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与“愁”乡
文 | 姜玉梅
乡愁,是思念,是眷恋;“愁”乡,是思索,是忧虑。
寒假,在那个叫葡萄沟的小村庄,作为地地道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围着锅台转的主妇,我度过了整整40天,把自己放逐在出生、长大,曾经“跳出”如今难回的小乡村。每天节奏缓慢、心绪宁静,睡热炕、吃杂粮、扫雪、大扫除、做饭,双手粗糙,手背皴裂。这里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田野、恬静的心情,也有无规律的作息,低效率的做饭,不便的生活服务。从新鲜、惊喜、高兴、轻松、快乐到沉重、无奈、负担、劳累,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感受、反思和忧虑。说实话,只有长期生活在农村,才能深切感受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才能理解那种想要逃离的“愁”乡。
生活是一种方式,一种选择。有人喜欢经常改变,有人喜欢一成不变。
这里有另一群人,另一种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生存理念,他们单纯、安静、有意义、有乐趣,也有困惑、有难题、有无奈,我用以下词汇描述他们的情绪、心理和价值观:坚韧、好强、乐观、实在、肯定、满意、热情、积极、安定等。这里的老人守着他们的村庄、土地、庄稼,也守着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信念——勤俭节约过日子,过得比人强!他们依靠勤劳的双手、坚实的土地,为孩子、为自己、为村子,过着简单质朴、无限重复的日子。看着他们,回想我们,我心绪复杂。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太多,但生活水平的差距,价值观念的冲突,农业经营的风险,社会服务的欠缺,乡村治理的单一------“愁”乡甚于乡愁。
再别乡村
偶尔在朋友圈晒老家生活场景,评论几乎全是羡慕、向往,但总有各种原因的回不去、不愿回。当然,无论是谁、在哪里生活,都各有苦、各有乐。由此看来,若不同职业、不同角色能轻易换着“玩儿”,每个人必将更加理解他人,珍惜当下。
在乡村,我深深理解了这句极其普通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田野,我常常无声地吟唱这句简单的歌词: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雪花的舞蹈里,在积雪融化的冰凌里。真的要离开时,却有一种千回百转的惆怅。告别乡村的前一晚,月牙斜挂天边,夜空高远,星星分外明亮。一个人漫步田间小路,静静地凝望星空,倾听夜的声音,看月明星稀、炊烟袅袅、狗吠阵阵,寒冷已变成初春湿润的清冷。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回想回乡第一眼,迎接我的是一片雪野,接着是持续多日的晴朗干冷,积雪终于化尽,无精打采的冬麦极不情愿地露出脑袋。春节前,第二场大雪降临,漫天飞舞、覆盖田野,美丽景色背后,严寒和隆冬考验着农村人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智慧,待这场雪融化,田野便有了生机。正月初五,一场春雪饱含重量和水分,飘飘洒洒,悄然而至,来得快去得也快,消融后还有两寸厚的雪,在太阳的笑脸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喝足了水的冬小麦仿佛突然苏醒,泛着绿意,田野换上新装,一片生机,清新脱俗,美丽优雅,蓬勃的绿、温柔的风、灿烂的阳光,麦田、微风、艳阳、湿润,阳春三月的感觉迎面扑来,这时候,我多么想继续坐在田埂上,贪婪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多么想徜徉在家乡的怀抱里,那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一种文化,一种记忆。
乡村踏雪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的傍晚,我一个人静静地走在田野上,看纷纷扬扬的雪花,无声无息地飘落,轻盈晶亮、洁白无瑕,清冽的空气新鲜得让人忘记了寒冷,无人路过的雪地上,只有自己脚下清脆湿润的咯吱声,我几乎不敢呼吸,用整个身心,倾听落雪的声音,感受轻盈飞舞的雪花漂落在冬麦上、枯叶上、树枝上、木凳上、亭子上、脸颊上、衣服上,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安静优雅,犹如上天赐给村庄的礼物。
第二天清晨扫雪时发朋友圈:雪实在太厚,“二师兄”的耙子已断,幸亏儿子找到大木板。评论都是美好、轻松、愉悦、遐想:雪下得轰轰烈烈;扫雪实在是件美差;有飞机分分钟回去扫雪;推雪的架势挺优美;练瑜伽还是练弓箭步------看着这些有趣的评论,我想说,扫雪真的好累,手上用力往前推,脚下使劲往后滑,是真劳动,非作秀啊。
洁白无垠的雪野,引发堆雪人的冲动。设想堆一个穿着长裙的苗条女孩,但事与愿违,手艺不高,加之刚落地的雪太蓬松,结果变成小胖胖,但也不失可爱、有趣、好玩。三天后又大雪纷飞,我的呆萌雪人又披“绒装”。
而对多数城里人,看雪和扫雪成为一种向往,一种不可企及的体验。朋友说:人家去雪乡看雪,你在家门口就被雪景包围了。是啊,我们有自己的风景,为何还要舍近求远寻找风景?可农村人对农村景致早已司空见惯,城里人会有新鲜感。国情使然,城里人对农村生活也并不陌生,为什么不愿回家却宁愿花钱去农家乐体验种植采摘?因为我们的乡村还不美丽,不便利。但如果破坏乡村景致,将其变成千篇一律的城市,不仅规模大、成本高,加大城镇压力,加重资源环境负担,而且导致农村基础不稳,势必不利于长远发展。
真实踏实,稳步走在土地上,亲密接触阳光、空气、土壤,感受作为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活力。村民的创造或许没有科技含量,但有作为人的活力,而非刻板的选择和购买。城里人的生活是买买买,能够买、买得到、只能买,而农村人的粮食、蔬菜、食物、用具,多是做做做,有原料、节约成本、使用便利,会做或只能做。
传统村庄“衰落”?
