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书法家丁学洲教授为微刊题字
《西岩茶座》 第716期
瞻观夏羊故居 拜访张镔先生
文/苏延清
夏羊先生(1922-2006),本名张祖训,字伊三,曾用笔名柳风、芭林,夏羊是从1948年起一直沿用的笔名。夏羊是甘肃新文学拓荒期的播种者,是定西新文学的奠基人,为陇中当代文学开启了先声,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师德高尚,广受学界诗坛敬仰,为甘肃多民族文化之繁荣与发展倾注心血,更为定西人民留下了无尽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铭记、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2009年,安定区人民政府特将夏羊先生故居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5月,故居焕然一新,夏羊艺术馆应运而生,馆内珍藏先生诗文手稿、友朋信札、期刊书报、名家字画及文房四宝等珍贵文物。夏羊艺术馆的布展完成,让我们既缅怀先贤之遗风,又为陇中文艺界搭建起一座文化交流与传承之桥梁。
1
初识夏羊:缘起于一本诗集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陇中人,却曾对家乡的文学巨子——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夏羊先生的辉煌成就知之甚少,这成为我心中一抹淡淡的遗憾。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陇西师范,那是一个文学春风拂面、社团之花竞相绽放的年代。我,一个文学路上的初探者,虽文字尚显稚嫩,却也怀揣着对文学的无限憧憬,随着一股书香大流踏入了浩瀚的书海。
记忆犹新。1986年的一个春日午后,文选与写作课上,武玉鹏老师如同一位引路人,手执夏羊先生的诗集《唿哨的季风》(甘肃人民出版社),向我们娓娓道来先生的艺术成就与文学造诣。记忆中,武老师特别提及先生乃定西一中之语文教师,也曾在陇西师范(1957年)担任过语文教员,诗名远播。全班同学听后,热情高涨,纷纷登记领取夏羊先生的诗集,最终人手一册。
很长时间,闲暇之余,我就捧起先生的这本诗集,阅读几首,沉浸于夏羊先生的诗行之间,虽对诗歌的深邃意境尚感懵懂,但那份对文学的热爱与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却如同春日里的小草,悄然滋长。诗集中的《致战死者》《问》等不少诗作当时我背得很熟。
此后的日子我穿梭于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的每一个角落,搜集着夏羊先生的作品,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先生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马兰花》一诗,尤为触动我心:“马兰花开在路旁,寂寞地放出清香/看见马兰花舒瓣,我就想起了她/她的名字叫马兰花,有马兰花一样的馨美/几年前我远离家园,她折赠我一枝马兰花/说:夹进你的书页里,干萎了花色不变留香气……/今晨,马兰花含着露水,我想起她眼噙的泪珠/扑簌簌地滚落……/对着望不尽的远山/马兰花开在路旁,马兰花开在我的心里。”诗中那句“马兰花开在路旁,寂寞地放出清香”的意象,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脑海中缓缓铺展,让我至今仍能熟练背诵。
《布谷鸟》的悠扬、《沉默》的深邃、《致人面兽》的犀利、《手势》的含蓄、《回响》的悠长……夏羊先生的每一首诗作,都如同一个个独特的音符,共同编织成一首首动人的生命乐章,深深刻印在我的记忆之中。
遗憾的是,那本承载着夏羊先生墨香与亲笔签名的诗集,在岁月的流转中不慎遗失,但它所激发的文学热情与向往,却如同种子般深植于心田,生根发芽。夏羊先生,这位陇上文坛诗界的杰出代表,以他的诗歌为桥梁,让我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与那些美好的文字相遇,与深邃的灵魂共鸣。这份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镌刻在心间,永志不忘。
2
张镔先生:夏羊之子的文化情缘
张镔,笔名金枚,定西新闻界、文化界名人,长期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后又在市科协、市政协任职,也是定西市第一届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五届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会员。在乃父的影响和熏陶下,在文化、文史等领域亦有建树。
张镔先生是夏羊文学艺术的主要传承人和研究者。他整理编辑夏羊先生一辈子文学实践的手稿、信件、艺简、书画、收藏,整理出版《夏羊诗选》《夏羊诗词选》《夏羊散文小说戏曲选》《夏羊与朱乃正书信集》;撰编《夏羊年谱长编》,组织撰写《夏羊传》等;整理出版王作枢、康锡晋文集校注。
著有《历代陇中艺林人物》《陇中名人志 》《陇右文史笔谈》《品艺探微集》《甘肃明清进士翰林传略》《甘肃古今书画名人考录辞典》《张琏七世家谱》等挖掘地方文史的书籍多部。
