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叮嘱父母一定要买A品牌的电器,但父母却买回家B品牌的电器。
和朋友约好周六出去玩,你还为此安排好自己一周的洗头日期,结果却临时被告知改到了周日。
在超市为第二天的早餐采购面包,另一半告诉你自己不吃只买一份就好,结果半夜肚子饿就在你睡觉时悄悄吃掉一半面包。
这时,你会抓狂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么恭喜,你有很大几率被确诊为“秩序敏感”。
即,难以忍受某些认定的秩序被打破,对打乱秩序的任何变化都异常敏感。
他人眼中很正常的“计划有变”,都会在心里激起一场情绪海啸:生气、烦躁、甚至崩溃。
具有秩序敏感性的人对事物的秩序和系统很敏感。
他们擅长找出隐藏在混乱中的规律,喜欢规划,对混乱和无序的环境感到不适。
倾向于按部就班地处理事情,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不喜欢临时决定或随机的行为。
这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小的时候内心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
还处在孩子阶段时,会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
比如门一定要自己开,玩具一定要放在某个地方,否则就哭闹发脾气。
这看似无理取闹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在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这也是一个人安全感的最初来源。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必须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成年后才能发展出安全感和归属感。
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需求,觉得这是不听话的表现,去管教或者强硬地打破孩子的规则,他们就很难建立对世界的信任,长大后也会更容易焦虑不敢放松对生活的控制。
然而,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不变,也不会按既定的方式出牌。
没能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的人,经常在失序中苦苦挣扎……
如果你也曾被秩序敏感困扰,不妨试着重新建立自我评价体系:你不必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秩序混乱”,是因为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够即兴发挥,解决临时出现的“失控”。
但大部分情况下,秩序被打破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而还能让人通过那些不敢打破的秩序,去看见背后的创伤和担忧,思考真正想做的事。
不信你看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你以为那些失误是“闯了天大的祸”,殊不知也是“松弛感”的另一面。
生活是一个需要主动维护的系统,这种维护包括和所有影响情绪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划清界限。
我们并不需要卷入到所有事情中,“眼不见心不烦”也可以成为一种大智慧。
当找到你的“主线任务”时,就会专注于实现目标,那些细枝末节的变动也再难影响自己。
不确定,才是生活的常态。
接受、允许、拥抱一切都可能发生。
但我还是想要更好的世界
在人人都能聊5分钟心理学的今天,“秩序敏感会给别人太多压力”、“秩序敏感不容易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等话题井喷式爆发。
仿佛全世界都在教“秩序敏感”做事。
而当“秩序敏感”被第10086次被教育不该这么“易燃易爆炸”,要学会“情绪稳定”时,我突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没有人去告诉那些“秩序混乱”的人:“你本不该让这一切发生”?
我们都听说过“无序是世界和人生的常态”,不过却很少有人在意它的另外半句“但我们都不喜欢混乱”。
打着“脱敏”的旗号,对承诺和规则视若无物,或许这才是“易燃易爆炸”的罪魁祸首。
让我们回看经常被用于测试“秩序敏感”的几个经典场景:
如果叮嘱父母一定要买A品牌的电器,但父母却买回家B品牌的电器。
不如把需要购买的品牌放在心上,如果由于缺货等客观原因无法购买,不妨再电话沟通是看看其他购买渠道,还是更换购买品牌。
和朋友约好周六出去玩,你还为此安排好自己一周的洗头日期,结果却临时被告知被改到了周日。
不如重视和朋友约定好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因为自己而带给对方的不便。
在超市为第二天的早餐采购面包,另一半告诉你自己不吃只买一份就好,结果半夜肚子饿就在你睡觉时悄悄吃掉一半面包。
如果在不假思索地回答另一半之前思考过一些“风险预案”……
我想“重视”和“尊重”才是解题的关键,秩序敏感从来都不是什么十恶不赦。
一切的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万事万物聆听自己内心早已做好的决定,尽可能地减少耗费在琐碎事物上的算力,不断地减熵,然后把人的创造力、智慧等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大化地投放在有意义的领域之中。
我可太期待“秩序敏感友好世界”到来的那一天啦!
期待大家都能多一些尊重理解,让“秩序敏感”的朋友少一些“易燃易爆炸”。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希望每一位“秩序敏感”的朋友都能放轻松,不必某件事情还没有结果时就脑补很多情节,希望事情有了开头就立马有结局,急切的想知道结果而无法专心做别的事。
要相信事缓则圆,拥有事情悬而未决的平静感,打遍生活无敌手。
拍泳装照发圈就是不自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