老屋是我们永久的记忆,1992年我们在那里结婚,儿子在那个窑洞出生。正月初七晌午,我和爱人去看沟畔的老屋。通往老屋的路已长满荒草,我不由得想起当年申请庄基地修房子时,我们不赞成, 65岁的婆婆说:“若不搬到平处,这条路就断了”,现在看来,她老人家有远见。我们远望沟壑纵横,回忆过往岁月。爱人指着沟底一处草木葱茏的梯田,问我是否记得在那里播种小麦?我当然记得,那时候,沟里的路较宽,泉水清甜。行走在荒草间,爱人不时停下来说出每一院落曾属谁家,我的脑海中也浮现出当年的生活场景:干净整洁、阳光普照的院落和道路,耳边仿佛响起孩子们的嬉闹,特别是14口人、三世同堂的大伯家-------忽然,“扑棱棱”一声响,一群野鸡从废弃的窑洞中飞出,扬着美丽的长尾飞往沟壑。爱人拉着从沉思中惊醒的我,说道,拍一下大伯家这间场房(打麦场上用来看粮食的),我给你讲一个“典故”:1991年咱俩订婚时,我怨你家彩礼高,赌气躲进了这间房,被大伯骂了一顿揪出来。哈哈,我当然不知此事。继续走,我们发现和老屋并排的人家全都搬离,门前荒草厚密,我提出拍照纪念,爱人指挥我:凝视前方,作思考状,思考传统村庄的衰落。
是啊!伴着浓浓乡愁的传统村庄,曾经千辛万苦挖的窑洞,建造的房屋和家园被废弃,是衰落还是进步?衰落了什么?进步的是什么?如何逐步衰落的?进步需不需要反思?
记忆中的传统村庄,都有这些无比清晰的场景:田野、雨雪、房屋、炊烟、空气、土壤、庄稼、牛羊、鸡鸣、狗吠;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孝顺的孩子;“读与耕”“家和万事兴”“勤俭持家”的农耕文化和家风家训。如今,全村人早已搬离冬暖夏凉的窑洞,离开厚重的泥土院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四合院或二层小楼,道路硬化,院落铺砖或打水泥,房屋贴了瓷片,地上铺了瓷砖,人们似乎要离“土”变“洋”。
与窑洞和院落一同废弃的,还有传统大家庭的消失,家族治理秩序的消解。当然,伴随居住条件改善的,还有小家庭发展的积极性。那么,走向富裕的动力和支撑来自哪里?就这个小村庄而言,除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外,富裕程度高的家庭有三类:一是孩子上大学后“干公事”的;二是孩子外出打工的;三是从事农产品加工且规模化经营的,单纯靠种粮发家致富的很少。当然,也有例外,村里有一家勤劳致富的典范,老两口养猪、经营大型磨面机、粉料机、电商服务点、零售店,儿子在外打工,媳妇在家和公婆一起务农,养育三个孩子。农家的第二代,无论在外发展得多好,无论是否在城里买房,都会在村子里建一套像样的四合院。现在回到乡村,远远望去,村容整洁,每一家院落都洁静美观。道路、网络、自来水、电视、手机、汽车、电动车、生活电器很常见。但乡村最缺的恰恰是人气,打工者难以把孩子带出去上学,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较多。上述现象在中国的乡村有一定普遍性。
我们,让乡村更美丽更便利
事实上,就婆婆家所在的葡萄沟村而言,已经很美丽很便利。国家对农村的种种福利和政策都在这里落地,宽阔的水泥道路从镇子直达村尽头,义务教育、电视收视免费,合作医疗、电商服务、网络安装都很便捷。然而,这个小乡村仍然有很多不便和高成本。我感受最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高,二是农家取暖成本高,三是社会服务很不便利。这个村子主要有果树、花卉、西瓜、花椒树、槐树、松树,药材,杂粮、油料等农业经营,鸡、猪、牛、羊等养殖业。都有很大风险,特别是缺乏经验时,几乎成本全无。关于取暖,传统村庄就是土炕、庄稼秸秆、火炉,在限制购煤、不鼓励烧庄稼秸秆(据说打掉一个土炕奖励800元),而电费较昂贵,婆婆家的新房子安装了电暖,虽然干净便利,但动力电每度白天和晚上分别为0.54元和0.34元,一般的普通农家哪里消费得起?社会服务方面如垃圾处理、各种维修、装修施工都不便利,匠人难找,服务态度不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关于用水,老家所在的陇东黄土高原,“靠天吃饭”,饮水主要是地下水。前文说到,今年老家的冬麦不多不少,刚好盖了三层厚厚的被子!来年丰收有望。现在粮食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馒头似乎不是问题。对于陇东来讲,这些雪更是来年饮水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地下水补给的宝贵来源之一。这些年来,随着农业用水的激增,生活用水问题日益凸现,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用更深的机井,不断掠夺着并不丰裕的地下水,每到春冬,生活用水总是不够,供水时断时续,混浊不堪。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农业越来越多。但陇东旱作地区,实际上并不适合发展规模农业,其瓶颈不是资金,而是水资源。
需要改变的,还有人的观念。仅以生育观念为例,如今农村的发展完全可以超越“养儿防老”的状况,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变化后,有的农村夫妇生育第三个、第四个孩子,试想:繁重的农活,拮据的收入,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物质有限,孩子的教育培养难道不是个问题?
乡愁,就是无论距离多远,年龄多大,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心情,无论境况,时时想起,时时牵挂。“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国家的顶层设计与每个人对农村老家的情怀和愿景并无二致,那就让我们把“愁”乡化为建设和帮助的行动吧。“乡村振兴战略”确是一个及时、迫切、现实的“顶层设计”,需要每个人建言献策、行动参与。因为,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