多年来,我与张镔先生虽偶有交集,却多限于应酬与工作场合的匆匆一瞥,未曾深交。直至2023年3月,在市政协文史委举办的《人文甘肃·定西卷》编纂方案讨论会上,我们有幸成为“邻座”。或许是桌签上名字引起了张先生对我的注意,主动与我攀谈,谈及我主持的公众号《西岩茶座》,几番鼓励之语,如春风化雨,温暖心田。
数月后,收到现居西安的马友肃老先生《回忆我的老师夏羊先生》的投稿,文中需夏羊先生照片,马老便引荐我联系张镔先生。张先生不仅迅速回应,还以“苏主编”相称,令我受宠若惊,深感荣幸。自此,我们互加微信,张先生慷慨提供大量夏羊先生的照片,并陆续投稿《夏羊诗选》至我的平台《西岩茶座》。此后,我们在微信上的交流日益频繁,每当我平台发布来自各地作者佳作,尤其是文史资料,先生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关注,虽谦逊有礼,却也不乏建设性意见。对于他认可的文章,先生更是乐于转发至“定西市第五届文史资料研究员群”,这份支持与肯定,让我感激不尽。
3
夏羊艺术馆:艺术殿堂与文化瑰宝
去年冬日的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了张镔先生发来的《历代陇中百名卓越人物》电子稿,他邀请我抽空阅读,并表示愿意赠送我两册书,只需我告知地址即可送达。我满怀感激之情,回复先生,告知我身在兰州的儿子家,并期待年后归乡时,能亲自拜访于夏羊艺术馆,届时再领受先生的赠书。先生听后,欣然应允,一场关于艺术与文化的约定,就此悄然生根。
岁月流转,春节的喧嚣渐渐远去,我的心中却始终萦绕着对夏羊艺术馆的向往。几番尝试,皆因先生外出而未能成行,但那份期待却如同陈年老酒,愈发醇厚。终于,在端午佳节前夕,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骑着自行车,满怀激动地向定西小北街进发,那里有我梦寐以求的夏羊艺术馆,以及那位待我以诚的先生。先生早已在夏羊故居附近的马路上候着我,那份热情让我倍感温暖。
不远处望见“夏羊故居”(朱乃正题写)四字匾额高悬门楣,犹如一把钥匙,轻轻旋开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步入院落,一股浓郁的艺术氛围瞬间包裹全身,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充满故事与灵感的秘境。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油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朱乃正教授亲笔题写的“夏羊艺术馆”石碑赫然在目,字迹苍劲有力,正如一位智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荣耀。这座艺术馆,从外看似乎与普通院落无异,但一旦踏入,便知其中别有天地。
艺术馆内,两层楼阁错落有致,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痕迹与艺术的韵味。一楼门厅正中,悬挂着民国七年段祺瑞总理为夏羊曾祖父张琏亲笔题书的“令德孔昭”匾额,虽为复制品,但其背后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却不容小觑。门厅之上,三幅对联交相辉映。第一幅名曰“策杖行吟黄土地;诗人独爱紫苜蓿”(由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名西部诗人杨文林撰联并书写);第二幅名曰:“策杖行吟黄土地;陇原赤子捧丹心”(由夏羊先生撰联);第三幅名曰:“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联句,由四川著名书法家刘云泉先生题书)。每一幅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刻哲理,让人在驻足间便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熏陶。
在院子里的亭台茶椅上稍作休憩后,先生引领我踏入了艺术馆的二楼。先是观看夏羊艺术馆的“镇馆之宝”——一幅清道光年间著名画家的山水画中堂。据先生介绍,此画作“文革”时期被挖去作者姓名、作画时间,但幸免焚毁。这名作虽历经沧桑,但其艺术价值却丝毫未减,反而更添几分神秘与珍贵。
艺术馆内,藏品琳琅满目。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名人字画、匾额、夏羊先生的书画和诗文手稿、文友信札、期刊书报、荣誉证书、先生生前的文房四宝等用品和藏书。
自清代迤逦至当代,全国各地杰出书画大师之墨宝荟萃一堂,编织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绚烂夺目的艺术长卷。其中,不乏珍品如清乾隆年间会宁翰林柳迈祖之典雅对联;清同治年间定西翰林王作枢之对仗工整对联;更有清雍正时期定西进士孙昭之精致立轴,以及清光绪年间会宁进士苏源泉、靖远进士范振緖之佳作,皆熠熠生辉。
清末贡生夏羊之祖父张华国,其对联与四条屏亦添华彩;而孙中山侍从秘书、民国书法大家田桓之行草,则彰显时代风骨。此外,清末秀才、上海百岁书法泰斗苏局仙与夏羊之诗画唱和,手札与墨宝并存,实为难得。夏羊先生四十年代所绘之鹰隼、牡丹,乃至晚年之作,均展现其艺术生涯之精髓。
上海金石书法名家唐炼百之石鼓文书法,古朴遒劲;四川书法巨匠刘云泉之草书,行云流水,自由不羁。甘肃书坛领军人物赵正(黎泉),省美协主席陈伯希之墨宝,亦在此列。国画名家王天一之牵牛花、牡丹、墨竹等作,色彩斑斓,生机盎然,尽显自然之美。
上海画院画师、民国著名画家沈迈士之画作,亦添文人雅趣。夏羊先生门生何来,书录夏羊四十年代诗作,传承有序。中书协理事、著名书法家王厚祥,则以平幅形式书写夏羊旧题诗,意境深远。
