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姜玉梅
也许,固执的回忆,是守旧。然而,回忆让我们知道来路。
如今,人们不缺钱,不缺能源,也不缺设计理念、包装公司。正月十五的灯笼,明亮璀璨,品种繁多。可是,这种批量化生产的灯笼,缺少气质和内涵。孩子们的电灯笼,也缺少特色和创意。
天边的那轮明月
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的故乡,从未落雪。夜幕降临,和小伙伴们“游灯笼”时,院落东边的天际,悬挂着一轮明月,又大又圆,简直就像太阳,但没有光芒四射的耀眼,只有温馨包容的敞亮。“月亮走,我也走”,我们小心翼翼地提着灯笼,走在月光里,无风无雨,宁静美好,谁也不担心自己灯笼里的蜡烛被风吹灭。一路嬉闹,挨家挨户“游灯笼”,小伙伴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轻快的脚步,欢快的声音,弥散在黄土地上的节日气氛,煦暖如春。我们用老家话特有的节奏和语调,一起唱着“谁的灯笼爱睡觉,我的灯笼不睡觉------”(“睡觉”,是指灯笼烧着了)。
心中的那盏灯笼
乐趣和麻烦,沉淀为美好记忆。现在,孩子们的灯笼,都是购买,造型雷同,电池照明,简单方便,但少了创意和乐趣。我们小时候的灯笼,都是木匠、画工自己手工制做,我们自己“糊灯笼纸”。
集市上的木架子灯笼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南街村,镇上逢农历二、五、八(如初八、十八、二十八)是集市日,简称“有集”。过年后的第一个“集”是正月初八,这一天开始采购元宵节用物。孩子们最高兴的,是拿着几毛的压岁钱“跟集”,买点小零食小玩具,主要是选择灯笼和灯笼纸,那时候最主要的是“架子灯笼”,由心灵手巧的木匠,把木头锯成粗细适当的四棱柱木条,木条做卯,巧妙地套成四方体,上下两面用木片封上,四面空着,用来“糊”灯笼纸。按价格,又分半成品和成品,成品,是指全新的木头灯笼架子,糊好了灯笼纸和红色棱角,只需买蜡烛。半成品,是买了灯笼纸和大红纸,自己“糊灯笼”,这主要为了省钱,一个“灯笼架子”用好几年。每年过完元宵节,家里长姐或长兄把“灯笼架子”包好,挂在隐蔽处,来年取出,刮擦干净棱角上的陈旧灯笼纸,花几分钱买一副新灯笼纸,重新“糊”上,又是一个漂亮的灯笼。
灯笼纸,有四张,分别糊在灯笼架子的四面,图案、色彩很讲究,需仔细挑选。通常,一副灯笼纸的四张图案构成一个主题,如“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锣鼓闹春等,每张灯笼纸有顺序,且与不同灯笼配合。就主题类型来说,有四季花卉、秦腔人物、名著人物、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就灯笼的设计而言,最精巧的当属带“门”的灯笼,即灯笼四个面中,一个面是活动的小门,可开可关,用于在灯笼里点蜡烛,这个门上的灯笼纸也有讲究,一般是“胖娃娃敲鼓”图,或“美猴王”。这个小木门着实不好做,要精巧合适、开关便利、密封严实,一般匠人做不来,也嫌麻烦,于是直接在灯笼底部凿个圆孔,做个大小相当的木塞,将蜡烛底部燃出蜡水,“蹲”实后,点燃蜡烛,塞进圆孔。跳跃的烛光便映照四周灯笼纸,随着孩子们柔软的小手,灯笼纸上的人物仿佛“活”了,孙悟空舞动金箍棒,美猴王身轻如燕、翎羽飞扬------
灯笼是这样“糊”成的
1.糊灯笼
“糊灯笼”是个细致活、技术活。通常由兄弟姐妹中年龄较大、做事细心者承担,弟妹们帮忙。步骤是:一是烫“浆糊”,用面粉,稀稠合适;二是把买来的四张灯笼纸裁好,按灯笼架大小;三是裁红纸条,按灯笼八条棱的宽窄;四是“开糊”,按灯笼纸的“故事情节”,在灯笼架四面糊上灯笼纸,棱角糊上相应的大红色纸条,一个崭新如初、喜庆吉祥、棱角分明的灯笼就诞生了。
“糊灯笼”也是个“浩大工程”。兄弟姐妹每人一个,还要多糊一两个,以防小孩子的灯笼烧掉后哭闹。兄弟姐妹多,就得“糊”一整天,直到每个人的“新灯笼”一字溜摆好,才算完工。我家兄妹四人,每年糊五个灯笼,姐姐手巧心细,但她帮母亲在厨房忙乎,糊灯笼归我和妹妹,最难的是糊棱角上的红纸,宽窄必须裁剪得体,否则破坏美感,浪费红纸。
