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有两个女孩穿着吊带上衣在景区内游玩。
一位骑电瓶车的中年大叔,用充满敌意的眼神上下打量后,开始了一通说教:
“一个女人穿成这样就是在勾引男人……这样穿只能给你未来的老公看。”
没想到热搜刚过去短短两三周的时间,又有女生穿吊带被路过的大姨羞辱:“没家教,像个荡妇。”
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吊带衫,现在却让女生们拿在手里犹豫再三:这到底还能不能穿?
当气温逐渐逼近四字开头,空气中弥漫着难以忽视的燥热因子。
脑海不自觉浮现《夏日》中的歌词:“你选的吊带颜色更清凉,想要薄荷色的夕阳。”
出门放风也好,沐浴在阳光下也罢,夏天和吊带衫是最佳配合,总是透着令人向往的度假味道。
女孩们衣柜里闲置了一年的清凉吊带,终于又被翻箱倒柜地找出,获得青睐。
简单的设计,基础的颜色,随手抓一件都不用费尽心思想搭配。
都说时尚是个圈,20年一轮回。
翻看妈妈辈上个世纪的老照片,大胆前卫的穿衣风格不输现在,穿吊带衫早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穿搭。
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何二十年后,简单的一块布料被赋予了道德色彩,成了“伤风败俗”的代名词。
仿佛穿吊带不再是为了清凉舒适,而是为了穿给别人看的;
穿吊带的女孩,也不再是一个好女孩?
在这场风波里,不乏一部分支持路人、质疑吊带的声音。
他们给女生戴得帽子一个比一个高,包括但不限于:带坏小朋友,侮辱路人的眼睛,挑起异性的邪念……
很多女生急于自证:“我不是,我没有,穿吊带只是凉快或者好看,我没想那么多。”
可双拳毕竟难敌四脚,面对潮水般的质疑,午夜梦回,许多女生脑海也会闪过一个念头:
“如果我没把吊带露出来就不会有这些事发生,坏了,难道真是我的问题?。”
可事实上,只要评价的话语权掌握在他人手里,无论穿得露还是不露,女孩们都无法交出满分答卷。
穿汉服元素上街?好的,你穿奇装异服,一定是为了博眼球、博流量。
穿短裙短裤?好的,你腿粗还敢露出来,一定是个有碍观瞻、影响市容的胖子。
所以你看,真正需要改变的是那些有偏见的人。
衣着从来都不该承担偏见与误解。
当我们在谈论穿衣自由,
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探讨交流,“穿衣自由”这个话题在网络上早已不新鲜。
偶尔也会觉得舆论好像已经很宽容了。
那些穿着性感前卫的女孩评论区,不再充斥着“暴露”和“不合适”,反而是清一色的“姐姐好辣我好爱”。
女明星穿礼服时“捂胸口”的举动,甚至会被指责:“既然已经穿了性感的裙子,为什么就不能大大方方露出来?”
经常在网上冲浪的年轻人大部分都默认,都2024年了谁还没有穿衣自由呢?
可事实是:很多女生,还真就没有。
当“穿衣自由”被片面地解读为“大胆”“性感”,我们就从一个极端跑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跑向自由的过程中掉进了伪自由的坑。
例如,在强调“高级感”和“松弛感”的当下,穿小香风的女孩被吐槽是用力过猛的“精致土”。
碎花、蕾丝、泡泡袖都是显廉价的灾难元素,映照着来自五线小镇的不入流审美。
观众缘一向很好的宋轶,因为几张“好嫁风”定妆海报被观众狂骂。
因为这是在迎合男性的低幼审美,不够“飒”,不够“大女主”。
但本质上,“穿衣自由”应该是向内的,而非对其他人的审美进行干涉。
换句话说,那个审美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这个审美属于我们自己。
它不必是某个固定的标准,也不必是某种“对抗”的姿态,甚至都不需要“恒定”。
比如,女孩们周末辣妹风出街,也不妨碍在工位素颜背心大裤衩。
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场景下,“审美”都会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形态。
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建立面对偏见的勇气和消除自我怀疑的过程——“喜欢,穿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