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年啦!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小时候胖点好”的说法
到现在依然有部分家长这么认为
“孩子长大自然会瘦下来!”
事实上这种观点没有多少科学依据
70%以上的肥胖儿童会发展为肥胖青少年
41%-80%的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
2019年,中国肥胖患儿数量已达3900万,高居世界榜首。2021年浙江省学生常见病监测数据显示,小学生超重率达14.11%,肥胖率达14.16%,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预计2030年我国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超重及肥胖的总患病率将高达31.8%和15.6%,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将高达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 21.5%。
因此,我国儿童肥胖的防控迫在眉睫,中国未来肥胖流行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青少年与儿童超重和(或)肥胖的防控效果。
肥胖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危害。肥胖儿童患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明显
升高,且肥胖儿童免疫力较低,也容易发生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肥胖儿童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6.1倍,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非传染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在儿童发育过程中,骨骼可能在受力过大发生变形,导致儿童出现弓腿、平足。
除了生理上的直接影响,肥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更不容忽视,肥胖儿童可能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被排斥在集体之外,容易被大家起绰号嘲笑、讽刺,导致儿童出现自卑感,从小缺乏自信心,养成孤僻的性格。甚至出现抑郁、焦虑、攻击性行为等心理行为问题。
除了遗传因素及疾病因素外,我们知道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高能量摄入、身体活动不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是改善儿童肥胖的最主要的防控策略。因此如何调整个体饮食结构和合理运动是肥胖患儿家庭面对首要问题。
2024年颁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提出了六条食养原则和建议:1、小份多样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2、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3、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4、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5、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6、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肥胖儿童青少年应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做到吃饭八分饱。膳食能量应在正常体重儿童青少年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膳食结构应有利于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适当增加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
尽量选择天然、新鲜食材,提高鱼类、蔬菜、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保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控制精白米面的摄入,增加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的全谷物和杂豆摄入。
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
以上是我们对肥胖儿童的饮食建议,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会孩子到底摄入多少能量才合适?哪些才是“好的”食物?什么是低GI食物?如何快速知道摄入食物的营养素水平?是具体到临床工作中切实的小目标。
1、和家人固定地点和时间
不遗漏,尤其是早餐;
2、进餐不看电子产品,使用小器皿
调整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3、正确的进餐顺序:汤-菜-肉-主食
4、控制零食、饮料、快餐,不吃夜宵;
5、食物烹饪尽量煮蒸炖汆
不用少用煎炸方法烹调
如果一定要吃选择早餐吃;
6、减少屏幕时间
减少静卧静坐,增加家庭运动;
7、进餐后及时清洁口腔,用活动替代食欲。
黄晶
镇海中医医院
儿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相关临床
工作二十年余年
门诊时间 周四全天 周六上午
对于儿科常见病
及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具有丰富的经验
尤其擅长多动症,抽动症
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迟缓
营养不良等发育行为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