“糊灯笼”很有成就感。特别是自家及邻居家的小孩子们围拢在身边,明亮可爱的眼眸,看着你的每一个动作,蹦蹦跳跳抢着帮你取东西,仿佛你是“权威”,是“艺术家”。孩子们那样期待你的“作品”,你就必得仔仔细细,麻利干练,有条有理,而这一切,全靠自己琢磨,也靠历年“糊灯笼经验”。
童年的元宵节,着实教会了我不少,从态度到方法。
2.“看灯子”
“看灯子”
“看灯子”,顾名思义,放在在灯笼前,看灯。就是用白面粉做的各种动物,以鱼儿、牛儿居多,故又叫“牛娃子”,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那个年代,白面稀缺,孩子们特别向往“看灯子”。有这等手艺的,一是老奶奶,她们出生、成长于大家族,出嫁后又受婆婆严格“调教”与管束,“针线茶饭”(家乡话,指缝衣做饭)绝对一流;一是年轻媳妇,一般没读过书,但从小家教严格,“针线茶饭”样样精通。她们做“看灯子”,轻巧熟练,四道工序:
发面。一切原料皆为“绿色”:自家种的小麦,多次使用的“叫子”,自然发酵,面团硬度要比蒸馒头更高更劲道,以便塑形。
造型。把面团揉至光滑劲道,捏搓成小动物形状,用梳子、剪刀、顶针、手指等修剪、按压出小动物的五官轮廓,再用事先泡软的不同颜色、形状的豇豆,点缀出眼睛、嘴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小动物就活跃在案板上。为方便小孩拿,还把自家地里的高粱杆洗干净,截成筷子长短,做成把手。
蒸熟。开水沸腾,立马放入自家高粱杆做的蒸屉,铺上粗布,保持每个“看灯子”之间有充足距离,以免蒸熟后粘连,影响造型。避免看凳子发的“太胖”,蒸的时间要比馒头短一点。
点染。一出锅,立马趁热用事先调好的颜料,为小动物额头、脸蛋、“手臂”等部位“化妆”,涂染圆点儿或条纹,活泼可爱、生动喜庆、栩栩如生的“看灯子”大功告成。
关于庆阳面艺,还有一个重要节日:七夕,也叫“乞巧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手艺精湛的老人,“茶饭”过硬的年轻媳妇们,都要做“巧娘娘”,制作程序与“看灯子”相同,不同的是造型。“巧娘娘”是被云团托起的仙女,有的老人也用面团做出各种瓜果蔬菜、花鸟虫鱼,形象逼真、活泼可爱。
3.游灯笼
游灯笼,是元宵节最让孩子们高兴、热闹的事儿。一般游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有几个特别用物、细节和场景。
灯笼和“耍蜡子”
“耍蜡子”。就是点在架子灯笼里的蜡烛,长约两寸,小拇指粗细,红色蜡身上一根细细的白线做成捻子,十根一把,底部用白纸裹在一起,每把一毛钱。没买到“耍蜡子”,就把“洋蜡”(粗一点的大白蜡)截成寸把长的小段使用。
点灯笼。天黑了才能点灯笼。心急的小孩子们,总会一遍又一遍跑到门口盼望太阳落下,终于等到天色朦胧,他们马上围拢在父母或长兄、长姐身边,热切注视着大人的一举一动:取蜡、点蜡、摆“看灯子”。这时候,每个人都专注地盯着自己灯笼,还不断比较,看看同伴灯笼,互相评论图案和亮度,“看灯子”也和我们一样,目不转睛地看着面前的灯笼。
那一刻,安静、美好、专注。眼前,只有那一盏灯笼,心中,也只有那一盏灯笼,那盏灯笼,凝聚了节日的全部内涵和气氛。
结伴游。正月十六是游灯笼的高峰。父母说,游灯笼要游远一些,叫“游百病”,意思是游得越远,孩子以后便不会得病。但孩子们并不管这些,只顾好玩,三个晚上都喜欢游遍村子里家家户户。一般来说,游灯笼由年龄大的孩子领头,负责照顾弟弟妹妹,看护他们的灯笼,如果蜡烛燃尽、熄灭,或不小心掉地上烧着了,哥哥姐姐就得负责点蜡烛或让出自己的灯笼,以免小孩子哭闹。游灯笼唱的歌谣是“谁的灯笼爱睡觉,我的灯笼不睡觉------”稚嫩的声音,欢快的声调,家乡话特有的节奏韵律,伴着摇曳的烛光,在明净的夜空中,乡间的土路上,化成一串串最美的乐音------
小小孩。包括刚会走路和还不会走路的小宝贝,他们也有自己的灯笼和“看灯子”,也很想拎着灯笼跟哥哥姐姐去玩。从开始点灯笼,他们就急的大喊大叫、又抓又扯,父母和大孩子总是帮他们保护着灯笼。一旦哥哥姐姐打着灯笼走出家门,他们就急哭了,喊着叫着,要挣脱妈妈怀抱,小手手指着灯笼,半个小身体极力奔向门口。是啊,小宝贝也渴望快乐、分享、参与,不得已,父母就给小宝宝们穿戴整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灯笼,行走在游灯笼的队伍中。
