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即癌细胞扩散至软脑膜及脑脊液,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具危害性的并发症之一,往往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1]。在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NSCLC中,LM的发生率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带来的生存期延长及TKI对脑脊液(CSF)渗透不足可能是主要的原因[2]。无疑,EGFR-TKI是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但对于LM患者,由于研究数据的欠缺,尚无确切的标准治疗策略,如何控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仍需进一步探索。
近年来,研究揭示CSF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与患者预后不良之间存在密切关联[3]。然而,尽管这一发现为理解LM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但对LM分子表型的深入理解仍然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潜在治疗靶点的有效探索。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一项题为“Proteogenomic Analysis of CSF Reveals Distinct Molecular Patterns of 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in EGFR-Mutated NSCLC”的研究(摘要号:MA07.08)[4]为LM生物学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 论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研究中发现,CSF中的ctDNA与LM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ctDNA可能作为监测LM进展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pIgR的高表达同样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未来临床研究可考虑进一步验证plgR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靠性,以帮助医生尽早识别LM患者,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连续监测来判断治疗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的可能性:鉴于pIgR在LM中的关键作用,针对这一靶点的靶向治疗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需深入探索pIgR在LM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小分子药物或单克隆抗体等方式抑制plgR的功能,以延缓或逆转LM的发展。这一方向的临床试验或能够为LM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从而改善其预后。
个性化治疗策略:通过将LM划分为两种具有不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亚型,该研究为LM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亚型,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或免疫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审批编号CN-146500; 过期日期2025-1-29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