治疗模式的创新,新辅助治疗将会给肠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晚期CRC 化疗:精准施治,个体化方案引领新篇章
当前在晚期CRC的治疗领域中化疗仍是治疗的“基石”,在这个“基石”之上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联合治疗的探索,已展现出不错的疗效,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方勇教授表示,在晚期CRC的一线治疗实践中,多种化疗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FOLFOX方案作为一线治疗策略,即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5-FU)的联合应用,已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奥沙利铂不耐受或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FOLFIRI方案则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替代选择,该方案利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伊立替康,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的修复机制来实现抗肿瘤效果。此外,XELOX方案通过引入口服形式的5-FU前体药物卡培他滨,不仅简化了给药流程,还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便利性。对于体能状况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更为强效的三药联合方案FOLFOXIRI(包含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以期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需警惕其可能伴随的较高毒性和不良反应风险。
在制定晚期CRC的化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多方面因素,包括病理特征、体能状态、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药物耐受性以及个人偏好与意愿等。尽管全身化疗通常作为初始治疗策略被广泛采用,但具体方案的规划须依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患者的个体化生理状态进行精细调整。对于体能状况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强度更高的化疗方案,如FOLFOXIRI方案;而对于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则建议采用更为温和的单药或双药化疗方案。对于老年患者或患有其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仔细权衡化疗的潜在益处与潜在风险,以避免过度治疗带来可能的损害。此外,制定化疗方案时还可以结合基因检测结果,例如,对于RAS野生型患者可考虑联合EGFR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β),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因此,在实施化疗的过程中,必须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以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化疗策略,确保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滚动可看完整版):
[1]Han, B.,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4. 4(1): p. 47-53.
[2]SHAUKAT A,LEVIN T R.Current and futur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strategies[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2,19(8):521-531.
[3]西妥昔单抗β说明书
[4]AREM PH D H,LANDRY PH D M,BERG PH D C,et al. Quality of life among cancer survivors by model of cancer survivorship care[J]. J Psychosoc Oncol,2021,4(8):1-13.
[5] ARNOLD D,PRAGER G W,QUINTELA A,et al. Beyond second-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 Annals of Oncology,2018, 29(4):835-856
[6]Xia F, Wang Y, Wang H,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 immunotherapy-based 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 or microsatellite stable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torch)[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4, 42(28): 3308-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