原来,很小的时候,每个人就又很强的自我意识,知道争取自己的平等权益。
灯笼“睡觉”了怎么办?“睡觉”,是说灯笼烧着了。原因是蜡烛“跌倒”在灯笼里,烧了灯笼纸;或者孩子手冷,没拎稳,灯笼掉地上,烧着了。出现这种情况,灯笼的小主人必定大哭不止。需启动“应急预案”:一是大让小,哥哥姐姐主动将自己灯笼给弟弟妹妹,二是换上备用灯笼,或是用多买的灯笼纸迅速糊上烧坏的几面。有的孩子往往一个晚上两个灯笼“睡觉”了,父母只好再去街上买新的,所以,集市上的灯笼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晚上之前,卖灯笼的摊点都有。
记忆中那队社火
正月里来耍社火,各地都有。老家社火是一份独特的记忆。特别是几个场景和形式,独具特色,且与当地文化、民俗密切相关。我们老家叫“耍社火”或“耍故事”,这里的“故事”是指社火的内容,总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来源于神话传说、文学名著、秦腔曲目、百姓生活等,其中《白蛇传》、《西游记》、《关公耍大刀》等是最常见的社火剧目或扮相。记得那时候最精彩的社火有三种:
踩高跷
关公耍大刀
踩高跷。那时候的演员就是村子里的“能行人”(家乡话,就是各方面比一般人强),他们脚上绑着七八尺高的木棒,装扮成各种角色,脚下不断移动,神情、动作与角色一致。
“春节之官”
“春节之官”。老家简称“春官”,小时候,老家社火最大的看点,就在于社火队的核心人物——“春官”,他的个人魅力和“说词”,集中体现了社火的热闹、动人、特色、活力、创新。他一般由村里念过书,见过世面,能说会道,谙熟方言,熟悉家家户户情况,且出口成章,具有一定文采的人担任。最早耍社火都是牛车,“春官”却有马骑,而且是社火队打头第一人,他手拿一把诸葛亮羽扇,头戴黑色“礼帽”,每到一户人家门口,或街上店铺门口,社火队停下,他就会即兴根据这家人特点,或者加店铺经营内容,说上一首押韵、顺畅、满含祝福与喜庆的打油诗,说得主人高兴,旁人乐呵,大家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莲里坐娃。其造型是,在直径大约一米的莲花中,坐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孩,莲花是在坚固的木头架子上,用纸糊出鲜艳逼真的莲花莲叶,小宝贝必须长得漂亮,天庭饱满,地格方圆,还要按照秦腔戏中的扮相化妆。当社火队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经过,大家都仰望摇摇晃晃的连花盆中,可爱的小宝贝,我们那时候最担心的是,小宝贝冻坏了怎么办?小宝贝饿不饿?那么高,小宝贝怎么不哭?摇着摇着,小宝贝就睡着了。虽然很美好、很佩服,但我们也忍不住想:谁家父母这么忍心让自己家宝贝受冻?
小时候纳闷的问题,还有:为何父母把“游灯笼”叫“游百病”?庆阳面艺为什么如此精湛?社火造型中,为什么多秦腔戏?现在才明白,那是因为“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
祖祖辈辈留下我
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
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日头从坡上走过
照着我的窑洞
晒着我的胳臂
还有我的牛跟着我
如今,回到故乡,窑洞废弃,老屋不在,姜家庄没几户人了。远去了,我的故乡,离去了,我的亲娘,走散了,游灯笼的小伙伴------
但记忆中那轮明月,又圆又亮,正月十五晚上,升起在老屋东面的晴空,也升起在我心头,一群小伙伴,小心翼翼,拎着木架子灯笼,烛光摇曳,童谣呦呦“谁的灯笼爱睡觉,我的灯笼不睡觉------”灯笼纸上的人儿,在欢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