甘肃书法名家沈年润之对联、中堂及四条屏,布局严谨,笔力遒劲;浙江书法家曹寿槐、上海书法家姜东舒、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等大家之作,亦竞相辉映,共同构筑了这数百件书画艺术的璀璨殿堂。
馆内还有夏羊弟子厚薄为老师所画墨竹、秋菊、荷花充满生气和活力;张大千挚友、四川著名画家张采芹的墨竹生机盎然,让人心旷神怡;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张卫平为夏羊特绘的肖像造型生动,展示了诗人的风格和气质;还有定西师专校长、著名诗人贾国江的题词"诗文在心"和定西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杨宝泉的"诗庭之训"题词墨迹。
夏羊40年代定西中学的学生、著名学者马友肃先生在50年代初为老师赠送了俄国名家的俄文版黑白画集二册,弥为珍贵。
艺术馆的牌匾琳琅满目,其中包括“大耋遐龄”这一珍贵复制品,其原为民国九年甘肃省长兼督军张广建为夏羊曾祖父张琏八秩寿辰亲笔挥毫,原迹不幸于文革浩劫中化为灰烬;“华夏根脉”,则由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王正茂先生深情题写,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苦心斋”,三字由艺术大家朱乃正先生亲赐,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夏羊先生的书房意境;“诗魂永在”,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牛庆国先生之墨宝,颂扬了不朽的诗情;“山塬诗家”,乃1987年定西地区文联对夏羊先生文学艺术的崇高赞誉;“历代陇中艺林人物”,亦由朱乃正先生题写,勾勒出陇中艺术领域的璀璨群像;“通悟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先生为张镔先生书房所题,寓意着学问与艺术的通达与领悟;“名满关陇”,则是定西地委宣传部对夏羊先生卓越成就的高度评价。此系列牌匾,共计数十块,每一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价值。
在二楼书房内,藏书五千余册,但惜许多家传古籍图书在“文革”中抄家殆尽。这些书籍不仅见证了夏羊先生的学识与修养,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每一件藏品都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在观赏之余不禁感慨万千。这些藏品不仅展示了夏羊先生个人的艺术成就与收藏眼光,更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在张镔先生的引领下,我细细品味着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与意义。他耐心地为我讲解了每一件藏品的来历、特点与价值,那份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着我。我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参观完二楼展品后我提议先生先下楼休息,我再拍拍照。
当我下楼走进一楼会客厅时,先生已经泡好了香茶,并递烟打火,那份热情与谦逊让我这个晚辈坐立不安。
旁边的书桌上先生已经为我准备了丰厚的赠书,包括《张伊三语文教学笔记》《夏羊年谱长篇》《夏羊诗词选》《历代陇中百名卓越人物》《苦心斋艺简》《尺素寄情—朱乃正夏羊手迹选》等10余本夏羊先生和张镔先生的作品,满满装了三大礼品袋。
接下来先生向我详细介绍了夏羊先生的艺术成就、夏羊艺术馆的建设历程、研究近况和未来规划。先生还告诉我,由夏羊艺术馆主编,白银著名作家苏震亚执笔、本人修订的《夏羊传》有望2025年与读者见面。
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在愉快的参观、聆听与交谈中结束了这次难忘的艺术之旅。夏羊艺术馆不仅是一座艺术的宝库,更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敬意的地方。她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力量,更让我对夏羊先生及其艺术成就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由于先生下午需要前往陇西看望参加高考的孙子,我们不得不在中午时分合影留念后依依惜别。先生对我表示歉意,并许诺改日相约畅叙。
如今,距离那次拜访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时常幸福地回忆起在夏羊艺术馆的所见所闻,感激张镔先生对我的热情接待和无私分享。我很想写点文字来记述这段难得的经历,但面对夏羊艺术馆中那些浩如烟海的宝藏,我深感自己才疏学浅,难以用文字尽述其美。
终于,我在度过了炎热的夏日之后,迎来了清凉的秋日。在这个宁静的季节里,我伏案数日,通过请教张镔先生、查阅资料、整理录像、查看照片,写了删,删了写,终于完成了这篇记述。因文学功底有限,这些记述无法准确表达出我对夏羊艺术馆和张镔先生的敬仰之情,但我希望这份记录能够成为我心中一段珍贵的回忆。
甲辰七月十二日于兰州
END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