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外向善交际”绝对是个加分项,他们处理起人际关系游刃有余,总是轻松成为全场焦点。
但意外的是,我们发现这一规律似乎并不适用于友情。
从莫泊桑笔下的“漂亮朋友”杜洛华,到《红与黑》中的男主角于连,擅长社交的角色总是被与“轻佻、卑鄙、利用别人的情感谋上位”等形容词和描述联系在一起。
就算脱离文学作品回归现实生活,“交际花”们也总会在谁是最不值得深交的提问中“名列前茅”。
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我们首先来给本文要探讨的“交际花”下个定义:
假设在一群人当中任意两个人都恰好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那么我们把此人称之为“交际花”。
估计很多“友情脑”在读完这句话后,就已经浑身不适:
“ta的朋友是不是未免太多了一点?”
尽管这种情绪隐蔽、难以启齿,但面对朋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涌现过:
“我想要成为你最重要的人。”
“如果你只是我的,那就好了。”
并且很多人会把社交关系的远近亲疏,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甚至看成极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一旦发现自己不是对方的唯一,挫败,失落,甚至是怨恨的情绪会将人一点点吞噬。
“我把ta当作最好的朋友,可ta最好的朋友却有一堆人。”
虽然对方没有做错什么,可这种被动的友谊顺位下跌,也足以让许多人对“交际花”朋友敬而远之。
因为每个个体能够投入社交互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当参与过多的社会活动,用于维系具体友情的精力也将被过度分散。
更可怕的是,一旦友情失去了用心“经营”的力气,那么用于粘合两个人的多半只有“钻营”。
“钻营”的友情真的会好吗?
通常情况下,“交际花”的“好人缘”有两种获得方式。
一种是真心待人、真诚处世,让人如沐春风都愿意和ta做朋友,活脱脱的“人类好朋友”。
另一种,朋友在ta那里只不过是随时可开启的“人脉”,省去“以真心换真心”的费心劳力,只留下“交个朋友”的草草名目。
后者也是很多人不喜欢和“交际花”做朋友的原因。
第一次见面就可以自然地喊着“亲爱的”,拉着手诉说着两人十辈子修来的缘分。
这种“自来熟”不讲原则,没有个人立场,看似是所有人的朋友,其实对谁都不是朋友。
习惯交浅言深,甚至以一个朋友的隐私来换取另一个朋友的亲近。
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很难做到完全没有摩擦和冲突。
因为人缘差距悬殊,一点小误会便足以让人被以“交际花”为核心的集体孤立。
我还可以和ta做朋友吗?
尽管不喜欢“交际花”朋友的理由有很多,但如果走到杯弓蛇影,谈虎色变那一步,我想,倒也大可不必。
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多么好,也没有多么坏。
不如抛开身份标签,去看看那些具体的、真实的人:
“交际花”可能就是每周末喊你来参加饭局、一起party的那个热心组织者;
也可能是当你面对陌生场合手足无措时,那个和所有人谈笑风生、互留联系方式的“社交悍匪”;
甚至可能是你家楼下熟知所有住户家长里短、爱下象棋的大爷,以及爱跳广场舞的大妈……
他们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是一切最新消息和八卦的汇聚地,也最爱在你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
有人说,人际交往的本质是凿壁偷光,是共享他人的磁场。
而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独特的磁场,有的人理性,有的人欢脱,有的人躁动不安,有的人稳重专注。
有的人身上的磁场类似食肉动物,横冲直撞轰轰烈烈,有的人则偏食草系,心有惊雷生似静湖。
能在短暂的相遇里,从他人身上被照亮一小束光,便已是一场莫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