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EGFR ex19del亚型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EGFR-TKI一线治疗的临床疗效: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6]
方法:
结果:
表1. 17种EGFR ex19del亚型的突变发生率[6]
经典组和非经典组:两组一线TKI治疗的中位PFS分别为13.5个月和19.3个月(p=0.18),中位OS分别为44.1个月和77.0个月(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基于插入突变、缺失起始位置和缺失长度的亚组分析:在总人群中,缺失长度15n的患者中位OS较其他缺失长度的患者更短(44.1个月 vs 77.0个月,p=0.03);基于是否存在插入突变、是否从E746开始缺失的亚组之间,中位OS无显著差异(P>0.05);而起始于E746的插入突变患者显示出更长的中位PFS(29.7个月vs 12.5个月;p=0.042),但中位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 不同TKI治疗:在接受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TKI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中,中位PFS相似(p=0.43),中位OS也无统计学差异(P=0.09);在经典组和非经典组中,患者接受一、二、三代TKI治疗的PFS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但经典组的OS差异显著(P=0.034)。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接受第一代TKI的患者相比,接受第二代TKI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HR=2.747;P=0.04);缺失长度为15n的ex19del也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HR=0.329;P=0.04),然而,在多因素分析中,缺失长度15n和OS无相关性;此外,多因素分析还提示,有插入突变的ex19del可独立预测较好的PFS(HR=0.311;p=0.03)。 继发性T790M突变发生率:接受一代和二代TKI治疗的患者,继发性T790M突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55.9% vs 53.8%;P=0.90);起始于E746的ex19del亚组获得性T790M突变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起始位置的亚组(64.7% vs 30.8%;P=0.04);经典组和非经典组、有插入突变的亚组和无插入突变的亚组,以及缺失长度为15n的亚组和不同长度的亚组之间,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筛选了2016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总共1964例接受EGFR-TKI治疗的EGFR ex19del晚期NSCLC患者。通过计算模型生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不同EGFR ex19del亚型的分子特征及其对TKI的敏感性。采用逐步Cox比例风险回归选择变量,构建后续生存列线图。
本研究共纳入401例患者和17种EGFR ex19del亚型。结果提示,在一线接受三代TKI治疗的患者中,E746_A750>X和L746_A750>P亚型的中位PFS低于其他突变亚型的患者(10.6个月 vs 22.6个月,p=0.0069;12.8个月 vs 22.6个月,p=0.027);一线接受一代/二代TKI,以及二线TKI治疗的患者,不同EGFR ex19del亚型之间的中位PFS无明显差异。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分类,E746_A750>X、E746_S752>V、E746_P753>VS和L747_P753>S被归为CLASS 1/2G组,其对一代/二代TKI的结合亲和力低于其他EGFR ex19del亚型;而E746_A750>X、E746_S752>V、L747_A750>P和L747_T751>P被归为CLASS 3G组,其对三代TKI的结合亲和力低于其他EGFR ex19del亚型。PFS分析结果提示,在一线和二线接受一代/二代TKI治疗的患者,CLASS 1/2G组患者与其他患者之间的PFS无明显差异;在一线和二线接受三代TKI治疗的患者中,CLASS 3G组患者的中位PFS短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结论:
结语
以上两项研究分析了EGFR ex19del不同亚型对TKI治疗的敏感性、耐药机制以及预后差异,提示即使是同一突变类型,不同的亚型也可能对TKI治疗有不同的反应,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优化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方案,从而推动精准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未来的靶向治疗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基于突变类型的分类,考虑更细致的分子亚型特征。因此,还需对突变亚型做更深入的机制研究,以期为精准医疗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审批编号CN-145462;过期日期2025-1-14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